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都是有原型,《紅樓夢》里的人物大概也有原型。

熱心網友

紅樓解夢紅樓解夢--霍國玲 01。紅樓夢是一部奇書,有五個書名,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風月寶鑒》,書中還有一面鏡子,也叫“風月寶鑒”,和書名是一字不差的。對此,脂硯齋有批語:“觀者記之,不要看這書正面,方是會看。”   正面:美人,溫柔富貴、兒女情長的小說   反面:骷髏,刀光劍影、血淚淋漓的歷史 02。脂硯齋是曹雪芹和他的妻子兩個人共用的。脂,就是脂粉;硯,隱“石” 字,即“石兄”;齋,是房子,是他們兩個人住的地方。 03。脂齋批語:“只看此書背面,方是會看”,“癡子弟正照風月鑒”,看反面需“龍象之力”,若把此書“當小說鼓詞來看,則大罪過”,曹雪芹是“滴淚為水,研血為墨,哭成此書”“書未盡,芹為淚盡而逝”,“一字 一淚,一淚化一血珠”,若是只看正面溫柔富貴、兒女情長的小說,“則大罪過”,那是對作者的犯罪。 04。《紅樓夢》背后隱著一段故事,作者說得很清楚了。第一回里面有個甄士隱,就是說“隱有真事”;還有一個賈雨村,就是說“存在假語”。要說這背后隱著的故事,還得從曹家的家事說起…… 05。曹家祖籍河北豐潤,為宋武惠王曹彬的后裔,曹家從江西遷到北方,分為兩支,一支在豐潤,另一支在鐵嶺,后為清軍所俘,隨清軍進關,到達北京,后來又到南京、大同等地。   雪芹祖父曹寅,她的母親孫氏是康熙的奶母,因此康熙和曹家的關系特別好,從雪芹的曾祖父起,便作了江寧織造。   雪芹為曹颙的遺腹子,曹颙死后,康熙將曹寅的侄兒曹頫過繼給曹寅,仍任江寧織造一職。 06。曹雪芹的生日,據我們考定是1715年6月4日。 寶玉,就是曹雪芹。雪芹行二,有一個兄長夭折了,人稱“曹二爺”。所以寶玉稱“二爺”。   雪芹生于南京,他們家可以說是南京首富,雪芹又是獨根獨苗,祖母非常寵愛,就像鳳凰兒一樣。 07。雪芹九歲時,雍正繼位。雍正六年,曹家被抄,是年雪芹14歲。   曹家進京領罪時,住在蒜市口十七間半房,但不是現在廣安大道的那個,那個后院還有幾間房子。據我們考證,北京另有兩處十七間半房,到底是哪一個,就不得而知了。 08。雪芹七歲時,曹家買了一個戲班,里面有一個齡官,也就是書中林黛玉的原型。戲班解散后,雪芹向祖母討了齡官作伴讀丫頭。這件事隱寫在甄寶玉身上:必須找兩個女孩陪我讀書,否則我糊涂記不住。   這里要說一下甄寶玉和賈寶玉。寶玉諧音保佑,甄寶玉住在南方,賈寶玉住在北方,就是說在南方的時候是“真保佑”,到了北方就成了“假保佑”了。 09。齡官是非常聰明的,原本就是吹拉彈唱無所不會,入了學以后更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再加上人又長的極端漂亮,雪芹對她是極其崇拜的。 10。曹家入都領罪的時候,可以帶三對奴仆,其中有兩個伴讀丫頭,其中就有這個齡官,她的真名是竺香玉,是林黛玉的原型,另一個叫柳惠蘭,是花襲人的原型。 11。竺香玉后來進宮,有十二幅畫像,每月一幅,是為金陵十二釵。也就是說,金陵十二釵其實都是一個人,她們每一個人身上都隱寫著竺香玉的一部分。這些畫像一米寬、兩米高,真人大小,現在還在故宮。   這些畫像中,每一幅都有竹子,有的是竹子做成的工藝品,有的是畫在工藝品上的竹子。