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伙7個多月了,體內濕熱,容易上火,現值咽喉發炎恢復期,昨天不知是不是喝了些牛奶后,口腔中有些發熱。平常也喝些淡淡的蜂蜜水和淡鹽水,不知可行否。現特向大家請教,該如何喂養為好。

熱心網友

中國有一種神奇藥草叫魚腥草,聽說沒?你用他煎水(水開后把草放進去)然后把水冰一下,放少量的糖給孩子喝,平時別讓孩子老喝蜂蜜,不好!大人將其涼拌,要連吃!還有就是艾蒿也能去火!就是端午節插在門口的植物。你拿它燒水給寶寶洗澡,最好洗澡前讓寶寶喝一口,然后水里放少量的食鹽洗澡有助于打開毛孔。天太熱。要注意寶寶的散熱希望有幫助

熱心網友

怎樣為嬰兒挑選營養食品    年輕的媽媽要帶著食物均衡的想法進行食物購買、食物制作。購買食物時就要考慮食物的種類,不同種類的食物提供的營養素是不一樣的。   貴不一定是好   挑選小孩食品是主要看營養標簽,國外的營養標簽已經成為強制性的行為,所有的食品、營養品必須有營養標簽,其中包括多大的分量、提供多少營養素、能夠達到某個年齡組一天需要的百分數。國內的奶粉都有營養標簽或都有類似營養標簽的信息,每100克提供多少蛋白質,有沒有加DHA。看這個產品能不能提供你的小孩所需要的營養素;考慮價格,可以比較營養與價格的比值,合資或進口的奶粉可能會貴一些,但是貴的產品不一定營養素就提供的更多一些。比如比較各種不同100克的奶粉的價格、營養素,國產奶粉可能提供同樣的營養素,但是價格更便宜、實惠。貴的產品并不一定是好的,它含的營養并不一定是隨著價格的增加而增加。   輔食最好是買   不同的食物含的營養素不同,各有特點。淀粉類食物中含的蛋白質比較豐富一些;蔬菜水果類含的礦物質、纖維素比較多一些。除了母乳以外,沒有一種天然的食物能夠滿足小孩的生長發育需要。給可以添加輔食的小孩吃各種食物,但是輔食添加是一個逐步添加的過程,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一種到多種,讓小孩逐漸適應一些食物。現在市場上有很多嬰兒輔食添加食品,不同口味,象土豆泥、香蕉泥等,當然如果不怕麻煩可以自己做,但是小孩只能吃一點點,剩下的又不好放,專家建議還是買。   營養豐富的零食   媽媽可以選擇營養比較豐富的零食,象干果類,瓜子、核桃、花生等。盡量不要挑膨化食品,這類食品中鹽、味精、脂肪的含量比較高。研究發現:通過零食得到的營養素就不如正餐得到的營養素均衡、全面。如果有的小孩在吃飯前吃過多的零食,就影響他正餐的攝入,長期下去,就會影響營養素的攝入,可能會出現營養不均衡。   培養飲食習慣   有很多小孩偏食。很多情況是從小形成的習慣。比如現在很多大小孩不喝牛奶,主要是因為他從1歲半就斷奶了,也就不喝奶了,時間長了,他就不喜歡牛奶的味道了。應該從小培養小孩的正確飲食行為。兒童時期的飲食影響到少年、甚至成人時期。如果有的小孩喜歡吃肉,不喜歡吃蔬菜,父母不注意引導、培養小孩多吃蔬菜,這樣長大以后他仍然不喜歡吃蔬菜。有的父母從小孩特小時,就填鴨式的塞給小孩,長大以后食量還是偏大,容易引起肥胖。從小就讓小孩養成均衡營養的概念,不只是吃肉,還要吃蔬菜、水果。   買得營養均衡   年輕的媽媽要帶著食物均衡的想法進行食物購買、食物制作。購買食物時要考慮食物的種類,不同種類的食物提供的營養素是不一樣的。不是等到回家之后才考慮今天的營養足不足?有沒有動物性食品?蔬菜水果有沒有?只有各種食物都有,才能做出一頓既豐盛又營養均衡的飯菜。   預防疾病   很多成年人的疾病,特別是慢性疾病是與行為和生活方式密切相關。預防應該在兒童青少年時期。飲食行為、生活方式是在兒童期形成的。   ●小時侯不愛吃某種蔬菜,長大后還是不愛吃。   ●骨質疏松是老年人常得的病。小的時候經常喝牛奶的小孩比小的時候不喝牛奶的小孩發生骨質疏松的危險性要小的多。   ●小的時候攝入的脂肪偏高,易導致心腦血管疾病。   ●從小就吃含鹽量高的食物,得高血壓的可能性高于吃含鹽量較低食物的小孩。   警示   國外的研究發現,如果小孩時營養不良,到成年后,得慢性病的可能性較大。馬教授研究發現:4-6個月以前中國的兒童身高、體重與發達國家的兒童是差不多的,但是4-6個月以后,中國兒童的身高、體重就相差比較多。中國父母缺乏輔食添加的知識,沒有按照逐步添加的原則喂養小孩。(馬冠生)。

熱心網友

支持 楊先生(女士)的說法。

熱心網友

清淡的

熱心網友

首先,要提醒你,趕快停止喂蜂蜜.因為很多專家都說,在二周歲之前,喝蜂蜜,會影響小兒的免疫系統發育.雖然還未得到廣泛的證實與認可,但是在這方面,寧愿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還是小心點好.其次,想問問你,小孩是母乳喂養還是牛奶喂養.如果是牛奶喂養,出現這種問題很正常.既然小孩已經七個月大了,就說明可以喂一些輔食.那么可以喂一些偏涼性的食品,但不要太過,以防風邪不去,反生寒濕.如蕃茄汁,綠豆湯,鴨梨汁(一定要鴨梨,否則沒有藥性,什么進口的水晶梨別買)、蓮藕汁等.另外,多喝水,多休息.再次,想知道你的小孩平時是如何護理的。很多小孩平時太過于保暖,影響了體內的調節系統,從而也會引起上火。這樣,只要適當讓孩子吹吹自然風就可以了。最后,如果小孩的問題實在嚴重,還是到醫院去吧。因為我雖然知道很多去火的中藥方子,但是,不知道是否適合小孩使用。因為小兒與成人用藥肯定是不一樣的。并且,很多癥狀是上火,但其實內里卻是著了濕熱,甚至是內里濕熱,外侵寒邪,內外夾攻,也會出現你所述的癥狀。所以,還是到醫院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