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說說F1各車隊的賽車都是哪個公司產的嗎?

熱心網友

[F1車隊資料] 法拉利(Ferrari)車隊 車隊信息 車隊老板  蒙特澤莫羅(Montezemolo) 所在國家  意大利 車隊經理  托特(Jean Todt) 總設計師  拜尼(Rory Byrne) 總工程師  馬蒂內利(Paolo Martinelli) 法拉利 車  手  邁克爾·舒馬赫 / 魯本斯·巴里切羅 Scuderia Marlboro Ferrari 官方網站   車隊戰績 第一次參賽 1950年摩納哥大獎賽 總參賽站數 688站 車隊總冠軍 13次 車手總冠軍 13次 獲分站桿位 169站 獲分站冠軍 169站 歷史總積分 3983。7分 上賽季積分 158分 賽車信息 法拉利F2004 尺寸 4545 mm x 1796 mm 總重 605 kg(含水、油與車手) 引擎 法拉利053-V10 馬力 860bhp 排量 2。997 cm3 檔位 8 賽車組圖/資料 點擊此處查看 車隊簡介   法拉利車隊成立于1929年,車隊總部在Modena。法拉利車隊是F1歷史上最具歷史傳奇色彩的車隊,紅色是法拉利車隊的標志色。  成立初期的法拉利是為阿爾法-羅米歐出賽的,直到上世紀40年代之后,法拉利才脫離阿爾法-羅米歐,成為完全獨立的一支賽車隊。  法拉利廠徽"躍馬"的司標,其來由有著一段傳奇色彩的經歷,這"躍馬"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意大利空戰英雄Francesco Baracca家族贈與恩佐·法拉利的禮物,而恩佐則將這榮耀的"躍馬"作為了法拉利廠徽。  上世紀的70年代是法拉利車隊在F1風光無限的十年,在奧地利車手勞達的強悍駕車風格的作用下,車隊贏得了無數次的勝利,在1979年拿下了年度車隊總冠軍。但恩佐做夢也沒想到,法拉利這次取得的冠軍與下一次車隊獲得冠軍的時間竟要相隔20年,1999年F1賽季法拉利車隊才又一次奪得冠軍。可是恩佐沒能親眼目睹1999年法拉利奪冠的場景,恩佐·法拉利在1988年8月14日病逝于Modena,享年90歲。  80年代的法拉利車隊則是由亞克·維倫紐夫的父親G·維倫紐夫擔任車手。在1982年時,法拉利F1賽車首次引進Turbo引擎,但車隊的表現起伏不定。1992年開始,法拉利由讓·托德掌管車隊以后,車隊的表現恢復了正常。1995年賽季以后,法拉利簽下了冠軍車手邁克爾·舒馬赫,車隊從此實力大增,1999年取得車隊年度冠軍。2000年開始,意大利這匹紅色烈馬騰飛上了車隊參加F1錦標賽歷史上的顛峰,法拉利車隊與車王邁克爾·舒馬赫蟬連了2000、2001、2002、2003年度的車手與車隊世界冠軍。  值得一提的是2002賽季在F1大獎賽17站的比賽中,法拉利勢如破竹地獲得了其中15站的冠軍,這次邁克爾·舒馬赫是第5次奪得F1錦標賽車手冠軍。特別是在2003年度的賽季中,邁克爾·舒馬赫更是第6次榮登F1世界冠軍的寶座。邁克爾?舒馬赫這一輝煌的戰績,不僅讓所有F1的車手望冠心嘆,而且也為車王邁克爾·舒馬赫本人以及充滿傳奇色彩的法拉利車隊,寫下了F1歷史上最輝煌燦爛的一頁。法拉利車隊在2004年度車手的陣容依然是邁克爾·舒馬赫與甘為“綠葉”始終保持第二的車手魯本斯·巴里切羅搭檔。 [F1車隊資料] 麥克拉倫(McLaren)車隊 車隊信息 車隊老板  朗·丹尼斯(Ron Dennis) 所在國家  英格蘭 車隊經理  Martin Whitmarsh 總設計師  Neil Oatley 總工程師  Paddy Lowe 麥克拉倫 車  手 基米·萊科寧/戴維·庫特哈德 West Mclaren Mercedes 官方網站   車隊戰績 第一次參賽 1966年摩納哥大獎賽 總參賽站數 562站 車隊總冠軍 8次 車手總冠軍 11次 獲分站桿位 114站 獲分站冠軍 136站 歷史總積分 2921。