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淺議上市公司誠信建設 證券時報 加強上市公司的誠信建設,對于推動我國經濟穩定、持續發展并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國際競爭與合作都具有深遠的意義。誠實守信是市場經濟不可缺少的經濟道德觀,也是一個企業、一個經營者最寶貴的無形資產。本文根據現實情況,指出了上市公司在誠信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其表現形式,同時分析了問題的成因和負面影響,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議。(高手經驗談:明天哪三類股票將暴漲?) □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濟南卡車股份有限公司 我國的證券市場發展時間較短,眾多上市公司改制不徹底,歷史遺留問題較多。上市公司中不講誠信的現象嚴重,虛構財務數據、信息披露不真實、關聯交易黑幕、違規擔保、配合莊家操縱股市等行為時有發生,致使廣大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損失慘重,談股色變,也令股票市場投機氣氛濃厚,極大地挫傷了廣大投資者的積極性,給我國證券市場帶來相當大的負面影響。(剖析主流資金真實目的,發現最佳獲利機會!) 不講誠信的表現形式 1、部分上市公司資產盈利性差,根本不具備上市資格 我國建立證券市場的初衷主要是為國有企業改革搭建一個融資平臺,這使得國有企業頻頻受到政策傾斜和特殊照顧,使證券市場成為部分國有企業脫貧解困的重要途徑。各級地方政府在國企改革中,普遍存在“丑女先嫁”和“打包上市”的情況,致使一部分國企改制上市后出現“一年盈、二年平、三年虧”的怪現象。另一方面,信息的不對稱性,使投資者在證券市場上很難甄別信息的真假,有時根據公開信息難以作出正確的投資決策,“觸雷”和虧損也在所難免。 2、融資數量、資金投向隨意性較大 我國建立證券市場的目的之一是通過引入資金形成多元化的利益主體,從而推動國有企業一元化產權的改革,進而形成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由于在企業改制的過程中很多企業是一轟而上,且形式重于內容,相當一部分上市公司仍未徹底改變過去計劃經濟時期的管理體制。公司進行融資時,不是按照公司實際情況經科學決策后確定一個合理的籌資規模,而是一味盲目地擴大融資金額,最終導致資金的閑置浪費。此外,上市公司隨意變更資金投向的問題也比較突出。據不完全統計,僅在2002年,上市公司隨意變更資金投向的比例就超過20%。 3、大股東及其他關聯方資金占用現象較普遍 關聯方占款大多體現在上市公司的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及預付賬款科目下,并且占用手段隱蔽,且金額巨大。從現實看,一些上市公司改制得不徹底,加上存在“一股獨大”和國有股、法人股不能流通的現象,所以在上市公司沒有樹立起真正“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科學管理理念前,很難避免資金被關聯方占用。上市公司大多為國家控股,其關聯方也是國有企業,無論從制度、管理上,還是從管理者意識、具體運作中,都認為國家占用國家的錢是無可非議的。 4、上市公司擔保現象普遍存在,違規擔保問題尤為突出 目前我國證券市場上近50%的上市公司涉及擔保事宜,披露的擔保總金額超過千億元,其中擔保金額特別大的上市公司就有幾十家。上市公司上對公司大股東、下對控股子公司的擔保,使上市公司面臨著這樣或那樣的財務風險。有擔保問題的大部分上市公司的業績都出現了大幅下滑。上市公司互保現象更是令人關注,并成為上市公司擔保的新趨勢,彼此之間形成一個連環套,一損俱損,給我國的股票市場埋下了巨大的隱患。 5、關聯方交易問題較多 2000年12月,財政部頒布了國家統一的新《企業會計制度》,并決定從2001年1月1日起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圍內執行,其中對“關聯方交易”進一步作了明確的界定。關聯方是指“在企業財務和經營決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間接控制另一方或對另一方施加重大影響,視為關聯方;如兩方或多方受同一方控制,也視為關聯方”(國有控股公司不可一概而論)。