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臭豆腐制成(一)原料及配方:黃豆5kg、辣椒油250g、茶油1kg、麻油150g、醬油500g 鹵水15kg、粗鹽100g 、熟石膏300g生產工藝:(1)制豆腐 將黃豆用水泡發,泡好后用清水洗凈,換入清水20~25kg,用石磨磨成稀糊,再加入與稀糊同樣多的溫水拌勻,裝入布袋內,用力把漿汁擠出,再在豆渣內對入沸水拌勻后再擠,如此連續豆渣不沾手,豆漿已擠完時,撇去泡沫,將漿汁入鍋用大火燒開,倒入缸內,加進石膏汁,邊加邊用木棍攪動,約攪15~20轉后,可滴上少許水,如與漿混合,表示石膏汁不夠,須再加進一些石膏汁再攪。如所滴入的水沒有同漿混合,約過20min后即成為豆腐腦。將豆腐腦舀入木盒內,蓋上木板,壓上重石塊,壓去水分,即成豆腐。(2)油炸臭豆腐 將青礬放入桶內,倒入沸水用棍子攪開,放入豆腐浸泡2h左右,撈出豆腐冷卻。然后將豆腐放入鹵水內浸泡,春、秋季約需3~5個h,夏季約浸泡2h左右,冬季約需6~10個h,泡好后取出,用冷開水略洗,瀝干水分,再將茶油全部倒入鍋內燒紅,放入豆腐用小火炸約5min,一待焦黃,即撈出放入盤內,用筷子在豆腐中間鉆一個洞,將辣椒油、醬油、麻油倒在一起調勻,放在豆腐洞里即成。(3)鹵水制法 以用豆豉2。5kg為標準計算,須加清水15kg燒開,過濾后,在汁水內加堿1500g浸泡半個月左右,每天攪動1次,發酵后即成鹵水。臭豆腐制成(二)原料:豆腐、15cm×15cm的濕棉布(最好是白色)若干、稻草若干、紙箱一個制作:1、把買回來的豆腐切成6cm×6cm×2cm的小塊,每塊都斜放在中間濕布包緊(不用捆)。2、稻草去掉葉子和稻穗,只留下稻桿,洗干凈,剪成20公分長的段洗凈晾干備用。3、將用布包好的豆腐一片一片整齊堆在木板上(可放在菜板上),最高可重疊三層或四層,底面積盡量大些,然后用另一塊木板或石板壓在上面,這時用大鍋加水放在上層木板或石板上(用巨石代替也是不錯的選擇,反正一個字,壓在上面的東西就是要“重”!),這樣壓著24小時內不要管它,這個過程是通過重力把豆腐里面的水全部給擠出來,而且讓它結構更加緊湊。因為整個過程會有水滲出來,所以最好放在水池里做這個工作,當然,這一天你的水池就不能用了。我是放在方形的盆里做的,這樣就不會因為有水滲出來把地板弄臟了。4、一天以后再去檢查這些豆腐,你會發現它們被擠得扁扁的緊緊的,整整齊齊的。好了,現在可以把紙箱找出來,底下先密密實實地鋪上一層1cm厚的稻桿,然后把用布裹好的豆腐一層一層放在上面,放完以后上面再鋪上一層厚厚的稻桿。然后放在潮濕陰涼的地方,每天去檢查一遍,一般3天左右就可以聞到誘人的臭豆腐香味了,你檢查一下有沒有長毛或者表面拉絲,如果有,就算做好了,記住,標準是有臭豆腐的香味和長毛、拉絲。
熱心網友
