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的寶寶對食物不太感興趣,看到不會興備,更不會搶,不好好吃飯現在1歲余1月,也經常生病

熱心網友

生病與見飯不親沒有直接聯系,見飯不親也會吃,營養肯定也夠經常生病是看護的問題.注意切斷傳染源,注意飲食衛生,不要讓孩子接觸感冒生病的人,不要帶孩子去人員密集的地方比如超市等等.

熱心網友

帶寶寶去醫院咨詢一下醫生,看看是不是卻什么

熱心網友

有寶寶的媽媽十有八九都會有這樣的抱怨:“寶寶吃飯怎么這么費勁兒呢?為什么就不能如我所愿地痛痛快快地乖乖地把飯吃完呢?……”  追著喂  寶寶每天吃飯都要大人在后面追著喂,一頓飯下來,話沒少說,路沒少走,可寶寶卻沒吃多少。真不知這種“追捕”喂飯到何時才會結束?  專家支招 “追捕”應立即停止,讓寶寶和你們一家人坐在一起共同進餐,日子長了,媽媽們就會發現,在用餐時間,寶寶得到的不只是食物,他還在學習社交技巧,如:如何使用餐具,如何分享和品嘗食物。  ● 給寶寶安排一個固定的座位,高矮要適中,最好是專為寶寶設計的兒童高腳座椅。  ● 孩子的模仿力是驚人的,如果一起進餐的大人們對食物吃得津津有味,那么寶寶也許會對食物更感興趣。  吃飯就像種糧食  寶寶每次吃飯都會灑好多米粒,菜葉,而且飯還剩一大半呢,可是已經涼了,還是讓媽媽來喂吧!  專家支招 千萬別剝奪孩子自己進餐的權利。  ● 給寶寶選擇一個較深的餐具,這樣他就能用勺子將食物舀起,盡量避免灑得到處都是。  ● 在寶寶的高腳座椅下面鋪一張塑膠桌布或報紙,使清潔地板容易一些。  ● 孩子吃飯速度慢,因此媽媽在每次給孩子盛飯時應該少盛勤添,這樣就會避免吃涼飯。  ● 即便寶寶吃了一身,灑了一地,也不要過多地埋怨,因為這是寶寶“學藝”必須經過的過渡階段,媽媽需要冷靜和耐心,最好的辦法就是滿足寶寶提出的“我自己來”的要求,并且鼓勵寶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是,有的事也是必須嚴加制止的,那就是寶寶把食物扔在地上,或扔到別人身上。  手是寶寶的餐具  寶寶吃飯的主要餐具就是手,見了什么都是下手抓,旁邊的勺子就像沒看見似的,即便是用勺子,方法也是怪怪的,教了很多次也不會。  專家支招 吃飯的姿勢很關鍵,這是確保寶寶自己順利進餐的前提。  ● 身子坐正,一手扶碗,一手拿勺。  ● 拿勺的方法應像成人拿筆的方法一樣,不要大把握勺,也不要反握。  寶寶總是這不吃那不吃  費盡心思,辛苦半天做的飯,可寶寶總是這不吃,那不吃,或是沒吃兩口就說飽了,真不知是我的飯菜做的不香,還是他的胃口就這么小。看著他長得像個“豆芽菜”似的,真急人呀!  專家支招 習慣是培養出來的,飲食習慣也是如此。  ● 別指望你的寶寶什么都吃,因為他是不斷長大的,慢慢地他也會形成自己的習慣和口味。  ● 想一想,寶寶是不是在吃飯前不久進食了太多的零食或是含糖量高的果汁,如果是這樣,就不要自責自己的廚藝水平了,因為寶寶此時的血糖濃度高,沒有饑餓感。  ● 多給寶寶提供多樣的食物,如果他不喜歡吃魚,也許會喜歡吃羊肉;如果他不喜歡吃炒過的青菜,也許會喜歡吃煮在湯里的青菜;如果他不喜歡吃煮雞蛋,也許他會喜歡吃蛋羹。總之,此時倒是考驗媽媽廚藝的時候了,把食物做得顏色鮮艷些,造型有趣些,寶寶會更喜歡的。  ● 給寶寶吃一種他從未吃過的食物時,應該待他肚子餓時,這時他會比較容易接受“新鮮”食物。  ● 更重要的是,媽媽和寶寶周圍的人要有正確的飲食習慣,如果你自己是一個挑食的人,你的寶寶也會跟著學,挑食的幾率會大大增加。  最愛吃“垃圾食物”  寶寶最愛吃洋快餐了,一頓能吃下一個漢堡,一份薯條,一杯大可樂,外加一個冰淇淋,雖然我也知道有些洋快餐屬于“垃圾食物”,但是只有這時寶寶吃得最多,也最高興。經常是拗不過他,就滿足他了。  專家支招 多數寶寶都擋不住洋快餐的誘惑,媽媽要把握住“量”。  ● 沒有必要完全禁止寶寶吃薯條、漢堡等洋快餐,但一定要限定場合。  ● 不要讓寶寶吃這些吃個飽,更不能代替正餐。  ● 出于對整體健康和牙齒的考慮,應減少或避免讓寶寶飲用甜味飲料和汽水,如可樂等。  ● 孩子討要“垃圾食物”時,媽媽要有自己的原則,不能讓步。  ● 對親戚朋友們說:別把“垃圾食物”當做禮物送給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