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一幅“喜鵲登竹”圖,我們平常見到的一般是“喜鵲登梅”,因為喜鵲比較肥重,而竹的側枝并不是像梅那么發 達,很難承受喜鵲的重量。喜鵲是報喜的鳥兒,這幅圖上還有一張百壽圖,所以我們知道,這是慶祝她二十壽辰的。這張圖按時間排是二月份,我們知道,林黛玉的生日就是在二月份。   為什么都畫著竹子呢,就是因為香玉皇后姓竺,但因為她是冒名進宮的,是曹香玉,這是不能說出來的,所以她叫人在每幅畫上都畫了竹子。 12。畫面的背景是圓明園。竺香玉是以曹家小姐的身份進宮的,后來被封為皇貴妃、皇后,這就是為什么起社的時候黛玉號“瀟湘妃子”,否則那有管一個姑娘家叫妃子的? 13。曹家抄家的時候,抄出了三百多張當票,雍正原來以為曹家貪污的,現在知道抄錯了,但是皇帝哪有認錯的理兒?因此他拿出皇上可以自由支配的銀兩,為那些從龍入關又犯的是經濟罪的補齊虧空,赦免了他們。 14。雍正八年,政敵殺的殺圈的圈,地位穩固了,即開始選妃。選了一個十七歲的劉貴人,劉嬪。還要選一批人,做公主的伴讀。   圓明園有兩處書院,其中一個叫“匯芳書院”,就是公主們讀書的地方。 15。于是竺香玉被曹頫認作女兒,頂替是湘云的原型,也就是李煦的孫女,李香玉進宮伴讀。本來是要湘云去的,但是湘云一心“愛哥哥”,只喜歡雪芹,死活不肯。   這年香玉剛十五歲,考試的時候中了女狀元。在惜春和智能兒剛出場的時候,就有說到女狀元云云。 16。雍正十年,香玉一十七歲。這年九月,雍正的正宮死了,香玉被選為皇貴妃。那時候一個皇后,一個皇貴妃,兩個貴妃,等等。沒有皇后時,皇貴妃就是最大的,代行皇后職權。選妃一事隱寫在元春身上。那時候全家歡 天喜地的,獨寶玉一個人高興不起來,因為秦鐘死了,實際上是戀人被皇帝搶走了。   太虛幻境有一幅對聯“幽微靈秀地,無可奈何天”,皇帝就是天,就是最大的,雪芹無可奈何了。 17。賈雨村這個人,其實就是隱寫著雍正。雨村做官那年,正好是雍正元年。雨村娶了嬌杏,這嬌杏就是竺香玉,是甄家的丫頭,作了二房,而皇貴妃不就是皇帝的二房么?過了一年,生了一子,據查,雍正十一年正好得了 皇十子。后來扶正,作了皇后,省親。 18。元妃省親,那個省親別墅,據我們考證,就是現在的北大。那里說的“面西而站”等等,就是現在的西門。那個八抬大轎、黃金傘等等,那是皇后才能享用的規格啊。   周氏《爽秋樓歌句》《八聲甘州·薊門登眺憑?t雪芹》(見《紅樓夢新證》 610頁)里面有“回首紅蕖鋪海,傍清溪老柳,橋跡都湮”,那就是未名湖。還有里面提到的“碧瓦”等等,都是北大寫照。 19。還有恭王府,也是曹家府第。曹雪芹其實是公主的兒子,恭王府中的那個“福”字,就是康熙送給女兒的。曹家有兩個女兒被指婚給王子,又把公主嫁給了曹颙,這個是十六公主,名“橋”,現在的名冊里是把她刪去了, 后面的往前錯了一位。這位公主是養在漢姓大臣家里,馬姓。恭王府就是這位公主成婚時的封府。 20。康熙為什么要對曹家這么好呢?原來康熙小的時候出天花,就是由孫夫人陪著在府右寺避天花。當時出天花是百分之九十九要死的,在孫夫人悉心照料下,居然好了,后來順治死后,康熙就是因為出過天花,有了免疫力,才被選做皇帝。因此對孫夫人一家感恩不盡,要改變他們家后代的身份。   曹家原是包衣奴才,現在公主的孩子,還會是奴才么?這是隱寫在賴尚榮身上:一落娘胎胞就被主子放出來;憑你老子娘……,注意這個“娘”字, 真正憑的不是老子,是娘。 