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在過去的3天中,從軍界到普通民眾,俄羅斯人都在揪心祈禱:被困潛艇上的7名成員千萬不要像“庫爾斯克號”核潛艇上118名俄羅斯青年一樣永遠沉眠。7日,沉甸甸的恐懼和憂慮在潛艇成功浮上海面那一瞬間轉化為狂喜。不過,還遠沒到如釋重負的時候。救援成功訊息傳來的同時,俄羅斯政府和軍界已經開始遭遇嚴厲質疑。  感謝英國救援人員   莫斯科時間7日上午7時25分,被困75個小時的“AS-28”型潛艇成功浮出水面。稍后,艇上成員返回陸地。在一片閃光燈聚焦下,指揮官海軍上尉維亞切斯拉夫·米拉舍夫斯基長長地敬了一個軍禮,嘴角輕扯起微笑。盡管面容疲憊蒼白,他和其他6名艇上成員仍神情欣然,穩步走下踏板。當被問及感覺如何時,米拉舍夫斯基面對大批記者輕聲說道:“不錯。”7人坐上汽車前往醫院接受體檢。其中一人連忙四處張望,久久凝視著綠樹和灰蒙蒙的天空。  潛艇獲救的消息牽動多重感情,其中最濃郁的莫過于喜悅,尤其是親人的喜悅。獲悉丈夫平安無事,葉莉娜在接受國家電視臺采訪時激動地說:“我高興得哭了出來,手舞足蹈。”俄太平洋艦隊司令維克托·費奧多羅夫一語總結:“救援工作總算有了高興的結局。我要感謝所有人,當然包括英國救援人員。”  俄無有效營救設備  對于英方的援救技術和人員,費奧多羅夫動用了“折服”一詞。和5年前“庫爾斯克號”失事時不同,俄羅斯海軍此次及時尋求國際救援。不過,自家海軍兩日營救未果,國際救援藥到病除。面對這樣的結果,俄羅斯人感激的背后也難掩尷尬。  退役的潛艇軍官亞歷山大·皮戈羅夫在破舊的公寓內密切關注著此次潛艇營救全過程。他與被困潛艇艇長米拉舍夫斯基是同鄉。大團圓的結局在他心中卻留下更多缺憾。“一切都毀掉了,他們誰也救不了了”,他感慨著曾擁攬無數榮譽的俄羅斯海軍已然今非昔比,“我沒法說出自己所知曉的一切……但能夠想像當時的狀況。”已脫下戎裝、揮起筆桿子的皮戈羅夫由衷表示,海軍現有效營救設備幾近為零,“這個國家必須擁有自己的海上救援能力”。  出事潛艇所屬的海軍基地位于堪察加首府堪察加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這個沿海城市的人們也對救援行動別有看法。“所有人都震驚了,”當地居民維多利亞·納里夫里希說,她認為俄羅斯政府及時做出了正確抉擇。潛艇能夠在障礙消除后憑借自身力量上升到水面,對不少俄羅斯人來說,意味著保留住了最后的顏面。當地司機謝爾蓋·戈爾布諾夫在接受采訪時也不忘強調:“英國人切斷了電纜,但潛水艇是自己浮上水面的。”  潛艇事件遭炮轟  潛艇事件剛剛結束數小時,俄羅斯不少政界人物就開始集體發難,為什么一度強大的俄羅斯海軍淪落到要靠外援拯救的地步?反對黨“祖國黨”領袖德米特里·羅戈津連珠炮轟出一連串質疑:為什么別人有深海探測器而俄海軍沒有?為什么“漁網和電纜”被丟棄在海軍的訓練之地?“似乎海軍訓練場所不在海軍指揮部的控制之中”,羅戈津對國際文傳電訊社表示。  按下葫蘆又起瓢,俄羅斯這回及早尋求外援的做法也并非所有人一致認可。曾在前蘇聯海軍任職的烏克蘭黑海艦隊前司令愛德華·巴爾京就表示,求助他國的決定根本是一個錯誤,“這片海域可隨處都是機密”。  普京下令調查  目前,普京總統已經命令國防部長進行調查。當被問到潛艇是如何被困住時,有關方面拒絕回答,只是說那艘潛艇“在參與計劃好了的機動行動”。一些海軍官員說,那艘潛艇是在參加一次戰斗訓練演習,結果被水下天線裝置困住,而天線裝置是海岸監視系統的一部分。但英國海軍司令里奇斯說,正如原來報告的那樣,這艘潛艇是被漁網困住的。里奇斯告訴美聯社說:“潛艇被漁網緊緊地纏住,越纏越緊,實際上那些漁網是鋼纜,所以用切割工具非常非常難以切斷。”  俄羅斯財政吃緊的海軍顯然缺乏能夠到達潛艇被困的深度進行營救的工具。新的批評指出,普京承諾改進海軍的設備,但并沒有一點效果,而他由于對“庫爾斯克號”核潛艇事故反應緩慢而且不同意讓外國進行援救而受到尖銳批評。。

熱心網友

一只病大蟲!

熱心網友

沒錢只能求人了

熱心網友

正常呀,各有所長嘛,當年美國航天飛機出事不也求俄國人幫忙.此次事件倒是要給中國人提個醒,中蘇關系一點不鐵,他有事咋不找咱幫忙? 咱離的多近呀? 說明他不信任或根本看不起咱.而且俄和西方國家關系也不差,他們可能會為分贓打架,但遇到麻煩時也會相互幫忙,俄國人要是肯放下架子靠向西方聯盟,他經濟立刻就能振興.

熱心網友

都是沒錢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