原料:豆腐材料:15cm×15cm的濕棉布(最好是白色)若干、稻草若干、紙箱一個制作: 1、把買回來的豆腐切成6cm×6cm×2cm的小塊,每塊都斜放在中間用濕布包緊(不用捆)。 2、稻草去掉葉子和稻穗,只留下稻桿,洗干凈,剪成20公分長的段洗凈晾干備用。 3、將用布包好的豆腐一片一片整齊堆在木板上(可放在菜板上),最高可重疊三層或四層,底面積盡量大些,然后用另一塊木板或石板壓在上面,這時用大鍋加水放在上層木板或石板上(用巨石代替也是不錯的選擇,反正一個字,壓在上面的東西就是要“重”!),這樣壓著24小時內不要管它,這個過程是通過重力把豆腐里面的水全部給擠出來,而且讓它結構更加緊湊。因為整個過程會有水滲出來,所以最好放在水池里做這個工作,當然,這一天你的水池就不能用了。我是放在方形的盆里做的,這樣就不會因為有水滲出來把地板弄臟了。 4、一天以后再去檢查這些豆腐,你會發現它們被擠得扁扁的緊緊的,整整齊齊的。好了,現在可以把紙箱找出來,底下先密密實實地鋪上一層1cm厚的稻桿,然后把用布裹好的豆腐一層一層放在上面,放完以后上面再鋪上一層厚厚的稻桿。然后放在潮濕陰涼的地方,每天去檢查一遍,一般3天左右就可以聞到誘人的臭豆腐香味了,你檢查一下有沒有長毛或者表面拉絲,如果有,就算做好了,記住,標準是有臭豆腐的香味和長毛、拉絲。 5、至于怎么吃好吃,我覺得用油煎好比用油炸要好吃,如果再有一些椒鹽就會更美味了。不過一定要煎透,要保護好你的肚子,還有就是做好的臭豆腐要趕緊吃,不能放,否則會有意想不到的事發生。當然你也可以把剩下的臭豆腐剝去棉布放進冰箱冷凍層保存,要吃的時候解凍就可以,我們家最長的保存記錄是1年半,一般來說,風味不會改變,但是口感不如新做的。棉布用完可以洗干凈晾干收藏起來下次繼續使用。。
熱心網友
王致和臭豆腐王致和臭豆腐是清康熙年間出世的,至今已有近300年歷史,是北京特殊風味中的名品,臭中有奇香是它的特色。制作方法 1。選料考究:過去所用黃豆均精選自北京效區所產和伏豆。磨豆腐用的水也是取自甜水井中。2。把含水分較少的豆腐切成長、寬各3。3厘米、厚1厘米的方塊。3。將豆腐塊分層排列,入屜發酵,溫度在20℃時,需經5天左右時間,即可全部長白而帶綠的菌毛。4。取出將菌毛去掉,裝在罐內,一層豆腐撒一層鹽。過7天倒罐,改為放一層豆腐,撒一層五香料,最后灌入豆腐漿,將罐封好。2個月后取出,即是臭豆腐了。5。貯存:應置于密閉的容器中。如浸入臭豆腐湯汁,存放在陰涼干燥處,可保存1年。食用方法 臭豆腐作為一種佐餐的小菜,宜在春、秋和冬季食用,加入些香油、花椒油、辣椒油等調味品,味道更佳。以往,吃玉米面貼餅子或窩窩頭,配上臭豆腐,曾是老北京市民的傳統“快餐”。如今,城鄉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許多人對臭豆腐仍然是津津樂道,間而食之為快。質量標準 1。感官指標:規格:按生產術語區別為:“門丁”(5厘米見方)、“頂華”(4。5厘米)、“伏丁”(4厘米),還有每塊二三厘米的,最小的只有手指甲蓋大。現在北京市場上出售的,只有一個長、寬各4。5厘米、厚1。5厘米的品種。色澤:呈豆青色,表面一致。組織:毛茸密實,方塊完整。味道:聞有臭味,吃有香味,但無惡味,咸變適口。2。理化指標:蛋白質含量不低于11%,可溶性無鹽固形物80%以上,氨基酸態氮0。7%以上,鹽分12%,酸度1。3%以下,不可檢出致病菌。我上傳的《食品加工技術》還有很多。
熱心網友
將豆腐置于常溫下自然發酵,但表面有粘液時,將豆腐切為厚5CM,大小隨意的快狀,加鹽和香辛料腌制5小時左右,然后將其從中剖一口,加入作料,下油炸透,撒上花椒粉就可以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