5分 上賽季積分 142分 賽車信息 MP4-19 尺寸 總重 600kg(包括車手和攝象機) 引擎 Mercedes-Benz F0110M V10 馬力 920bhp 排量 2997cc 檔位 賽車資料/組圖 點擊此處查看 車隊簡介   成立于1963年的麥克拉倫車隊是由Bruce McLaren所創立的。F1賽車中的麥克拉倫制造的賽車,首次參賽是在1966年的摩納哥大獎賽。Bruce McLaren在1970年6月2日一次試車中,不幸意外身亡。  在F1賽站中,麥克拉倫車隊第一次的大獎賽獲勝是在1968年的比利時大獎賽上。由Bruce McLaren駕駛的M7賽車所奪得。1974年麥克拉倫車隊贏得了第一次世界冠軍,這是在Teddy Mayer的帶領下,也是車隊第一次與Marlboro合作。這次麥克拉倫與Marlboro合作的成功,為雙方奠定了以后連續達22年合作的基礎。1976年麥克拉倫車隊的車手James Hunt以一分險勝Niki Lauda奪得世界冠軍。 現在的麥克拉倫車隊是在1980年9月,由麥克拉倫車隊與Project Four公司合并而成的。Project Four是一家英國公司,老板就是麥克拉倫車隊現在的車隊經理丹尼斯。 當時的丹尼斯為車隊帶來了新的設計師和專業理念,1981年車隊就推出了第一部碳纖維單體結構的F1賽車——MP4。1982年TAG("Techniques D'Avant Garde")集團入股車隊成為股東之一。1983年車隊開發出一臺新的渦輪引擎,這臺新開發的引擎使得麥克拉倫在80年代中期稱霸F1賽壇,車隊靠新開發的引擎曾贏得過三次世界冠軍。這三次的冠軍時間是在1984年由Lauda贏得冠軍,1985年及1986年的冠軍則是由Prost贏得。 1985年開始,TAG集團成為麥克拉倫的主要股東。在1988年麥克拉倫開始與Honda合作,雙方合作期間,車隊在F1賽場上創造出了許多優異的成績,當時塞納和普羅斯特這兩位車手的黃金搭檔組合,使車隊在全年16場大獎賽的比賽中,共贏得了15場大獎賽的勝利,該年度的車手總冠軍是由塞納獲得。第二年麥克拉倫所用的HONDA-V10引擎也使車隊在年度16站大獎賽的比賽中,贏得了10場大獎賽的勝利,這次年度車手總冠軍是由普羅斯特所贏得。然而一山難容二虎,普羅斯特和塞納的同門鬩墻讓車隊產生了分裂,于是普羅斯特在第二年就退出了麥克拉倫車隊,改投為法拉利車隊效力。  1990年和1991年麥克拉倫車隊的表現陷入了低潮,車隊成績的不理想,因此失去了與HONDA繼續合作的機會。1995年車隊開始與Mercedes合作,盡管賽季開始時雙方的合作并不愉快,但是車隊的實力得以重塑。在1998年和1999年的兩個賽季,車隊車手米卡?哈基寧連續拿下了年度冠軍之后,麥克拉倫才重新回到一流車隊的行列當中。2000年賽季開始,面對霸主紅色烈馬法拉利車隊的強悍實力以及重整旗鼓的威廉姆斯車隊的挑戰,麥克拉倫陷入了三方相互間的纏戰之中。2001年賽季之后,世界冠軍車手米卡· 哈基寧正式退役,車隊就由芬蘭小將萊科寧與庫爾哈德搭檔上陣。在2002年賽季,車隊年度成績排名第三位。2003年賽季,麥克拉倫車手陣容不變,還是庫爾哈德與萊科寧,車隊年度排名依舊保持在第三位,年度車隊的總得分是142分。麥克拉倫車隊擁有空氣動力大師Adrian Newey及頂尖的運作團隊,是霸主法拉利車隊最擔心的頭號競爭對手。2004年賽季,麥克拉倫車手陣容還是車隊的老臣子庫爾哈德與萊科寧搭檔。 先介紹著2個,在下面網頁有詳細的資料。 。

