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北京市常住人口正逼近1500萬 前天,市統計局發布的最新人口統計報告顯示,本市的常住人口已經從1949年的420。1萬人增長到去年的1492。7萬人。這意味著,平均每年都有近20萬人涌入北京,55年間本市的常住人口增長了2。6倍。市統計局人口和就業處負責人介紹,北京常住人口規模的變化,體現出速度快、波動大、各年代之間人口增長數量差異較大的鮮明特點。從總體上看,20世紀60年代以前人口增長幅度大,60年代以后增長幅度漸小;20世紀90年代以前,常住人口增長以自然增長和戶籍遷移增長為主,90年代以后,外來人口增長逐漸成為北京市常住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據了解,90年代北京平均每年增加的戶籍遷移人口約6萬人,2001年以來達到13萬人左右。 雖然目前人口增長速度較為穩定,但由于人口基數越來越大,人口增長的絕對量不容忽視。以1949年常住人口為基數,北京市常住人口增長1倍的時間是在1975年,時間間隔為26年;增長2倍的時間是在1995年,時間間隔縮短為20年;增長3倍的時間預計在2010年左右,時間間隔只有15年。巨大的人口壓力使北京市水資源和土地資源的使用更加緊張,交通擁堵嚴重,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因此,如何尊重市場規律,依靠市場需求而非行政手段控制人口規模,尤其是控制外來人口增長和戶籍遷移人口增長,是急需研究的課題。本市常住人口發展的五個階段 1950年至1960年———人口高速增長階段。11年間全市常住人口增加319。5萬人,平均每年增加29萬人,1960年達到739。6萬人。 1961年至1970年———人口增長波動階段。這一階段本市人口增長最為緩慢。10年間,平均每年增加4。5萬人,1970年全市常住人口為784。3萬人。1971年至1978年———人口增長回升階段。隨著鼓勵少生優生和限制多胎生育政策的出臺,本市人口自然增長率明顯下降。1978年全市常住人口為871。5萬人。1979年至1990年———人口平穩增長階段。1990年,全市常住人口達到1086萬人。 1991年至2004年———外來人口大量增加階段。到2004年全市常住人口達到1492。7萬人,在全市增加的人口中,外來人口占到63%。 。
熱心網友
北京人口1千1百多萬,流動人口4百多萬,市區人口3百多萬
熱心網友
具體多少我也沒數過,但就覺得現在在公司上班,北京人沒幾個似的。弄的北京人成老鄉了都。
熱心網友
戶籍人口1500萬加上流動人口,北京市人口保有量在1800萬
熱心網友
北京市常住人口正逼近15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