21。曹家免罪后,又把恭王府還給了曹家。恭王府有一個天香庭院,是一個單獨的院落。這個是竺香玉的省親別院,里面種滿了竹子。   書中寫到了天香樓,這里秦可卿是隱寫了死了的皇后。   秦可卿,算起來是賈家的第五代夫人;而雍正也是清朝的第五個皇帝。   可卿用的棺材那是檀木,送葬時候的王公大臣,也是只有皇后采用受用的。   天香庭院的匾額是慎郡王題寫的,而和紳生于乾隆十五年,慎君王死的時候,他才十幾歲。曹雪芹的姑姑是平郡王妃,很有可能慎君王和雪芹相熟,并為他題寫了這塊匾額。 22。書中的寧國府隱寫的是皇宮。   寧,就是寧古塔,是清朝的發祥地。寧國府算起來一共有九進,隱寫故宮的九道大門。而只有皇帝才能有九進,王爺是七進。 23。賈敬也是隱寫著雍正。雍正死后,乾隆給他上的謚號是“敬天昌運……”打頭的就是這個“敬”字,賈敬,就是說“敬天昌運……”這一串好詞都是假的。雍正之死和賈敬之死我們一共找出了十五點相同的地方。 24。雍正死后,香玉皇后出家當了尼姑,這個隱寫在妙玉身上。凹晶館聯詩里面的“簫增嫠婦泣,衾倩侍兒溫”,這個“嫠婦”就是寡婦。“香篆銷金鼎,脂冰膩玉盆”,這個“金鼎”和“玉盆”,都是皇后享用的東西。后 面的“空帳懸文鳳,閑屏掩彩鴛”,“鳳”和“鴛”都是雄鳥,就是說香玉和雪芹有私情。 25。曹雪芹和竺香玉和謀殺死雍正,更多的是一場宮廷政變,曹雪芹是有其政治主張的。這個隱寫在大觀園里,是以家喻國。大觀園里三個人里有寶釵,是外人,就是說領導班子要有皇族以外的人參與;還有,大觀園里實行的那是商品經濟,是資本主義的萌芽。在政治上,是要求解放奴隸的,這個 隱寫在寶玉身上。   竺香玉從戲子變成皇后,這個讓曹雪芹認識到,不論出身多么低賤,只要給她受教育的機會,都可能達到一個很高的位置。 26。竺香玉后來出家于香山廣慧庵。   香玉曾為雪芹生養一子,這個隱寫在香菱身上。香菱是轉了圈的像黛玉: 香菱和可卿相像,而可卿是身兼釵黛之美的。   兩地生孤木,兩個木就是“林”字。兩地說的是香玉在宮里生了一子,宮外生了一子。   根并荷花一莖香,而荷花一直是指黛玉的。   香魂返故鄉是因為尼姑生子。香玉因而懸梁自盡,后來被清宮查出她是戲子,曹家因而二次獲罪。 27。曹家二次獲罪后,恭王府被收回,雪芹逃禪,躲在一個廟里,回來以后把二人所著的《紅樓夢》補全,即“增刪五次”云云。 28。香玉葬于陶然亭公園,在湖心島最高處,二百年前有一個花神廟,里面有十二幅花神像,就是香玉。陶然亭公園有香冢、鸚鵡冢,便是竺香玉葬處。 29。紅樓里面有好幾個二爺,都是隱寫曹雪芹。里面寫到的好幾對,都是隱寫曹雪芹和竺香玉:比如柳湘蓮,之前有一個柳敬亭柳二爺,其實姓曹,是曹二爺,尤三姐隱寫竺香玉失身于皇帝這一點;有一個蕓二爺,就有一個 和黛玉很像的林紅玉;還有蔣玉菡,諧音是“將玉含”,除了寶玉還會是誰?所以這個襲人是“雖嫁未嫁”的。襲人這個案,是我們翻過來的。 30。女媧石高十二丈,方經二十四丈,這個是照應正副再幅三副四副六十金釵,60個合成一塊大石,這些人也是每人分得竺香玉的一點。 31。薛蟠也是隱寫雍正,“蟠”字常和“龍”字連用,他的表字“文龍”更是直接說了出來。還有薛家是“皇商”,就是“皇上”的諧音。薛家有“八房分”,是隱寫清八旗。 32。紅樓夢里面的這種“分身法”是十分靈活的。賈敬服丹砂死了,隱的是雍正,賈珍隱的是乾隆。可卿之死隱的是死去的皇后,可卿懸梁自盡隱的是竺香玉懸梁自盡,這時候賈珍那么傷心,就是因為這時候賈珍隱的是雪芹。 