關聯方交易則是指“在關聯方發生轉移資源或義務的事項,而不論是否收取價款”。作為一種普通的交易方式,關聯方交易本無貶義,但由于上市公司及其關聯方在交易中,為達到某種目的經常違規操作,通常借助關聯方交易手段來轉移公司資產與利潤,于是關聯方交易成為黑幕交易的“代名詞”。據粗略統計,大部分上市公司與其控股大股東之間都存在產品、半成品、原材料甚至資產等買賣交易行為。正因為關聯方與上市公司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其交易事項就難以控制,也特別容易出問題。 6、信息披露滯后,且其中泡沫較多 信息披露是指上市公司主動、及時地將直接或間接影響到投資者利益及其決策的重要信息以公開報告的形式提供給投資者(包括潛在投資者)。持續進行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起碼應負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上市公司能否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地披露公司重大信息是判斷其誠信狀況的最重要標準,而個別上市公司則利用市場規則的漏洞或財務會計手段來處理信息,使大量虛假信息充斥其中。有的上市公司對已經發布的信息進行更改或補充;有的上市公司發布的信息對一些重要的問題比如銀行貸款擔保、關聯方交易、公司盈利狀況等避重就輕,一筆帶過;有的上市公司故意推遲重要信息公布日期,以爭取到對自己有利的時機。較之“無中生有”的虛增利潤現象,有的上市公司則反其道而行之,故意隱瞞利潤,如某能源公司,從2003年底起調整壞賬計提比例,賬齡1年以內由1%調至10%,5年以上的更調高至70%,這種大幅度調低利潤的做法同樣值得關注。 誠信建設的意義 證券市場是市場經濟中最具活力的一部分,也是我國進行優化資源配置的重要組成部分。股份公司則是現代企業最重要的組織形式之一,而誠信又是股份公司的基石。加強上市公司的誠信建設,對于推動我國經濟穩定持續發展并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國際競爭與合作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1、減少經濟運行成本,發揮股票市場的功能和作用 證券價格是證券市場所有投資者對可能獲得信息的綜合反應,而價格則是市場資源配置的內在機制,所以高效的證券市場會準確迅速地將市場內資源導向效益最好的上市公司。反之,市場內資源因無法判定上市公司的效益好壞而持觀望態勢或干脆撤資,造成效益好的上市公司融資困難,有投資需求的資金會閑置浪費,結果使上市公司和投資者都不經濟。即使投資者在廣泛收集信息并再三權衡后決定資金投向,但由于附加了信息成本,也不經濟,證券市場的功能也因此被削弱。 2、樹立科學的管理理念,建立一支現代化的企業家隊伍 從嚴格意義上講,目前許多上市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都不能稱之為企業家,稱之為上市公司負責人比較貼切。受過去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他們自身具有的經濟理論、文化素養、管理理念及創新意識等與國外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一些著名企業家相比,差距較大。在上市公司所有者缺位和內部人控制下的國有股“一股獨大”的情況下,企業家在我國是一種典型的稀缺資源。上市公司誠信建設的過程,也就是企業家形成的過程。通過企業的誠信建設促進企業家成長,從而建立一支真正意義上的現代企業家隊伍,以服務于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 3、加強誠信建設,重拾投資者對證券市場的信心 由于中國股市信息披露的嚴重不對稱,致使廣大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根本無法準確掌握上市公司的生產經營狀況及財務狀況。相當一部分投資者持不健康的投機心態,在市場博弈中深受假信息之害,對股市失去信心,或者撤資離場。守市的投資者則繼續在股市中“賭”。 通過加強企業的誠信建設,可以凈化證券市場中的行為主體,淘汰一批劣質公司,為社會投資者篩選出更具成長價值的投資客體,重拾投資者對證券市場的信心,也有利于使他們逐漸形成科學的投資理念,推動我國證券市場健康發展。 4、加強誠信建設,有利于進一步完善證券監管機制 上市公司搞好誠信建設的過程,就是證券監管出效果的過程。