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專家及各位好心網友一個問題,我非常著急和擔憂。我小孩兩歲半,有過敏性鼻炎和腺樣體肥大,容易感冒,睡覺打呼嚕嚴重,張嘴呼吸,晚上睡不好,老醒,睡了起來精神也不好,也吃不好,更長不好,現已得了中耳炎,聽力有點受損,以前說話吐詞很清楚的。現在說話很含糊、帶有鼻音,記憶力和反應也比以前差多了。若不手術,怕長期慢性缺氧,影響智力和生長發育,小醫院說他屬于典型的必須做手術的患兒,可大醫院說最好4歲后手術,但是不做他的病情會發展得怎么樣,我根本不敢想像,而且老是感冒咳嗽,應不應該現在手術呢?非常感謝!
熱心網友
腺樣體是兒童鼻咽頂部一塊淋巴組織,當它發炎時常常腫大,占據了咽部呼吸通道,妨礙耳咽管通氣引流,引起一系列相關癥狀:如鼻堵、鼻涕多,打鼾,傳導性耳聾(分泌性中耳炎)長期張口呼吸伴有小兒上牙排列不齊,患兒身高較同齡兒低、發育遲緩等等。經藥物治療3月以上,上述癥狀仍不緩解者需手術治療。常用手術方法:1。刮除法:傳統方法。一般需全麻(氣管插管 or not),患兒仰臥,放置開口器,經口腔放入一特殊的器械(腺樣體刮匙),術者推動刮匙,平穩地將腺樣體刮下,一般1-3下即可刮凈,然后迅速把一個大棉球放在創面上進行壓迫止血,檢查無出血和殘余腺樣體組織,手術即告結束。2。鼻內窺鏡下吸割法。近年有人采用電動吸割器把腺樣體絞碎吸走,認為術野清晰、安全,但我認為較傳統刮除術吸割器似乎并無明顯優勢。禁忌癥:1。有出血傾向、凝血機制有問題的患兒2。患兒年齡<4歲,體重<12Kg。3。其他全麻禁忌4。鼻竇炎等其他呼吸道炎癥急性期應先應用抗生素控制炎癥,盡可能在炎癥消退后施術。術后護理及注意事項:術后安靜側臥,避免哭鬧,應密切注意患兒有無頻繁吞咽動作、口水是否為紅色,觀察有無術后出血。術后會有咽痛,但均能忍受,無須止痛藥。應使用麻黃素滴鼻有促消腫和止血作用。術后酌情使用抗生素和止血藥。術后2天體溫在38。40C以下,一般屬正常反應,一般無須輸液。堅持刷牙、漱口,保持口腔衛生。不必吃冰激凌等冷食。術后2天可出院,晚期出血和感染很少見。正常情況下,小孩2~10歲是腺樣體肥大時期,6歲時長到最大,10歲以后開始萎縮,到13歲左右就消失了。當上呼吸道感染時,腺樣體可發炎增大。在兒童時期,由于反復的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的原因使腺樣體慢性發炎,就會增生肥大,我們稱它為腺樣體肥大。 腺樣體肥大的主要癥狀是咽部不適,有異物感,常有咳嗽、頭痛、精神不振或記憶力減退等癥狀。增生肥大的腺樣體可壓迫外側的咽鼓管而引起中耳炎,使聽力下降,就像上面說到的那個男孩一樣。若治療不及時,患中耳炎時間太長,雖然切除了腺樣體,聽力也不能恢復正常。腺樣體肥大還可以影響鼻腔的通氣和分泌物的引流,從而產生鼻塞、流鼻涕,嚴重的鼻子完全阻塞,孩子睡眠不安,呼吸不暢,常驚醒或驚叫,夜間陣發性咳嗽。長時間的腺樣體肥大,孩子的鼻子變的扁平、鼻翼發育不好、眼距增寬、張口呼吸、面部表情呆滯,呈現出特殊的"腺樣體面容",這時孩子的身體發育和智力發育都受到很大的影響。因此對腺樣體肥大不能輕視。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當孩子有聽力不好或經常鼻塞、流鼻涕時,要想到可能不僅僅是耳朵或鼻子的病,還要檢查是否有腺樣體肥大。 嚴重打鼾還有可能伴有缺氧情況,而且產生生長發育的異常。有的小孩由于嚴重打鼾,長期張嘴呼吸而導致面容畸形。因此嚴重的打鼾病人建議通過扁桃體、腺樣體切除等手術治療,一般可取得滿意的效果,并且無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