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一周歲了,有什么好辦法斷奶

熱心網友

首先,斷奶應是一個逐漸的過程。若按時為寶寶添加輔食,在寶寶半歲左右,就應該能吃相當數量的食品,此時母親應把喂奶的次數減到只在早、晚各一次。其次,要根據天氣變化和寶寶身體狀況選擇合適的斷奶時機。斷奶最好在秋涼時節,不要在最炎熱的夏季。夏季天氣炎熱,寶寶本來就容易發生胃腸功能紊亂,此時斷奶更可能加重這種情況,搞得不好還會生病。第三,斷奶期間一定要注意營養的均衡。小兒生長發育很快,對營養需求量也大,如果不注意喂養方法而突然斷奶,小兒不習慣,若再存在營養攝入不足,就很容易引起營養不良以及消化功能紊亂。應逐漸減少母乳喂量,同時培養小兒用勺和小碗吃食物,并注意所吃食物的種類和軟硬程度。注意了以上問題,寶寶就一定能順利、安全地度過斷奶期

熱心網友

我的寶寶是在1歲斷奶的,立即斷奶,先一天還吃奶,第二天就不讓他吃了,寶寶還好,什么東西都吃,只要不見到我就不鬧,吃飽了玩的就很高興,現在讓他吃,他也不吃,嘴放在上面哈哈大笑。我覺得你和他隔開幾天,把奶水回了,他就不吃了。回奶可以向外擠幾次,奶水就不再長了,停幾天就回了,沒有水了。

熱心網友

母乳喂養寶寶,自從6個月添加了輔食后一天比一天長得好,越來越健康可愛,媽媽想:寶寶快1歲了,已經能吃很多東西了,可以給寶寶斷奶了吧?    斷奶的正確意思是說寶寶中斷吃媽媽的奶了,但還是要一直吃牛奶的,人的一輩子離不開牛奶。所以,斷奶嚴格地說是給寶寶斷母乳,斷媽媽的奶。斷奶對媽媽和寶寶來講不該是難關,而是一個自然的過程。    什么時候開始斷奶    有關斷奶的時間一直有不同的說法:我國的專家建議從10個月開始可以斷奶;美國兒童醫學協會的建議是母乳至少喂到一歲,直到母子雙方都感到可以斷奶的時候;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是母乳喂養應持續到至少兩周歲(這主要是針對一些發展中國家營養匱乏的孩子)。    同許多育兒問題一樣,書上說的理論不一致,專家的建議不一致,周圍人的看法和期望也不一致。所以,媽媽要學會自己判斷,根據自己和寶寶的實際情況作出決定。選擇斷奶的最佳時機,應該對媽媽寶寶乃至全家最合適才好。如果寶寶吃母乳不影響輔食添加,媽媽的乳汁充足,自己也愿意喂寶寶,母乳持續喂到兩歲也沒有問題。    ●一般來講,全母乳喂養的寶寶在12個月左右可以斷奶了,這時的寶寶營養、健康狀況良好,能吃多種固體食物,每天喝一定量的牛奶,而且對母乳的需求和依賴已經不大,對母乳以外的食品到是挺有興趣。而媽媽的飯量、體重、腰圍等身體狀況、工作生活也都逐步恢復了原樣,母乳分泌得越來越少,所以這時斷母乳,既不早,也不晚。    ●斷奶沒有季節限制。過去在民間,看皇歷選擇斷奶時間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隨著社會的進步,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存在根據季節選擇斷奶的說法。有人認為應當避開夏季斷奶,理由是夏天食物容易腐敗變質,容易影響寶寶的消化吸收。但是如果注意食品衛生(如選擇新鮮的食品,吃剩的食品倒掉),加上現在有冰箱保鮮,應當也可以避免這類問題的發生。    ●斷奶前的準備。斷奶應該是一個自然的過程,需要媽媽早幾個月就作好充分的準備,從4-6個月開始給寶寶正確地添加輔食,從流質、半流質到固體食物,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由一種開始逐步擴大原則,使寶寶逐步適應多種食物,學會咀嚼、吞咽,學會使用奶瓶、杯子、小勺吃奶和各種食物,這些都是在為斷奶作準備。    給寶寶斷母乳,還有一個心理斷奶的過程。寶寶喜歡吃媽媽的奶,不僅是因為母乳營養豐富,適合自己的口味,還因為在媽媽懷抱里吮吸乳汁,是一件既舒服又安全的享受,可以得到生理、心理的雙重滿足。因此,任何簡單、粗暴的斷奶方法,都會讓寶寶不悅,引起身體和心理上的不適應,致使寶寶因斷奶不當,造成喂養困難、營養不良、情緒不佳等后遺癥。吃慣母乳的寶寶,不僅只是把它作為食物充饑,而且對母乳有種特殊的感情,因為它給寶寶帶來信任和安全感,所以斷奶不是說斷就能斷掉的,更不可采用倉促及生硬的方法。如讓寶寶突然和媽媽分開,或是一下子停乳,以及在媽媽的乳頭上涂抹苦、辣等東西嚇唬寶寶,這樣做只會使寶寶的情緒陷入一團糟,因缺乏安全感而大哭大鬧,不愿進食,引起脾胃功能紊亂,導致食欲差、面黃肌瘦、夜臥不安,從而影響生長發育,使抗病能力下降。  在斷奶的過程中,媽媽既要使寶寶逐步適應飲食的改變,又要采取果斷的態度,不要因寶寶一時哭鬧就下不了決心,從而拖延斷奶時間。也不可突然斷一次或幾天未斷成,又突然斷一次,接二連三地給寶寶不良情緒的刺激。這樣做對寶寶的心理健康有害,容易造成情緒不穩,夜驚、拒食,甚至為日后患心理疾病留下隱患。  斷奶期間,媽媽還要對寶寶格外關心和照料,并花費一些時間來陪伴他,撫慰寶寶的不安情緒。。

熱心網友

乳頭上抹一些寶寶不喜歡的,如辣椒油\黃連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