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是否要長期投資,還是在高位時贖回較好?希望高人指點。謝謝!!!!

熱心網友

不適合長期投資,只適合高拋低吸。看看下面的文章片段就理解了:消息人士稱,監察部門統計了今年各地分局接獲的群眾舉報情況,發現涉及基金高管違法違規的案件呈大幅上升趨勢。全國收到符合條件的舉報愈千起,其中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的占95%。舉報的主要內容有三:一是私設私分小金庫,數目巨大,動輒上千萬元,小到數百萬元不等,且涉及面廣。小金庫資產與基金資產間經常發生利益轉換;二是動用基金資產在高位違規買入股票,其中不少屬于莊股,造成基金資產人為損失;三是在基金銷售中向認購基金份額的部分大型國有企業負責人進行利益輸送。據悉,監察部門已經對舉報中部分較嚴重和具代表性的事件立案調查。為避免對基金持有人和證券市場造成負面影響,偵查工作進行得相當低調。  返傭“1元”游戲背后 證監會為什么清查基金公司?  一位消息人士向記者透露,雖然還沒有官方的正式說法,但有一部分基金業內的人士知道證監會開始清查基金公司。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舉報基金高管違規的比較多,另一方面也是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為規范市場而進行的一次專項調查。  即使是專項調查基金,也并非附從于對證券公司的調查。  “假如一只股票的市值是10元,處于相對高位(或歷史高位),而券商要出貨必須有接盤者,這時候基金公司就會出面接盤,而券商付出的代價是每一股返給基金公司1元。這部分收益通常是進入基金高管囊中,根本不可能體現到基金凈值上。有些基金公司高位接盤后,股價開始下跌,不排除這種現象的發生。”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說,當年的基金黑幕并沒有完全消除,只不過變了一種形式而已。  這只是一種隱性的游戲。實際上,無論基金公司的業績如何,都不會影響到基金高管的收益。  根據銀河證券的相關統計,最近三年半來,基金累計為投資者貢獻是:全行業虧損51億元,其中2001年、2002年和今年上半年都出現巨大虧損;只有在2003年,基金全行業出現盈利。  “恰是2001年、2002年這兩年發生高位接盤的現象最為嚴重。”上述業內人士說,這兩年內很多基金都出現過此類現象,但并沒有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而現象背后凸現的是基金公司的道德風險。此后,雖然基金公司有所收斂,但這種現象目前仍然存在。  國盛證券研究中心王劍認為,基金高價買股票要辯證分析,通常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是基金公司看好某只股票,認為其有投資價值,即使價位相對較高,可能也會接盤。另一種情況在高位接盤則可能有利益驅動之嫌了。前者屬對投資價值的判斷,因此不能把所有基金高位接盤看成利益驅動。  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上述兩種情況很難有明確的界定。因此,基金公司的投資價值選擇往往具有一定的道德風險。這直接引發的是投資者的利益,而基金高管,不會因為市值縮水而影響收入。  以富國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漢鼎和基金漢博兩只基金為例,規模都是5億元。今年上半年,基金漢鼎實現利潤5783萬元,而基金漢博只有3685萬元,但漢鼎提取的管理費為364萬元,漢博提取的管理費就有367萬元。  即使做得這么糟糕,絲毫不妨礙基金管理人員的百萬年薪。據有關統計,基金經理的平均年薪37萬元,基金投資總監年薪100萬元以上,部分明星基金經理年薪超過300萬元,這已經和美國總統40萬美元的年收入相當了。  這些只是基金經理在賬面上堂而皇之可以拿到手的。而在返傭1元的背后,又有多少收入囊中,這些隱性的收入恐怕知者甚少。  “公開的黑市”  資本市場上很多隱性的事情,普通投資者始終是無法探其真相的。  基金與券商,就像資本市場上的左手與右手。當一只手被污染的時候,另一只手很難潔身自好。  上述業內人士說,高位接盤的通常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是基金公司、券商(或者是他們的股東或關聯公司),第二種是“黑莊”,第三種是私募資金。無論是哪一類接盤券商的出貨,都會有私下交易,這是市場里“公開的黑市”,很多業內人士尤其是高管層都很清楚。  雖然在10月初的會議中,只是言明針對證券公司進行摸底,但這并不等于基金公司萬事皆無。。

熱心網友

我的體會是長期持有好。我從去年認購易方達策略成長到現在,累計收益超過了10%,中間也有贖回獲利15%的時候,不過,我實在沒有時間去跟蹤贖回,而且因為贖回的時候不知道大盤漲了跌了,所以很難把握這個高點。與其費盡心思考慮高點低點的問題,還不如一路持有來的省事、實惠。切記:開放式基金決不可當股票來短線炒作!

熱心網友

都說是長期的,這也是從理論上說的,不過,我建議你在證券市場還未很好的規范之前做短線吧.你看業績好的基金現在有的不也在一元以下么?

熱心網友

基金凈值的日常波動是很正常的,但一般波動幅度遠遠小于具體股票,而基金的交易成本是比較高的,因此如果您想在基金凈值的高位贖回,然后在凈值的低位再行申購,必須保證這個盈利空間能足夠支付交易費用,這樣的贖回才有意義,最關鍵的是您很難進行正確的時機選擇,得以在最高點贖回和最低點申購,包括許多機構在買賣基金進行時機選擇時,實際的效果并不好。因此這樣的波段套利往往得不償失,所以對于普通基金投資者來講,長期投資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