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請問解釋?

熱心網友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一個人不怕沒有地位,最怕自己沒有什么東西站得起來。根本要建立。如何建立?拿道家的話來說:立德、立功、立言--古人認為三不朽的事業,這是很難的成就。  上古之人首在立德,后世則重立功----到周秦以下,就只講功業了。再其次就重立言,如退隱的老子,后世儒家尊奉為"素王"的孔子。  這個“立”,是自己有真實的本領,自己站得起來...

熱心網友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一個人不怕沒有地位,最怕自己沒有什么東西站得起來。根本要建立。如何建立?拿道家的話來說:立德、立功、立言--古人認為三不朽的事業,這是很難的成就。  上古之人首在立德,后世則重立功----到周秦以下,就只講功業了。再其次就重立言,如退隱的老子,后世儒家尊奉為"素王"的孔子。  這個“立”,是自己有真實的本領,自己站得起來的立。不怕沒有祿位,也可以說是不求人爵的位子,只管天爵的修養。  同時也不要怕沒有知己,不要怕沒有人了解,只要能夠充實自己,別人自然能知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