上市公司做好了誠信建設,證券監管的困難就克服了一大半。證券監管機構應把企業誠信建設作為自己工作的重心,從制度上支持公司加強誠信建設。我們可以發現并解決過去存在的許多問題,通過反思來修正完善證券管理機制。監管的主體———中國證監會應該明確自己是監管的主體,應當樹立更高的社會威信;監管目標則從服務于國企改革轉變為維護市場穩定、有序、高效和保護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上來,同時在保證法律約束的前提下,重視行業自律和制度建設,以建立有效的綜合監督機制。 5、加強誠信建設,是公司實現自身長遠發展的先決條件 少部分上市公司不講誠信,屢次傷害廣大投資者,致使投資者對所有上市公司失去信心,而不管上市公司資產的優劣。上市公司為給自己營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必須首先講求誠信。誠實守信是市場經濟不可或缺的經濟道德觀,也是一個企業、一個經營者最寶貴的無形資產。在整個社會日益講求品質、講求服務的今天,誠信企業必將因此而獲得良好的效益,否則只能逐漸為社會所淘汰。 加強誠信建設的建議 1、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盡快建立真正的現代企業制度 我們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理順產權關系,調整產權結構,采用多元化、多角化、集團化經營模式,培養一支高素質的企業家隊伍,堅持以人為本,樹立起對股東負責的管理理念,爭取盡快建立起“產權明晰、權責分明、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 2、健全法制法規,加大監管力度和執法力度 中國證監會應排除一切干擾,采用法律、法規和證券行業自律公約等手段對證券市場主體的一切行為進行監管,以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和維護市場的穩定高效運轉,堅決制止“丑女先嫁”這種不誠信的現象及其他一切違紀行為。對于上市公司的違規違法行為,要加大民事賠償和刑事處罰的力度,而不是簡單的行政處罰了事。 3、培養和建立一批具有社會公信力的評估機構 在政府有時也缺乏足夠社會公信力的情況下,我國證券市場上缺乏像穆迪公司、標準普爾那樣具有高度權威的評估機構。我國應該重點培養幾個超強資信的評估機構,并帶動建立一大批具有高度誠信的資信評估機構,引導并聯合他們共同對證券市場進行管理,給證券監管再添一雙“火眼金睛”。 4、建立舉報和投訴點,加強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 有關部門尤其是中國證監會要出臺一系列相關措施,鼓勵任何機構和個人對證券市場上的不規范行為進行舉報或投訴,尤其要加強社會輿論的監督,逐步在全社會形成一個完善的監督體系。 。
熱心網友
嚴懲證監會、上市公司的高管及大股東,注意罰款的話不要總是公司出錢,那樣還不是在罰全體股東啊,誰違規就罰誰,落實到個人。
熱心網友
證券時報 加強上市公司的誠信建設,對于推動我國經濟穩定、持續發展并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國際競爭與合作都具有深遠的意義。誠實守信是市場經濟不可缺少的經濟道德觀,也是一個企業、一個經營者最寶貴的無形資產。本文根據現實情況,指出了上市公司在誠信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其表現形式,同時分析了問題的成因和負面影響,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議。(高手經驗談:明天哪三類股票將暴漲?)□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濟南卡車股份有限公司我國的證券市場發展時間較短,眾多上市公司改制不徹底,歷史遺留問題較多。上市公司中不講誠信的現象嚴重,虛構財務數據、信息披露不真實、關聯交易黑幕、違規擔保、配合莊家操縱股市等行為時有發生,致使廣大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損失慘重,談股色變,也令股票市場投機氣氛濃厚,極大地挫傷了廣大投資者的積極性,給我國證券市場帶來相當大的負面影響。(剖析主流資金真實目的,發現最佳獲利機會!)