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這個月已經十個月了,先前給她買了很多玩具,可現在都玩煩了,現在不知道該給她玩什么好了,是不是該玩積木了呢,希望大家能夠解答.
熱心網友
10個月的嬰兒正是蹣跚學步的時候,非常好動,可在房間里四處游覽。嬰兒手的動作更加靈活,運動能力增強,也能進行簡單的模仿。這時他們雖然想和別的孩子玩,但還沒有在一起玩的能力,這時需要用玩具和游戲來幫助他發展,來增 全身和四肢的活動。父母應該多和他一起游戲玩耍,你可為孩子挑選以下幾種類型的一些玩具:1、易抓的小球、能發出響聲的玩具、像小型汽車那樣可拖拉的玩具、玩具電話,小木琴,小鼓,金屬鍋和金屬盤、當擠壓時可以吱吱叫的橡皮玩具及不易撕壞的布質的書。2、動物玩具、各種大小、顏色和質地的球、大的底部較重但可推倒的充氣玩具,如可搖擺著發出聲音的充氣小丑、可拉著走同時發出音樂或模擬聲響的玩具、一些互相撞擊可以發出聲音的玩具、大的洋娃娃和芭比娃娃、填充的動物玩具、可推可拉的玩具,如小型汽車、耐久的塑料杯和塑料碗、漏斗和量勺。3、發展視覺、聽覺和觸覺的玩具:選擇色彩鮮艷的臉譜、各種五顏六色的塑料玩具、鏡子、圖片、小動物、能發出悅耳動聽的聲音的小搖鈴、撥浪鼓、八音盒、風鈴、有不同手感不同質地的玩具如:絨毛娃娃、絲織品做的小玩具、床頭玩具、海灘玩的球等。4、造型比較簡單,數量少,體積大一點的積木,容易拼搭的積木。 5、選購一些嬰兒容易動手的玩具,如一些成套的類似餐具的各種小物件之類的玩具,讓嬰兒能將那些小物件放入小容器,如小筐、小盒等,然后再把它們取出來。或提供有蓋子的小盒,小瓶等,讓嬰兒打開或蓋上蓋子。6、選購一些套塔套碗等套疊玩具,讓嬰兒將其拆開,再套上去,不一定要求按大小次序套好。還可讓嬰兒練習將套環套在自己手臂上,然后取下等動作。 。
熱心網友
撥浪鼓,這樣有聲響的玩具,這么大的寶寶是很喜歡。但是小鼓都有一個手柄,寶寶這時都在長牙,什么都愛往嘴里放,我很擔心寶寶把手柄放到嘴里,怕不小心傷到,你也要注意。 因此,選擇時最好是比寶寶嘴巴大一點的,沒有什么棱角的玩具,這個不會傷到寶寶。
熱心網友
我個人認為,給孩子買玩具不要買得過早,玩具要買得少而精,給孩子玩玩具時,不要拿太多給孩子,給孩子選一件比較適合他玩的,給他的選擇太多,他無所適從,畢竟孩子還太小,不知道哪一樣玩具最適合自己。其次,我覺得可以利用生活用品給寶寶作玩具,這樣的玩具,寶寶很樂意接受,比如小紙盒,他的小手拿著正好合適,又可以鍛煉他的精細動作,可以在盒子里放一個小東西,可以搖得響,象這樣的玩具,你只要留意生活細節,很容易就被發現,不必給孩子增加太多玩具的。你可以試試。
熱心網友
十個月小寶寶的游戲和玩具 給媽媽的提示 ○媽媽是最安全的避風港 寶寶學會爬行,就會常常主動離開媽媽的懷抱,帶著旺盛的好奇心到處活動;遇到挫折,他仍會回到媽媽的身邊。母親就像是寶寶的避風港,發生任何使他害怕和不安的事,只要回到媽媽身邊就能讓他安心。媽媽對尋求慰藉的寶寶置之不理,或不耐煩,“不要一點小事就哭!”而把他推開,這樣反而會使孩子因為缺乏安全感而緊緊纏住媽媽不放。相反,孩子充滿好奇和自信地四處探索,媽媽卻左一句“危險”,右一句“不可以”。過度的保護,會使寶寶失去探索的欲望。 ○自我意識開始萌芽 現在,寶寶變得愛發脾氣了,動不動就搖頭、甩手、叫嚷嚷。其實,這正是寶寶的“自我”意識開始萌芽。寶寶有主意了,可是,他還不會用語言來表達,而且,腳不會走路,手不能靈活地運用,挫折多,心兒煩,脾氣就大了。媽媽要理解寶寶。寶寶想自己吃飯,就讓他拿著調羹自己吃,趁他張嘴,你送上一口飯菜;寶寶打定主意自己穿衣,就讓他自己穿,趁他不注意,悄悄幫他提一提褲腿和袖管。尊重孩子的意志,是鼓勵孩子走向獨立的第一步。 游戲內容 ○在哪里?(認識人體器官,強化自我意識) 準備物:寶寶心愛的娃娃。 1。讓寶寶看著娃娃,媽媽問,“娃娃的眼睛在哪里?”“娃娃的嘴巴在哪里?”然后,拿著寶寶的小手分別指點娃娃的眼睛或者嘴巴; 2。用同樣的提問和動作來問寶寶自己的眼睛和嘴巴。 ○模仿學樣(模仿成人生活,學習交往,發展良好的情感) 準備物:寶寶熟悉的日常用品。 1。選擇寶寶情緒愉快的時刻,和媽媽相對而坐; 2。媽媽開心地做拍手、搖頭、噘嘴、插腰、做怪臉等動作,邊說邊動,讓寶寶開心地模仿; 3。媽媽拿梳子假裝梳頭,同時說“梳頭啦”;此外,還可以做刷牙、洗臉、給娃娃把尿洗澡穿衣等模仿游戲。 要點:如果寶寶能跟著大人模仿,一定要表揚他。平時,可用同樣的方法讓寶寶模仿“再見”、“謝謝”等基本禮儀。 ○好玩的大紙盒(全身動作訓練、建立空間概念、學習自己玩) 準備物:比較結實的、底淺、面積稍大的紙板箱一只,玩具數個。 1。紙盒里的玩具讓寶寶隨意地拿進取出,他很喜歡這樣玩;開始可能需要媽媽示范給寶寶看; 2。當寶寶把大紙盒里的玩具拿出來時,你可逗引寶寶爬進紙盒里,“這是寶寶的家”,讓他坐一坐,扶著站一站; 3。當寶寶把玩具裝進大紙盒里時,你可教寶寶推動大紙盒,“嘀嘀嘀,大卡車開來了,送貨來啦!” 要點: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綜合訓練游戲,寶寶非常喜歡。等寶寶懂得玩法后,可鼓勵他單獨玩。注意環境安全。 ○小瓶蓋在哪里?(發展語言和記憶力) 準備物:小瓶蓋或者其他大人能一手握住的玩意兒。 1。寶寶和媽媽對面坐; 2。先當著寶寶的面把小瓶蓋藏在媽媽的手里,讓寶寶找; 3。逐漸增加難度,把小玩意兒藏在身后、毛巾下等等。 要點:寶寶雖不會說,但能聽懂一些話了。現在需要給寶寶多多練習“聽的同時看大人的動作”,以幫助寶寶理解語詞。這個游戲一定要邊玩邊說,用手勢和動作來輔助你的語意,“給我”,“給寶寶”,“放到里面”,“拿出來”等等。 ○拉著媽媽站起來(伸曲膝蓋,學習控制腳底腳跟的重心和力量) 1。寶寶坐,媽媽抓著他的雙手,輕輕幫助他站起來; 2。一站一坐,反復練習;“寶寶站起來嘍,好能干”;“寶寶坐下去啦,真厲害!” 要點:a)媽媽使的力由大倒小,逐步發動寶寶自己的力量和主動控制意識;b)經常玩這個游戲可以鍛煉腳跟和腰部的肌肉力量,練習將身體重心移到腳底,有助于孩子學習走路。 提示:請繼續上個月的游戲,讓寶寶多運動,多看圖,多聽大人說話。 十個月的玩具 1。布娃娃——具有母親般的溫柔。是寶寶心靈的慰藉,有了它就安心多了。此時開始,寶寶特別喜歡擁抱布娃娃、毛毯或大毛巾。這種柔軟的觸感是其他東西難以替代的。甚至連出門、睡覺都要抱著,悲哀、寂寞、生氣時,把它貼在臉上或聞它的味道還能使寶寶的情緒穩定。如果父母漠視孩子這種慰藉要求,從她的手中奪走布娃娃,可能會使寶寶養成咬指甲或玩性器官的不良習慣,同時還是個纏人的孩子。布娃娃可由寶寶自己挑。寶寶當作慰藉的娃娃,大都是她自己從身邊眾多的娃娃中挑選的出來,因此,不妨多放一些布娃娃。 2。拉繩玩具——誘導爬行及步行,拉過來真有趣。 拉繩玩具是指一端系著繩子的玩具,嘎嘎鴨、拖拉小火車都是寶寶喜歡的適齡玩具。家庭可以自制。一開始,可由媽媽在前面慢慢拉,誘導寶寶爬過來追逐玩具。媽媽千萬別拉得太快,寶寶老是抓不到會失去玩的興趣。以后,可以讓寶寶握住繩子向前爬行,當他爬了幾步回頭看見玩具也緊跟著他時,會興奮不已。以后,當他學習走路時,有玩具熱熱鬧鬧跟著他,寶寶會走得更起勁。此玩具的目的是培養孩子的爬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讓寶寶享受游戲的樂趣。 3。小喇叭——練習吹,口腔多做吹氣的動作,可增進說話的能力。“吹”的動作對寶寶說話發音有幫助。這個時期,大多數寶寶已經開口學說話了。我們應該進一步訓練寶寶的說話能力。日常生活中寶寶有機會經常練習張、閉、吸、吞、咀嚼等口舌運動,而很少有“吹”的動作。因此,能訓練“吹”這個動作的就是吹喇叭了。當寶寶第一次拿到喇叭,不知道如何去吹,媽媽可對著寶寶的臉輕輕吹氣,然后再吹喇叭給寶寶看。 。
熱心網友
積木還太早了點,一般積木是3歲左右孩子玩的。現在可以給他玩:帶聲音的槍、會唱歌的娃娃、塑料拼插玩具、撥浪鼓、玩具樂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