熱心網友

古代希臘乃至整個愛琴社會(包括克里特,愛琴海各島,大陸希臘和小亞細亞西 部,特別一提的是以強悍出名的斯巴達也是希臘的城邦)被認為起源于克里特島(Crete)。克里特島跟希臘大陸隔著愛琴海,大家應該都知道米諾牛的傳說吧,傳說發生的地點就在克里特島。克里特島是歐洲大陸 上第一個出現的奴隸制國家,主要以手工業聞名。 整個克里特島一開始并不是一個國家,而是分裂成幾個城邦,最后被米諾斯所統治下的克諾索斯(Knossos—現克里特首府)統一。很難想象這樣一個小島會發展得如此強盛,不過當時克里特的航海業的確處于世界領先地位,這樣也同時促進了它與外界的交流,加快了進步的節奏。 (特別一提的是克里特島的歷史是后世人發掘出來的,在一開始它只存在于神話。)考古學者發現,克里特文明在公元前十五世紀遭到了毀滅。,一方面來自于火山爆發。(這個也要特別的一提了,這次火山爆發據說是導致著名的大西洲——也就是所謂的:亞特蘭蒂斯的毀滅。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克里特島周遍有很多小島嶼,那是而亞特蘭蒂斯沉沒后的一些遺址。)在這里有必要談一下同時期的希臘大陸。公元前3000年,在希臘居住的并非是起源于希臘的民族。而被認為是從北方多瑙河沿岸移而來的民族。同樣,以后稱霸歐洲大陸的羅馬人也并不是土生土長,而被認為是特羅伊人在遭到希臘進攻后移居而去。后來的阿該亞人在克里特島上蹂躪一番之后,回到了希臘大陸的邁錫尼,在那里建造自己的家園。也許是因為掠走了克里特島上的熟練工人,邁錫尼文明取克里特而代之成為希臘各城邦之先鋒。邁錫尼文明在公元前十四世紀達到了頂峰,此后慢慢開始衰落。公元前十二世紀,特洛伊戰爭以后,多利安人的入侵促使邁錫尼文明走向徹底的沒落。 (邁錫尼就是所謂的赫赫有名而且充滿詩意,偶本人最喜歡的桑托林~)令偶悲傷的是今天的歐洲地圖上,都已經找不到邁錫尼(Mycenae)這個名字,而原來的城址現已是滿天黃沙,人煙不見。 (哭~偶的桑托林啊~)邁錫尼以后,希臘逐漸進入城邦分治時期,歷史上稱為Hellenic Period。其中Hellenic是希臘人對自己的稱呼,至于現代英語里的Greece,則只是拉丁文中對居于希臘的一個小部落的稱呼。這段時期始于愛奧尼亞人,多利安人和伊奧利亞人的侵略,與二戰有些相似,只是規模小得多。這三個希臘主要種族發起的戰爭把整個愛琴社會弄個七零八落。整個希臘被分割成為了許多城邦。 多利安人在歷史上以野蠻著稱,他們不僅毀滅了邁錫尼,而且還順道侵略了 當時已經成為邁錫尼殖民地的克里特島,由于他們完全沒有目的的破壞,致使這 兩個愛琴海地區和古希臘歷史上最值得研究的文明都走向滅亡。(真是可惡啊~歷史大罪人~)值得慶幸的是,幸好這樣的民族在歷史上并不多見,否則帶來的科學技術的滯后也許會使我們時至今日仍然沒有沖水馬桶可以使用。 古希臘時期,大陸各城邦中雅典實力第一,而第二就是斯巴達人,斯巴達人 是多利安人的一支,斯巴達城位置在雅典西南方200公里左右,偶個人認為斯巴達人是歷史上最缺乏智慧和靈氣的民族之一,(當然啦是個人認為,好像很多人喜歡他們的強悍)不過據史書記載,即使在歷史上最繁榮的時期,所謂的斯巴達城也只不過是由一些普通民房組成的五個村子,(嚇到了吧~)而斯巴達人懂得如何修建城墻,已經是公元前四世紀了。這是一個徹頭徹底的軍管制國家,婦女被視為生育機器,男人被當作戰爭工具,所有殘障兒童均被視為沒有生存權力而被殺害,兒童從7歲開始接受軍事訓練,一直服役至60歲。整個王國之內不存在任何經濟因素,所有繁雜勞動均由被視為奴隸的希洛人(Helot)擔當。整個民族崇尚為國犧牲主義,認為在戰場上為國捐軀便是自我價值的最大體現。因此, 在一段時間內斯巴達人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斯巴達歷史從公元前11世紀一直延續到公元前396年,最后被另一個野蠻民族哥特人(Goth)毀滅。(看來哥特民族確實是野蠻人中的野蠻人~)與斯巴達有著截然不同的區別,雅典向來被認為是古代希臘時期的政治經 濟文化中心,但是,要強調的是,雅典軍隊在任何一個時期都不是一直可以傲視群雄的力量,相反,在歷史上,它曾經被數度侵略。包括公元前480年的希波戰爭,(馬拉松的由來就是源于這次戰爭的。)整個希臘各城邦加在一起掄圓了胳膊,也不過與波斯人(現伊朗。)打成平手。公元前431-404年,雅典又與斯巴達人進行了一場曠日持久的伯羅奔尼撒戰爭(Peloponnesian War),公元前33年,慘遭當時不可一世的馬其頓軍隊踐踏,公元前146年,整個領土又落入羅馬帝國統治之中,公元三世紀再次被哥特人蹂躪一番。寫到此處,讓我不覺想到,雅典衛城遺址可以保存到今天這個樣子,實在,是不易中的不易了。(只能說它太牢固怎么毀壞也受得了,不象今天的豆腐渣工程。) 希臘文化的流傳,很大程度上歸結于馬其頓帝國(公元前336-323)的擴張。亞歷山大本人正是希臘文化的崇拜者,拜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為師。(古希臘最有名的就是師生戀了,而偶發現亞歷山大的老師是亞里士多德,亞里士多德的老師是俊美的柏拉圖,而柏拉圖的老師又是張著獅子鼻的蘇格拉底。真是一代又一代的巨人師生啊。不知道他們間是否也存在著師生戀的曖昧情感呢~)早年希臘各城邦為抵制馬其頓,竟尋思與老對手波斯結盟,亞歷山大一氣之下掃平底比斯(古希臘一城邦,不過是在古埃及的境內啦),卻力保雅典城無損。后來亞歷山大遠征歐亞,這才在各處留下希臘文化的痕跡。亞歷山大本人只活到33歲,(他這家伙極有可能是縱欲過度而死掉的~不過后來又有人說他喜歡男人,倒~)他拼命建立起來的王國,也隨著他的逝世煙消云散。馬其頓帝國土崩瓦解之后,希臘各城邦被逐漸升起的羅馬帝國逐個擊破,由于基督教與希臘文化格格不入,種種類似清朝文字獄的限制大大減慢了希臘文明的進一步延伸,公元一世紀,經過幾次不成功的獨立斗爭之后,希臘文化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成為人們心中優美的歷史一頁。 。

熱心網友

之后直接中有間接, 間接中有直接的發展成今日西方文化的主要部份當然亦對西亞文化有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