不講誠信的表現形式1、部分上市公司資產盈利性差,根本不具備上市資格我國建立證券市場的初衷主要是為國有企業改革搭建一個融資平臺,這使得國有企業頻頻受到政策傾斜和特殊照顧,使證券市場成為部分國有企業脫貧解困的重要途徑。各級地方政府在國企改革中,普遍存在“丑女先嫁”和“打包上市”的情況,致使一部分國企改制上市后出現“一年盈、二年平、三年虧”的怪現象。另一方面,信息的不對稱性,使投資者在證券市場上很難甄別信息的真假,有時根據公開信息難以作出正確的投資決策,“觸雷”和虧損也在所難免。2、融資數量、資金投向隨意性較大我國建立證券市場的目的之一是通過引入資金形成多元化的利益主體,從而推動國有企業一元化產權的改革,進而形成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由于在企業改制的過程中很多企業是一轟而上,且形式重于內容,相當一部分上市公司仍未徹底改變過去計劃經濟時期的管理體制。公司進行融資時,不是按照公司實際情況經科學決策后確定一個合理的籌資規模,而是一味盲目地擴大融資金額,最終導致資金的閑置浪費。此外,上市公司隨意變更資金投向的問題也比較突出。據不完全統計,僅在2002年,上市公司隨意變更資金投向的比例就超過20%。3、大股東及其他關聯方資金占用現象較普遍關聯方占款大多體現在上市公司的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及預付賬款科目下,并且占用手段隱蔽,且金額巨大。從現實看,一些上市公司改制得不徹底,加上存在“一股獨大”和國有股、法人股不能流通的現象,所以在上市公司沒有樹立起真正“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科學管理理念前,很難避免資金被關聯方占用。上市公司大多為國家控股,其關聯方也是國有企業,無論從制度、管理上,還是從管理者意識、具體運作中,都認為國家占用國家的錢是無可非議的。4、上市公司擔保現象普遍存在,違規擔保問題尤為突出目前我國證券市場上近50%的上市公司涉及擔保事宜,披露的擔保總金額超過千億元,其中擔保金額特別大的上市公司就有幾十家。上市公司上對公司大股東、下對控股子公司的擔保,使上市公司面臨著這樣或那樣的財務風險。有擔保問題的大部分上市公司的業績都出現了大幅下滑。上市公司互保現象更是令人關注,并成為上市公司擔保的新趨勢,彼此之間形成一個連環套,一損俱損,給我國的股票市場埋下了巨大的隱患。5、關聯方交易問題較多2000年12月,財政部頒布了國家統一的新《企業會計制度》,并決定從2001年1月1日起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圍內執行,其中對“關聯方交易”進一步作了明確的界定。關聯方是指“在企業財務和經營決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間接控制另一方或對另一方施加重大影響,視為關聯方;如兩方或多方受同一方控制,也視為關聯方”(國有控股公司不可一概而論)。關聯方交易則是指“在關聯方發生轉移資源或義務的事項,而不論是否收取價款”。作為一種普通的交易方式,關聯方交易本無貶義,但由于上市公司及其關聯方在交易中,為達到某種目的經常違規操作,通常借助關聯方交易手段來轉移公司資產與利潤,于是關聯方交易成為黑幕交易的“代名詞”。據粗略統計,大部分上市公司與其控股大股東之間都存在產品、半成品、原材料甚至資產等買賣交易行為。正因為關聯方與上市公司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其交易事項就難以控制,也特別容易出問題。6、信息披露滯后,且其中泡沫較多信息披露是指上市公司主動、及時地將直接或間接影響到投資者利益及其決策的重要信息以公開報告的形式提供給投資者(包括潛在投資者)。持續進行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起碼應負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上市公司能否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地披露公司重大信息是判斷其誠信狀況的最重要標準,而個別上市公司則利用市場規則的漏洞或財務會計手段來處理信息,使大量虛假信息充斥其中。有的上市公司對已經發布的信息進行更改或補充;有的上市公司發布的信息對一些重要的問題比如銀行貸款擔保、關聯方交易、公司盈利狀況等避重就輕,一筆帶過;有的上市公司故意推遲重要信息公布日期,以爭取到對自己有利的時機。