33。帶脂批的本子比較好,最好的是戚序本。比如賈政和元春一段,別的本子是“愿我君萬壽千秋”,獨戚序本是“愿我后萬壽千秋”,而這“后”字,正點出元春不是貴妃,而是皇后。   很多證據都是來自脂批。 34。紅樓夢只有八十回,曹雪芹自己毀掉了后三十回。這個隱寫在智通寺的對聯中“身后有余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就是說到了八十回就沒有路了,你還得往回想。還有史湘云的猴兒謎,“后事終難續”,剁了尾巴去 的,就是隱寫了雪芹毀去后三十回的。 35。金陵十二釵都是隱寫的竺香玉,但是每人只有一部分,比如寶釵的候選秀女,元妃省親等等。至于迎春,是說她嫁了一個“大丈夫”,雍正的年紀比她大很多;巧姐后來流落妓院,是雪芹把皇宮比做妓院,等等。 36。紅樓夢里面的年齡混亂,是因為里面用了兩種紀元一個是雍正的,一個是雪芹的。 37。十二回前面有一首回前詩“反正從來總一心,鏡光至意兩相尋。有朝敲破蒙頭甕,綠水青山任好春。”這個是寫元春的。注意這里的“甕”字的上半部分就是雍正的“雍”字,這個“蒙頭甕”,就是指雍正,只有殺了雍 正,元春,也就是竺香玉,才能“綠水青山任好春”,得到自由。否則這首詩沒法解釋。 。

熱心網友

"如果曹雪芹是寶玉得原型黛玉是誰得原型"應為"如果曹雪芹是寶玉的原型黛玉是誰的原型".

熱心網友

讀過《紅樓夢》的人,對林黛玉都會有深刻印象,她早年即父母雙亡的身世,她寄人籬下的生活,她與賈寶玉相互傾心而又毫無結果的愛情,她不幸早逝的悲劇命運,無不使讀者流下同情之淚。林黛玉這個人物之所以能這樣吸引讀者,除了《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用大量篇幅濃墨重彩的描繪渲染之外,還因為林黛玉這個文學形象的原型,就是曹雪芹青少年時代青梅竹馬的紅顏知己,所以,《紅樓夢》中那些有關賈寶玉和林黛玉相親相愛的許多細節,都描寫得十分生動逼真,楚楚感人。   據一些紅學專家考證,林黛玉的原型人物就是康熙年間任蘇州織造李煦的孫女,名叫李香玉,其父是任兩淮鹽課的李鼎。織造和鹽課是清代宮廷在江南的兩個重要部門,只有皇帝最親信的臣子才能擔任。李香玉是李氏家族的掌上明珠,在家中受寵愛的程度可想而知。   李曹兩家同為康熙的寵臣,同掌織造府(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時任江寧織造),又是過從甚密的親戚,李煦就是曹雪芹嫡親祖母的胞弟,因此曹雪芹和李香玉的親密交往是很自然的事。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過世后,由其子曹颙繼任父職,不滿三年即病故,曹雪芹就是他的遺腹子。曹雪芹的祖母李氏十分喜愛曹雪芹,時時帶在身邊。每次到蘇州探望其年近九十的母親文氏太夫人時,常攜曹雪芹一同前往,他們常住李鼎家的「拙政園」。因此曹雪芹和李香玉從幼小時即一同玩耍,一同讀書習字,一同作對吟詩,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隨著年齡漸長,日久生情,自是意料中事。   康熙末年,李鼎夫婦先后染病,臥床不起,香玉年紀雖小,卻常侍疾在旁。不久,李鼎夫婦先后辭世。香玉遭此不幸,日日慟哭,雖有祖父母加意照顧撫養,然終不能減輕其心中之愁苦。