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有,以下是我資料: 電磁脈沖武器爆炸時可以發出能量高達數百萬瓦的電磁脈沖,且頻域寬,從極低頻到超高頻,因此可破壞大范圍內一切正在使用的軍用和民用電子、信息、通信系統,摧毀可能被敵人用來發射導彈的電子控制設備,癱瘓敵國重要地區的電力輸送網、通信網(包括收音機和手機)、電視網等,破壞其正常的生產和生活,給民眾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 1。關于我國的電子脈沖彈的研究,有這樣一份資料: 阿爾法磁譜儀(AMS)永磁體系統研制領導人孫廣生,1967年畢業于清華大學;1982年于清華大學電機工程系,獲得碩士學位。1986-1988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做訪問學者。其中“真空斷路其多次重燃過電壓研究”被中國電工技術學會評為優秀論文。“大儲能爆炸絲模擬實驗方法與裝置的研究”,獲中科院軍工項目表彰獎。“電磁脈沖干擾彈可行性研究”1996年獲中國人民解放軍科技進步三等。 這里“電磁脈沖干擾彈”,可能就是所謂的“電磁脈沖彈”,從資料看出,我們這方面的研究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那么。最近進展如何呢? 2。一份公開的報道:(2002年) 鳳凰衛視15日消息,據香港文匯報報道,中國空軍裝備水平近年來獲得較大提高。據透露,除人們所了解的中國“殲十”外,一種新型的非殺傷性武器即高功率微波武器已研制成功,并可以隨時投入戰場使用。根據本報記者掌握的美軍情形,美國高功率微波武器正在研制中。據介紹,高功率微波武器又稱為電磁脈沖彈,是利用高功率微波束毀壞敵方的電子設備和殺傷作戰人員的一種定向能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屬于“軟殺傷”武器,可以遠距離對敵方電子系統的功能實施破壞與干擾。 3。一則側面消息: 核電磁脈沖彈就是利用核爆炸產生的高強度電磁脈沖對目標的電子線路和元器件構成嚴重破壞的電磁脈沖武器。這是一種以增強電磁脈沖效應為主要特征的新型核武器。 非核電磁脈沖彈是利用炸藥爆炸壓縮磁通量的方法產生高功率電磁脈沖的電磁脈沖武器,目前已有國家裝備了這種武器。這里“已有國家”是否包含我國,難以考證,“已有國家”比“某國”的說法更隱晦。 4。 美國人的說法: 為達到先發制人的威懾效應,大陸近期的核武發展排除大規模報復原則,把核武研制方向朝單一能量的釋放彈頭為主,包括以釋放高能中子輻射為主要殺傷因素的中子彈,或僅強調釋放高能EMP彈頭等。美國國防部已有數據表明,大陸不僅具備核爆可控當量的EMP彈頭,并積極研發包括高功率微波等“新概念武器”。 5。關于我國對電磁輻射的防護: 在我們采訪簡水生院士時,他曾興奮地對我們說:“記得在2000年的院士大會上,***同志曾連呼三聲‘要創新,要創新,要創新’!我當時聽了非常振奮。黨和國家對科學家寄予了莫大的期望,賦予了如此重托,我感到自己仍然年輕,仍然有力量有信心繼續攻克科研難關。”。。。。簡教授研制了幾種光纜都無中心金屬加強件,在極強大的電磁脈沖下,甚至受到核電磁脈沖的沖擊,也不會產生擊穿現象,光纖不會燒斷,可確保光纖網在核電磁脈沖的沖擊下仍能正常工作。美國Bellcore的寬帶通訊系統部負責人林清隆博士,在1994年參觀了簡水生的成果和LPHVO新型光纖生產實驗后,題詞寫道:“北方交大光纖研究自成一格,成績斐然,值得光纖通訊界借鑒。 6。我國對使用電磁輻射彈的描述: 例如,1999年3月24日北約對南聯盟的轟炸中,美國使用了尚在試驗的電磁脈沖武器,使南聯盟部分地區的各種通信設施癱瘓了3個多小時。有外電報道,在這次伊拉克戰爭中,美軍于3月26日在對伊拉克國家電視臺的空襲中再次使用了這種炸彈,結果使得伊拉克電視臺轉播信號被迫中斷。 7。據分析,我國可能已經裝備了常規電磁脈沖彈,其威力與前所述美國的同類武器類似,主要用于打擊臺灣的地面防空導彈群。臺灣目前是世界防空導彈第二密集的地區(第一以色列,第三朝鮮)。使用電磁脈沖彈可以大面積壓制臺軍的對空電磁跟蹤能力,在爆心附近的相關電子設備(包括雷達、導彈本身)會被直接摧毀,為空軍進行后續精確打擊提供保障。 8。我國目前常規電磁脈沖輻射彈已經裝備,雖然威力較小,但更具實用、使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