較之“無中生有”的虛增利潤現象,有的上市公司則反其道而行之,故意隱瞞利潤,如某能源公司,從2003年底起調整壞賬計提比例,賬齡1年以內由1%調至10%,5年以上的更調高至70%,這種大幅度調低利潤的做法同樣值得關注。誠信建設的意義證券市場是市場經濟中最具活力的一部分,也是我國進行優化資源配置的重要組成部分。股份公司則是現代企業最重要的組織形式之一,而誠信又是股份公司的基石。加強上市公司的誠信建設,對于推動我國經濟穩定持續發展并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國際競爭與合作都具有深遠的意義。1、減少經濟運行成本,發揮股票市場的功能和作用證券價格是證券市場所有投資者對可能獲得信息的綜合反應,而價格則是市場資源配置的內在機制,所以高效的證券市場會準確迅速地將市場內資源導向效益最好的上市公司。反之,市場內資源因無法判定上市公司的效益好壞而持觀望態勢或干脆撤資,造成效益好的上市公司融資困難,有投資需求的資金會閑置浪費,結果使上市公司和投資者都不經濟。即使投資者在廣泛收集信息并再三權衡后決定資金投向,但由于附加了信息成本,也不經濟,證券市場的功能也因此被削弱。2、樹立科學的管理理念,建立一支現代化的企業家隊伍從嚴格意義上講,目前許多上市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都不能稱之為企業家,稱之為上市公司負責人比較貼切。受過去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他們自身具有的經濟理論、文化素養、管理理念及創新意識等與國外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一些著名企業家相比,差距較大。在上市公司所有者缺位和內部人控制下的國有股“一股獨大”的情況下,企業家在我國是一種典型的稀缺資源。上市公司誠信建設的過程,也就是企業家形成的過程。通過企業的誠信建設促進企業家成長,從而建立一支真正意義上的現代企業家隊伍,以服務于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3、加強誠信建設,重拾投資者對證券市場的信心由于中國股市信息披露的嚴重不對稱,致使廣大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根本無法準確掌握上市公司的生產經營狀況及財務狀況。相當一部分投資者持不健康的投機心態,在市場博弈中深受假信息之害,對股市失去信心,或者撤資離場。守市的投資者則繼續在股市中“賭”。通過加強企業的誠信建設,可以凈化證券市場中的行為主體,淘汰一批劣質公司,為社會投資者篩選出更具成長價值的投資客體,重拾投資者對證券市場的信心,也有利于使他們逐漸形成科學的投資理念,推動我國證券市場健康發展。4、加強誠信建設,有利于進一步完善證券監管機制上市公司搞好誠信建設的過程,就是證券監管出效果的過程。上市公司做好了誠信建設,證券監管的困難就克服了一大半。證券監管機構應把企業誠信建設作為自己工作的重心,從制度上支持公司加強誠信建設。我們可以發現并解決過去存在的許多問題,通過反思來修正完善證券管理機制。監管的主體———中國證監會應該明確自己是監管的主體,應當樹立更高的社會威信;監管目標則從服務于國企改革轉變為維護市場穩定、有序、高效和保護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上來,同時在保證法律約束的前提下,重視行業自律和制度建設,以建立有效的綜合監督機制。5、加強誠信建設,是公司實現自身長遠發展的先決條件少部分上市公司不講誠信,屢次傷害廣大投資者,致使投資者對所有上市公司失去信心,而不管上市公司資產的優劣。上市公司為給自己營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必須首先講求誠信。誠實守信是市場經濟不可或缺的經濟道德觀,也是一個企業、一個經營者最寶貴的無形資產。在整個社會日益講求品質、講求服務的今天,誠信企業必將因此而獲得良好的效益,否則只能逐漸為社會所淘汰。加強誠信建設的建議1、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盡快建立真正的現代企業制度我們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理順產權關系,調整產權結構,采用多元化、多角化、集團化經營模式,培養一支高素質的企業家隊伍,堅持以人為本,樹立起對股東負責的管理理念,爭取盡快建立起“產權明晰、權責分明、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2、健全法制法規,加大監管力度和執法力度中國證監會應排除一切干擾,采用法律、法規和證券行業自律公約等手段對證券市場主體的一切行為進行監管,以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和維護市場的穩定高效運轉,堅決制止“丑女先嫁”這種不誠信的現象及其他一切違紀行為。