曹雪芹的祖母甚憐香玉,時時將其接至江寧織造府,與曹雪芹相伴共讀,兩人耳鬢廝磨,感情日深。當時的情景,曹雪芹在《紅樓夢》七十二回中曾有生動陳述:「咱們從小耳鬢廝磨,你不曾拿我當外人看,我也不敢怠慢了你。」兩人感情之深,由此可見。 李香玉雖有曹雪芹祖母的關照和曹雪芹的撫慰,然其家庭不久又遭沉重打擊,李煦因受宮廷斗爭牽連被革職抄家,不久病故。香玉因此孑然一身,只好長期寄居曹家。可是曹家不久也因同樣原因被革職抄家,曹家在江寧的家產蕩然無存,江寧無法存身,幸北京尚有眾多親友,經朝廷應允,曹家遂于一七二八年全家遷至北京,香玉也隨之進京。   曹家在京城全靠親友幫襯,李香玉生活雖然無缺,然終因寄人籬下,免不了受閑言碎語之擾。加之多愁善感,郁郁寡歡,雖有曹雪芹祖母的悉心照料和雪芹的溫存寬慰,然仍憂思難平。沒有幾年,竟香消玉殞,撒手人寰。   李香玉是林黛玉的原型還有一個旁證,即《紅樓夢》二十七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語,意綿綿竟日玉生香」一回中,賈寶玉和林黛玉相對而臥,為寬林黛玉的心,賈寶玉胡編了一個小耗子偷香芋的故事:一天,老耗子叫眾耗子分頭去偷米糧和瓜果辦臘八粥,一小耗子自薦去偷香芋。眾耗子笑它身體瘦小,小耗子胸有成竹地說:「我變成香芋,滾在香芋堆里,使人看不出……卻用分身法搬運。」眾耗子叫它變成香芋看看。小耗子就搖身一變,卻變成了一個最標致美貌的小姐。眾耗子說:「變錯了。」小耗子現形道:「我說你們沒有見過世面,只識得這果子是香芋,卻不知道鹽課林老爺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呢。」很明顯,作者借這個故事暗示,林黛玉就是李香玉的化身。   李香玉早年病逝,對曹雪芹打擊最大。后來曹家又遭重大變故,家道從此一蹶不振。曹雪芹一家過著「舉家食粥酒常賒」的貧困生活。為紀念自己早年的紅顏知己,雪芹不惜「批閱十載,增刪五次」傾畢生精力寫出不朽巨著《紅樓夢》。 引用地址: 在《紅樓夢》的眾多人物中,給我們留下印象最深的莫過于林黛玉了,這與曹雪芹對該人物的重彩渲染及執情刻畫是分不開的。原來,《紅樓夢》創作的背景,曾蘊含著一段刻骨銘心的情緣,林黛玉的原型人物就是曹雪芹青梅竹馬的戀人。 林黛玉原型人物的名字叫李香玉,是康熙年間蘇州織造李煦的孫女、兩淮鹽課李鼎的掌上明珠。李煦即《紅樓夢》作者曹雪芹嫡親祖母的胞弟。曹雪芹祖父曹寅過世后,由其子繼任父職,不滿3年,死于京師,曹雪芹就是他的遺腹子。 曹雪芹的祖母李氏對雪芹十分疼愛,每年到蘇州探望年近90的文氏太夫人時,必攜其前往,常寄居于李鼎家的“拙政園”。由此,李鼎之女香玉與雪芹自幼就時常相聚,在一起讀書與玩耍。青梅竹馬,兩小無猜,自在情中。 康熙末年,李鼎夫婦不幸雙亡,膝下僅遺香玉。此女聰穎過人,深得雪芹祖母的鐘愛,便接她來江寧織造署,由其祖母加意撫養。但好景不長,李煦因宮廷黨派的爭斗而被革職查抄,至此,香玉孑然一身。而雪芹家也同遭厄運,家業蕩然。 1728年,曹氏全家遷京,香玉隨之。在京城,曹氏尚能得到親故的照料,但香玉自感寄人籬下,不免郁郁寡歡,加之生來多愁善感,雖有雪芹溫存寬慰,然年齡增長,終身未遂,憂思難平,沒有幾年,竟香消玉殞。雪芹為此悲慟欲絕,便發奮著寫《紅樓夢》,以資紀念。 。

熱心網友

這你就去問劉心武咯,關于人物原形沒有他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