熱心網友

法拉利、寶馬、豐田等

熱心網友

1982年TAG("Techniques D'Avant Garde")集團入股車隊成為股東之一。1983年車隊開發出一臺新的渦輪引擎,這臺新開發的引擎使得麥克拉倫在80年代中期稱霸F1賽壇,車隊靠新開發的引擎曾贏得過三次世界冠軍。

熱心網友

法拉利F2004 尺寸 4545 mm x 1796 mm

熱心網友

格蘭披治一級方程式(Grand Prix Formula One 簡稱:F1)大獎賽是目前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費用最昂貴、技術最高的比賽,它是賽車運動中等級最高的一種。  所謂“方程式”賽車是按照國際汽車運動聯合會(FISA)規定標準制造的賽車。這些標準對“方程式”賽車的車長、車寬、車重、發動機的功率、排量、是否用增壓器以及輪胎的尺寸等技術參數都作了嚴格的規定。  F1大賽的統籌工作,均由FISA安排。他們負責制訂車賽的規則,擬定比賽時間表和選擇賽車的場地等。

熱心網友

[F1車隊資料] 法拉利(Ferrari)車隊車隊信息 車隊老板  蒙特澤莫羅(Montezemolo) 所在國家  意大利 車隊經理  托特(Jean Todt) 總設計師  拜尼(Rory Byrne) 總工程師  馬蒂內利(Paolo Martinelli) 法拉利 車  手  邁克爾·舒馬赫 / 魯本斯·巴里切羅 Scuderia Marlboro Ferrari 官方網站   車隊戰績 第一次參賽 1950年摩納哥大獎賽 總參賽站數 688站 車隊總冠軍 13次 車手總冠軍 13次 獲分站桿位 169站 獲分站冠軍 169站 歷史總積分 3983。7分上賽季積分 158分 賽車信息 法拉利F2004 尺寸 4545 mm x 1796 mm 總重 605 kg(含水、油與車手) 引擎 法拉利053-V10 馬力 860bhp 排量 2。997 cm3 檔位 8 賽車組圖/資料 點擊此處查看 車隊簡介   法拉利車隊成立于1929年,車隊總部在Modena。法拉利車隊是F1歷史上最具歷史傳奇色彩的車隊,紅色是法拉利車隊的標志色。  成立初期的法拉利是為阿爾法-羅米歐出賽的,直到上世紀40年代之后,法拉利才脫離阿爾法-羅米歐,成為完全獨立的一支賽車隊。  法拉利廠徽"躍馬"的司標,其來由有著一段傳奇色彩的經歷,這"躍馬"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意大利空戰英雄Francesco Baracca家族贈與恩佐·法拉利的禮物,而恩佐則將這榮耀的"躍馬"作為了法拉利廠徽。  上世紀的70年代是法拉利車隊在F1風光無限的十年,在奧地利車手勞達的強悍駕車風格的作用下,車隊贏得了無數次的勝利,在1979年拿下了年度車隊總冠軍。但恩佐做夢也沒想到,法拉利這次取得的冠軍與下一次車隊獲得冠軍的時間竟要相隔20年,1999年F1賽季法拉利車隊才又一次奪得冠軍。可是恩佐沒能親眼目睹1999年法拉利奪冠的場景,恩佐·法拉利在1988年8月14日病逝于Modena,享年90歲。  80年代的法拉利車隊則是由亞克·維倫紐夫的父親G·維倫紐夫擔任車手。在1982年時,法拉利F1賽車首次引進Turbo引擎,但車隊的表現起伏不定。1992年開始,法拉利由讓·托德掌管車隊以后,車隊的表現恢復了正常。1995年賽季以后,法拉利簽下了冠軍車手邁克爾·舒馬赫,車隊從此實力大增,1999年取得車隊年度冠軍。2000年開始,意大利這匹紅色烈馬騰飛上了車隊參加F1錦標賽歷史上的顛峰,法拉利車隊與車王邁克爾·舒馬赫蟬連了2000、2001、2002、2003年度的車手與車隊世界冠軍。  值得一提的是2002賽季在F1大獎賽17站的比賽中,法拉利勢如破竹地獲得了其中15站的冠軍,這次邁克爾·舒馬赫是第5次奪得F1錦標賽車手冠軍。特別是在2003年度的賽季中,邁克爾·舒馬赫更是第6次榮登F1世界冠軍的寶座。邁克爾?舒馬赫這一輝煌的戰績,不僅讓所有F1的車手望冠心嘆,而且也為車王邁克爾·舒馬赫本人以及充滿傳奇色彩的法拉利車隊,寫下了F1歷史上最輝煌燦爛的一頁。