對于上市公司的違規違法行為,要加大民事賠償和刑事處罰的力度,而不是簡單的行政處罰了事。3、培養和建立一批具有社會公信力的評估機構在政府有時也缺乏足夠社會公信力的情況下,我國證券市場上缺乏像穆迪公司、標準普爾那樣具有高度權威的評估機構。我國應該重點培養幾個超強資信的評估機構,并帶動建立一大批具有高度誠信的資信評估機構,引導并聯合他們共同對證券市場進行管理,給證券監管再添一雙“火眼金睛”。4、建立舉報和投訴點,加強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有關部門尤其是中國證監會要出臺一系列相關措施,鼓勵任何機構和個人對證券市場上的不規范行為進行舉報或投訴,尤其要加強社會輿論的監督,逐步在全社會形成一個完善的監督體系。。
熱心網友
嚴懲證監會、上市公司的高管及大股東,注意罰款的話不要總是公司出錢,那樣還不是在罰全體股東啊,誰違規就罰誰,落實到個人
熱心網友
嚴懲證監會、上市公司的高管及大股東,注意罰款的話不要總是公司出錢,那樣還不是在罰全體股東啊,誰違規就罰誰,落實到個人
熱心網友
淺議上市公司誠信建設 證券時報 加強上市公司的誠信建設,對于推動我國經濟穩定、持續發展并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國際競爭與合作都具有深遠的意義。誠實守信是市場經濟不可缺少的經濟道德觀,也是一個企業、一個經營者最寶貴的無形資產。本文根據現實情況,指出了上市公司在誠信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其表現形式,同時分析了問題的成因和負面影響,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議。(高手經驗談:明天哪三類股票將暴漲?)□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濟南卡車股份有限公司我國的證券市場發展時間較短,眾多上市公司改制不徹底,歷史遺留問題較多。上市公司中不講誠信的現象嚴重,虛構財務數據、信息披露不真實、關聯交易黑幕、違規擔保、配合莊家操縱股市等行為時有發生,致使廣大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損失慘重,談股色變,也令股票市場投機氣氛濃厚,極大地挫傷了廣大投資者的積極性,給我國證券市場帶來相當大的負面影響。(剖析主流資金真實目的,發現最佳獲利機會!)不講誠信的表現形式1、部分上市公司資產盈利性差,根本不具備上市資格我國建立證券市場的初衷主要是為國有企業改革搭建一個融資平臺,這使得國有企業頻頻受到政策傾斜和特殊照顧,使證券市場成為部分國有企業脫貧解困的重要途徑。各級地方政府在國企改革中,普遍存在“丑女先嫁”和“打包上市”的情況,致使一部分國企改制上市后出現“一年盈、二年平、三年虧”的怪現象。另一方面,信息的不對稱性,使投資者在證券市場上很難甄別信息的真假,有時根據公開信息難以作出正確的投資決策,“觸雷”和虧損也在所難免。2、融資數量、資金投向隨意性較大我國建立證券市場的目的之一是通過引入資金形成多元化的利益主體,從而推動國有企業一元化產權的改革,進而形成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由于在企業改制的過程中很多企業是一轟而上,且形式重于內容,相當一部分上市公司仍未徹底改變過去計劃經濟時期的管理體制。公司進行融資時,不是按照公司實際情況經科學決策后確定一個合理的籌資規模,而是一味盲目地擴大融資金額,最終導致資金的閑置浪費。此外,上市公司隨意變更資金投向的問題也比較突出。據不完全統計,僅在2002年,上市公司隨意變更資金投向的比例就超過20%。3、大股東及其他關聯方資金占用現象較普遍關聯方占款大多體現在上市公司的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及預付賬款科目下,并且占用手段隱蔽,且金額巨大。從現實看,一些上市公司改制得不徹底,加上存在“一股獨大”和國有股、法人股不能流通的現象,所以在上市公司沒有樹立起真正“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科學管理理念前,很難避免資金被關聯方占用。