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國>里面康熙的兩個得力大臣,歷史上真的有這2個人么?
熱心網友
歷史上的確有周培公此人,名昌,字培公。曾在圖海手下任參議道,只不過不象康熙大帝描述的那么神奇而已?!肚迨犯濉D海傳》中有他的記載。其實歷史上的周培公是個小角色,他只是清軍里的一個幕僚。周培公長于計謀,曾因功授七品官。圖海統領大軍進至潼關時,他上《平涼策》,因此被招為幕僚。清軍攻下平涼咽喉虎山墩后,堅不可摧的平涼城已置于清軍炮火之下。這時,在王輔臣部下任總兵官的黃九疇及布政使龔榮遇得知自己的同鄉周培公在圖海大將軍帳下做幕僚,于是愿做內應,勸降王輔臣。圖海最終沒費一槍一彈降服王輔臣。但劇中說周培公得到重用,任撫遠大將軍,有兵力20余萬等等,皆屬虛構。 歷史上的李光地比康熙長12歲,生于明末,是福建安溪人??滴蹙拍?,28歲的李光地考中進士,兩年后授翰林院編修。由于在三藩之亂時,他上蠟丸密疏,向清廷提供福建前方情報,受到康熙的贊許,很快升為侍讀學士,又由于平定臺灣有功,升任翰林院掌院學士,距宰相輔臣僅一步之遙。這時的朝廷,既有索額圖與明珠滿人間的爭斗,又有漢人徐乾學、高士奇與明珠等人的角逐,李光地作為康熙十分信賴的漢大臣,自然成為各派爭取拉攏的對象,也自覺不自覺地卷入了政治斗爭中。圍繞李光地“三案”(“賣友案”、“奪情案”、“外婦之子來歸案”)的斗爭在當時就格外引人注目。李光地平時研究《易經》,對變化之理獨有見地,同時他又是一個精通權術的人。但再好的千里馬也有失蹄的時候。一次,康熙讓他推薦精通《易經》的人。李光地推薦了侍講學士德格勒,并說德格勒文章辭賦寫得好。康熙聯想到德格勒曾在自己面前吹捧過李光地,發覺兩人互相勾結,心中不快。有一年,天下大旱,康熙令德格勒用《易經》占卜,得到是《卦》,德格勒于是解釋說:“澤在天上,有雨,但決去小人,甘霖才能立降!”康熙問:“小人在何處?”德格勒回答說:“陰乘陽勢,逼近九五,他就是得時得位的人?!笨滴跻衙靼资侵该髦榱???滴跖c德格勒的占卜對話,很快被明珠得知,他立即把德格勒打入大獄。李光地遂以舉薦不實被降職。晚年的李光地得到了康熙的寵信,出任直隸巡撫、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等職。康熙每有大事,都將他召入便殿,秘密相商。李光地感到皇帝“眷注深恩”,在“獨對”時一般能夠據情準理,抒發己見。所以康熙帝慨嘆說:“大臣中每事為我家計萬世者,獨此一老臣耳!”另外,我懷疑魏東亭是曹寅的杜撰,穆子煦是李煦的杜撰。至於二月河的帝王系列,只不過是演義性質的小說,千萬不可信以為史。即使真有其人,年代,史實也與正史相差甚遠。作者的歷史觀充其量只是村支書記的層次。
熱心網友
他們都是真人真事?。?!
熱心網友
確實有這兩個人,他們都是康熙的得力助手.尤其是李光地,我印象深刻,他為人耿直,正義凜然;但他的手段也比較狠毒,當然這個手段是指在執政方面.
熱心網友
應該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