法拉利車隊在2004年度車手的陣容依然是邁克爾·舒馬赫與甘為“綠葉”始終保持第二的車手魯本斯·巴里切羅搭檔。 [F1車隊資料] 麥克拉倫(McLaren)車隊 車隊信息 車隊老板  朗·丹尼斯(Ron Dennis) 所在國家  英格蘭 車隊經理  Martin Whitmarsh 總設計師  Neil Oatley 總工程師  Paddy Lowe 麥克拉倫 車  手 基米·萊科寧/戴維·庫特哈德 West Mclaren Mercedes 官方網站   車隊戰績 第一次參賽 1966年摩納哥大獎賽 總參賽站數 562站 車隊總冠軍 8次 車手總冠軍 11次 獲分站桿位 114站 獲分站冠軍 136站 歷史總積分 2921。5分 上賽季積分 142分 賽車信息 MP4-19 尺寸 總重 600kg(包括車手和攝象機) 引擎 Mercedes-Benz F0110M V10 馬力 920bhp 排量 2997cc 檔位 賽車資料/組圖 點擊此處查看 車隊簡介   成立于1963年的麥克拉倫車隊是由Bruce McLaren所創立的。F1賽車中的麥克拉倫制造的賽車,首次參賽是在1966年的摩納哥大獎賽。Bruce McLaren在1970年6月2日一次試車中,不幸意外身亡。  在F1賽站中,麥克拉倫車隊第一次的大獎賽獲勝是在1968年的比利時大獎賽上。由Bruce McLaren駕駛的M7賽車所奪得。1974年麥克拉倫車隊贏得了第一次世界冠軍,這是在Teddy Mayer的帶領下,也是車隊第一次與Marlboro合作。這次麥克拉倫與Marlboro合作的成功,為雙方奠定了以后連續達22年合作的基礎。1976年麥克拉倫車隊的車手James Hunt以一分險勝Niki Lauda奪得世界冠軍。 現在的麥克拉倫車隊是在1980年9月,由麥克拉倫車隊與Project Four公司合并而成的。Project Four是一家英國公司,老板就是麥克拉倫車隊現在的車隊經理丹尼斯。 當時的丹尼斯為車隊帶來了新的設計師和專業理念,1981年車隊就推出了第一部碳纖維單體結構的F1賽車——MP4。1982年TAG("Techniques D'Avant Garde")集團入股車隊成為股東之一。1983年車隊開發出一臺新的渦輪引擎,這臺新開發的引擎使得麥克拉倫在80年代中期稱霸F1賽壇,車隊靠新開發的引擎曾贏得過三次世界冠軍。這三次的冠軍時間是在1984年由Lauda贏得冠軍,1985年及1986年的冠軍則是由Prost贏得。 1985年開始,TAG集團成為麥克拉倫的主要股東。在1988年麥克拉倫開始與Honda合作,雙方合作期間,車隊在F1賽場上創造出了許多優異的成績,當時塞納和普羅斯特這兩位車手的黃金搭檔組合,使車隊在全年16場大獎賽的比賽中,共贏得了15場大獎賽的勝利,該年度的車手總冠軍是由塞納獲得。第二年麥克拉倫所用的HONDA-V10引擎也使車隊在年度16站大獎賽的比賽中,贏得了10場大獎賽的勝利,這次年度車手總冠軍是由普羅斯特所贏得。然而一山難容二虎,普羅斯特和塞納的同門鬩墻讓車隊產生了分裂,于是普羅斯特在第二年就退出了麥克拉倫車隊,改投為法拉利車隊效力。  1990年和1991年麥克拉倫車隊的表現陷入了低潮,車隊成績的不理想,因此失去了與HONDA繼續合作的機會。1995年車隊開始與Mercedes合作,盡管賽季開始時雙方的合作并不愉快,但是車隊的實力得以重塑。在1998年和1999年的兩個賽季,車隊車手米卡?哈基寧連續拿下了年度冠軍之后,麥克拉倫才重新回到一流車隊的行列當中。2000年賽季開始,面對霸主紅色烈馬法拉利車隊的強悍實力以及重整旗鼓的威廉姆斯車隊的挑戰,麥克拉倫陷入了三方相互間的纏戰之中。2001年賽季之后,世界冠軍車手米卡· 哈基寧正式退役,車隊就由芬蘭小將萊科寧與庫爾哈德搭檔上陣。在2002年賽季,車隊年度成績排名第三位。2003年賽季,麥克拉倫車手陣容不變,還是庫爾哈德與萊科寧,車隊年度排名依舊保持在第三位,年度車隊的總得分是142分。麥克拉倫車隊擁有空氣動力大師Adrian Newey及頂尖的運作團隊,是霸主法拉利車隊最擔心的頭號競爭對手。2004年賽季,麥克拉倫車手陣容還是車隊的老臣子庫爾哈德與萊科寧搭檔。