上市公司大多為國家控股,其關聯方也是國有企業,無論從制度、管理上,還是從管理者意識、具體運作中,都認為國家占用國家的錢是無可非議的。4、上市公司擔保現象普遍存在,違規擔保問題尤為突出目前我國證券市場上近50%的上市公司涉及擔保事宜,披露的擔保總金額超過千億元,其中擔保金額特別大的上市公司就有幾十家。上市公司上對公司大股東、下對控股子公司的擔保,使上市公司面臨著這樣或那樣的財務風險。有擔保問題的大部分上市公司的業績都出現了大幅下滑。上市公司互保現象更是令人關注,并成為上市公司擔保的新趨勢,彼此之間形成一個連環套,一損俱損,給我國的股票市場埋下了巨大的隱患。5、關聯方交易問題較多2000年12月,財政部頒布了國家統一的新《企業會計制度》,并決定從2001年1月1日起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圍內執行,其中對“關聯方交易”進一步作了明確的界定。關聯方是指“在企業財務和經營決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間接控制另一方或對另一方施加重大影響,視為關聯方;如兩方或多方受同一方控制,也視為關聯方”(國有控股公司不可一概而論)。關聯方交易則是指“在關聯方發生轉移資源或義務的事項,而不論是否收取價款”。作為一種普通的交易方式,關聯方交易本無貶義,但由于上市公司及其關聯方在交易中,為達到某種目的經常違規操作,通常借助關聯方交易手段來轉移公司資產與利潤,于是關聯方交易成為黑幕交易的“代名詞”。據粗略統計,大部分上市公司與其控股大股東之間都存在產品、半成品、原材料甚至資產等買賣交易行為。正因為關聯方與上市公司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其交易事項就難以控制,也特別容易出問題。6、信息披露滯后,且其中泡沫較多信息披露是指上市公司主動、及時地將直接或間接影響到投資者利益及其決策的重要信息以公開報告的形式提供給投資者(包括潛在投資者)。持續進行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起碼應負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上市公司能否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地披露公司重大信息是判斷其誠信狀況的最重要標準,而個別上市公司則利用市場規則的漏洞或財務會計手段來處理信息,使大量虛假信息充斥其中。有的上市公司對已經發布的信息進行更改或補充;有的上市公司發布的信息對一些重要的問題比如銀行貸款擔保、關聯方交易、公司盈利狀況等避重就輕,一筆帶過;有的上市公司故意推遲重要信息公布日期,以爭取到對自己有利的時機。較之“無中生有”的虛增利潤現象,有的上市公司則反其道而行之,故意隱瞞利潤,如某能源公司,從2003年底起調整壞賬計提比例,賬齡1年以內由1%調至10%,5年以上的更調高至70%,這種大幅度調低利潤的做法同樣值得關注。誠信建設的意義證券市場是市場經濟中最具活力的一部分,也是我國進行優化資源配置的重要組成部分。股份公司則是現代企業最重要的組織形式之一,而誠信又是股份公司的基石。加強上市公司的誠信建設,對于推動我國經濟穩定持續發展并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國際競爭與合作都具有深遠的意義。1、減少經濟運行成本,發揮股票市場的功能和作用證券價格是證券市場所有投資者對可能獲得信息的綜合反應,而價格則是市場資源配置的內在機制,所以高效的證券市場會準確迅速地將市場內資源導向效益最好的上市公司。反之,市場內資源因無法判定上市公司的效益好壞而持觀望態勢或干脆撤資,造成效益好的上市公司融資困難,有投資需求的資金會閑置浪費,結果使上市公司和投資者都不經濟。即使投資者在廣泛收集信息并再三權衡后決定資金投向,但由于附加了信息成本,也不經濟,證券市場的功能也因此被削弱。2、樹立科學的管理理念,建立一支現代化的企業家隊伍從嚴格意義上講,目前許多上市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都不能稱之為企業家,稱之為上市公司負責人比較貼切。受過去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他們自身具有的經濟理論、文化素養、管理理念及創新意識等與國外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一些著名企業家相比,差距較大。