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計的原理?

熱心網友

首先的前提是密度計是漂浮于被測液體的,根據漂浮的性質則有:F浮=G密度計因為 G密度計=m密度計*g(m=密度*V)=密度計密度(定值[密度計的材料一定])*g*V又因為 F浮=液體密度*g*V排所以 密度計密度(定值)*g*V=液體密度*g*V排化簡得: V排=密度計密度(定值)*V/液體密度其中 密度計密度(材料不會改變)、密度計的體積(V)均為定值所以 當被測液體密度變大時,V排 就會變小,就能夠測出密度來。這也是為什么密度計下面的刻度大,上面的刻度小的原因。

熱心網友

測量液體的密度計是一個兩端封閉的圓柱狀的玻璃管,下端裝有鉛粒,刻度附在玻璃管的內壁。密度計使用時,將裝有鉛粒的一端向下放入液體中,密度計就會豎直浮在液體中,液面所在的刻度值就是液體的密度。該密度計的原理是浮力和重力平衡的原理,即阿基米德定律。設密度計的重量為G,橫截面積為S,浸入液體中的深度為h,被測液體的密度為ρ,平衡時有:ρgSh=G即ρ=[G/(gS)]/h說明被測液體的密度ρ跟密度計浸入液體中的深度為h成反比,據此設計刻度,就可以制成密度計。

熱心網友

密度計的重量是不變的,在不同的液體中排開液體的體積是不同的,密度計的重力=浮力=液體密度*g*v排。所以我們可以根據排開的液體的體積知道液體的密度。

熱心網友

物體所受的壓強的不同而判斷的

熱心網友

漂浮是物體的浮力等于物體的重力

熱心網友

浮力跟重力相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