熱心網友

每個公司的F1賽車是不同的啊,每個車隊的名字就代表了他們公司的牌子.

熱心網友

不一樣

熱心網友

各家都不一樣

熱心網友

格蘭披治一級方程式(Grand Prix Formula One 簡稱:F1)大獎賽是目前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費用最昂貴、技術最高的比賽,它是賽車運動中等級最高的一種。  所謂“方程式”賽車是按照國際汽車運動聯合會(FISA)規定標準制造的賽車。這些標準對“方程式”賽車的車長、車寬、車重、發動機的功率、排量、是否用增壓器以及輪胎的尺寸等技術參數都作了嚴格的規定。  F1大賽的統籌工作,均由FISA安排。他們負責制訂車賽的規則,擬定比賽時間表和選擇賽車的場地等。  FISA要求F1賽車采用排量為3L、12缸以下、不加增壓器的自然吸氣式發動機。F1賽車的底盤采用碳化纖維為制造,重量很輕,很堅固。車賽的底盤很低,最小離地間隙僅有50-70毫米。與普通的汽車相比,F1賽車有許多獨特的地方,它的車身細而長,車身高度很低,寬大的車輪極為顯眼,而且是完全暴露的,即所謂“開式車輪”。  每輛F1賽車都是世界著名汽車廠家的精心杰作。一輛這種賽車的價值超過七百萬美元,甚至不亞于一架小型飛機的價值。F1汽車大賽,不僅是賽車手勇氣、駕駛技術和智慧的競爭,在其背后還進行著各大汽車公司之間科學技術的競爭。福特汽車公司就形象地把汽車大賽比作“高科技奧運會”。在汽車大賽中推出的新型賽車,從設計到制造都凝聚著眾多研制者的心血,并代表著一家公司乃至一個國家的高科技最新水平。汽車大賽還是各國科技人才素質的較量。據悉,德國約有2000多名專業人才直接從事賽車的設計、制造和研究工作、美國約有1萬人;而日本則最多,估計近2萬人左右。  所有參加F1大賽的車手,都是經過千挑萬選的世界車壇的精英。每一位車手在躋身F1大賽前,都必須經過多個級次的選拔,例如小型車賽、三級方程式(F3)車賽等等,堪稱過五關、斬六將,而要成為世界冠軍,更非易事。他必須身經百戰,集賽車技術、天賦及斗志于一身。  根據FISA的有關規定,每年,全世界能有資格駕駛世界F1賽車的車手不超過100名。所有駕駛F1賽車的選手,都必須持有FISA簽發的“超級駕駛執照”;每年只有少數的優秀車手有資格參加決賽。  F1大賽每年都要選擇地理條件迥然不同的16個賽場。他們有的現在高原上,那里空氣稀薄,用以考驗車手的身體素質非;有的則是街道串成的賽道,那里路面相對狹窄曲折,車手弄不好就會撞車;有的賽車場就顯得路面寬闊,但也有上下坡考驗車手的技術;還有的賽車場建在樹木蔥郁的森林中,那里跑道起伏大,車手很難控制賽車。由于賽車經常出現意外,FISA要求所有主辦國的賽車場必須有足夠的草地緩沖區。各賽場的救護人員也必須分布在全場的每一個角落,爭取在出事的一剎那,跑進現場,進行搶救。 每一賽車都需在車賽前三天進行試車,然后根據試車圈速排列起跑位次。通常在試車的時候,共有28-30輛賽車參加計時,但最終只取前26輛賽車參加比賽。正式比賽開始,各車手按排位從相繼不遠的起跑位置出發。進入前6名可得分。第一名是10分,第二名是6分,第三到第六分別是4到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