在上市公司所有者缺位和內部人控制下的國有股“一股獨大”的情況下,企業家在我國是一種典型的稀缺資源。上市公司誠信建設的過程,也就是企業家形成的過程。通過企業的誠信建設促進企業家成長,從而建立一支真正意義上的現代企業家隊伍,以服務于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3、加強誠信建設,重拾投資者對證券市場的信心由于中國股市信息披露的嚴重不對稱,致使廣大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根本無法準確掌握上市公司的生產經營狀況及財務狀況。相當一部分投資者持不健康的投機心態,在市場博弈中深受假信息之害,對股市失去信心,或者撤資離場。守市的投資者則繼續在股市中“賭”。通過加強企業的誠信建設,可以凈化證券市場中的行為主體,淘汰一批劣質公司,為社會投資者篩選出更具成長價值的投資客體,重拾投資者對證券市場的信心,也有利于使他們逐漸形成科學的投資理念,推動我國證券市場健康發展。4、加強誠信建設,有利于進一步完善證券監管機制上市公司搞好誠信建設的過程,就是證券監管出效果的過程。上市公司做好了誠信建設,證券監管的困難就克服了一大半。證券監管機構應把企業誠信建設作為自己工作的重心,從制度上支持公司加強誠信建設。我們可以發現并解決過去存在的許多問題,通過反思來修正完善證券管理機制。監管的主體———中國證監會應該明確自己是監管的主體,應當樹立更高的社會威信;監管目標則從服務于國企改革轉變為維護市場穩定、有序、高效和保護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上來,同時在保證法律約束的前提下,重視行業自律和制度建設,以建立有效的綜合監督機制。5、加強誠信建設,是公司實現自身長遠發展的先決條件少部分上市公司不講誠信,屢次傷害廣大投資者,致使投資者對所有上市公司失去信心,而不管上市公司資產的優劣。上市公司為給自己營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必須首先講求誠信。誠實守信是市場經濟不可或缺的經濟道德觀,也是一個企業、一個經營者最寶貴的無形資產。在整個社會日益講求品質、講求服務的今天,誠信企業必將因此而獲得良好的效益,否則只能逐漸為社會所淘汰。加強誠信建設的建議1、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盡快建立真正的現代企業制度我們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理順產權關系,調整產權結構,采用多元化、多角化、集團化經營模式,培養一支高素質的企業家隊伍,堅持以人為本,樹立起對股東負責的管理理念,爭取盡快建立起“產權明晰、權責分明、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2、健全法制法規,加大監管力度和執法力度中國證監會應排除一切干擾,采用法律、法規和證券行業自律公約等手段對證券市場主體的一切行為進行監管,以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和維護市場的穩定高效運轉,堅決制止“丑女先嫁”這種不誠信的現象及其他一切違紀行為。對于上市公司的違規違法行為,要加大民事賠償和刑事處罰的力度,而不是簡單的行政處罰了事。3、培養和建立一批具有社會公信力的評估機構在政府有時也缺乏足夠社會公信力的情況下,我國證券市場上缺乏像穆迪公司、標準普爾那樣具有高度權威的評估機構。我國應該重點培養幾個超強資信的評估機構,并帶動建立一大批具有高度誠信的資信評估機構,引導并聯合他們共同對證券市場進行管理,給證券監管再添一雙“火眼金睛”。4、建立舉報和投訴點,加強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有關部門尤其是中國證監會要出臺一系列相關措施,鼓勵任何機構和個人對證券市場上的不規范行為進行舉報或投訴,尤其要加強社會輿論的監督,逐步在全社會形成一個完善的監督體系。。
熱心網友
嚴懲證監會、上市公司的高管及大股東,注意罰款的話不要總是公司出錢,那樣還不是在罰全體股東啊,誰違規就罰誰,落實到個人。
熱心網友
嚴懲證監會、上市公司的高管及大股東,注意罰款的話不要總是公司出錢,那樣還不是在罰全體股東啊,誰違規就罰誰,落實到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