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曾經(jīng)參加過科舉嗎?如果參加過,他考得成績是什么?

熱心網(wǎng)友

李白參加過科舉考試,不過沒有高中罷了!

熱心網(wǎng)友

李白(701—762),字太白,自號青蓮居士,盛唐大詩人。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天水市附近),后其一支謫居中亞碎葉(今前蘇聯(lián)境內(nèi)的托克馬克附近,唐時屬條支都護府統(tǒng)攝),李白即降生于此。神龍初,李白隨父逃歸于蜀,居綿州彰明(今四川省江油縣)。   李白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他的思想比較復雜,兼有儒、道、游俠、縱橫家的成分,而以儒、道為主,甚至把莊子抬高到屈原之上。李白的政治理想是“使寰區(qū)大定,??h清一”(《答孟少府移文書》)。但其避開科舉,而隱逸于世,廣為交游,以便名動京師,待朝請之。其慕姜尚、范蠡、魯仲連、張良、謝安之風,且益加之。期為帝王之師,以建奇功,后便功成身退。其思想為盛唐之產(chǎn)物。龔自珍曾說:“莊、屈實二,不可以并,并之以為心,自白始;儒、仙、俠實三,不可以合,合之以為氣,又自白始也。”(《最錄李白集》)然而,正當其要有所為的時候,開元盛世已經(jīng)過去,朝廷日趨腐化,社會醞釀著新的危機。欲望極奢,而實現(xiàn)的希望卻極涉茫,因此他對自己遭到打擊的感受也加倍地沉重。而每當遇到挫折和不平,他都爆發(fā)出強烈的憤慨,他對現(xiàn)存秩序的大膽批判和否定,往往有排山倒海之勢。然而憤慨之余,又常想用隱居求仙、狂飲頹放來暫時解脫精神的痛苦,可見道家之批判現(xiàn)實與隱逸思想對其影響之深。李白就是這樣在理想與現(xiàn)實、出世與入世的激烈思想斗爭中度過了他的一生。   李白一生經(jīng)歷可分為四個時期。(一)讀書和漫游時期(四十二歲以前)。李白“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同時“十五游神仙”、“十五好劍術”。二十歲以后,他便漫游蜀中,登峨眉、赴青城。這些經(jīng)歷,對李白豪放的性格和詩風的形成有重要影響。開元十四年,李白二十六歲,便“仗劍出國,辭親遠游”,開始一新的漫游和求仕的時期。足跡所及,幾半中國。并先后與元丹丘、孔巢父和道士吳筠等隱居嵩山、徂徠山和郯中。(二)長安三年(四十二至四十五歲)天寶元年,終因吳筠推薦,玄宗下詔征赴長安?!把鎏齑笮Τ鲩T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南陵別兒童入京》)賀知章見其,嘆為“謫仙人”,名動朝野。然玄宗只是用他來點綴太平,故其感到政治理想破滅?!稗頁P九重萬乘主,謔浪赤墀青瑣賢”,其蔑視帝王權(quán)貴的傲然作風,終為人所不容,故其再度出山?!拔遴娉鑫骶保旰擦?,使他認識到了統(tǒng)治訪華團的腐朽和現(xiàn)實政治的黑暗,故開始寫出一些抒發(fā)憤懣,抨擊現(xiàn)實的詩篇。(三)再度漫游(四十五至五十五歲)?!耙怀ゾ﹪?,十載客梁園?!卑壮鼍┲谅澹龆鸥Γ零曛?,逢高適,三人同游梁宋?!白砻咔锕脖唬瑪y手日同行。”(杜甫《與李十二同尋范十隱居》,李杜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其間,“歸來無產(chǎn)業(yè),生事如飄蓬”,其生活十分窘困。且因天寶年間政治的日益黑暗,其心情也十分悲憤:“摧殘檻中虎,羈絏鞲上鷹”,但他相信自己“才力猶可倚,不愧世上英”,所以他揭露現(xiàn)實的作品愈來愈多,反抗精神也愈來愈強,成為他這一時期創(chuàng)作的顯著特色。(四)不幸的是年(五十五歲至卒)。安史亂起,隱于廬山。永王璘起兵,軍過潯陽,辟他為幕府,后因璘而下獄,并被流放夜郎。“平生不下淚,于此泣無窮?!保ā督膭e宋之悌》)途中,遇赦依當涂令李陽冰。李光弼討史朝義,其請纓殺敵。安史之亂期間,李白詩歌和杜甫一樣,被看作愛國精神的體現(xiàn)?! ±畎资莻ゴ蟮睦寺髁x詩人。一生寫詩很多,但“自中原有事,公避地八年,當時著述十喪其九,今所存者皆得之他人”(李陽冰《草堂集序》)。今《李太白集》收其詩九百余首,《全唐詩》編其詩二十五卷。他的計以古體和絕句數(shù)量最多,成績也最大。律詩較少,七律更少。古體詩中,樂會詩就占一百四十九首。這些樂府詩雖多仍樂府舊題,但內(nèi)容卻多即事興慨,有強烈的現(xiàn)實性和政治性,如《戰(zhàn)城南》、《將進酒》、《行路難》、《梁甫吟》等皆是。這些詩和他著名的《古風》五十九首,以及他的七言長篇歌行如《夢游天姥吟留別》、《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等合在一起,構(gòu)成了標志白李詩歌成就的一個重要方面。其中有的抒寫懷抱、有憤慨政治的黑暗,有的表現(xiàn)對動亂時局的憂慮,還有一些關心體貼婦女的作品,而最具特色的是那些慨嘆政治失意的作品,感情奔放,如瀉江河,不辨??,最能窂某他的朽y楹頭綹?。他还蓸阒冩V淶男問獎硐趾釕鈧康母星?,燃嫸送梦r迫恢懔輟貳ⅰ對袈住貳ⅰ對綬椎鄢恰貳ⅰ抖雷賜ど健返齲繞涫瞧呔緣每∫萜鰨尤薟黃齲緋鎏烊唬院屯醪洳⒓萜肭刑憑?。链撯,他的五律倚Q緣悶狹鞫?、古欺x胱場⒉瘓信級?、冰P咭桓?。而丰笁哪想象,大胆的夸张,强翗I(yè)氖闈椋逍碌撓镅雜止鉤閃慫璧畝烙刑厴允境鏊笆?、骚及汉魏六朝诗歌的功力。生戚^曇評鈦舯恫萏眉頡貳⑻品洞誹譜笫耙藕擦盅坷罟履貢貳S小獨釤準罰逋蹣ⅰ?。

熱心網(wǎng)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李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 其先人流寓碎葉(今吉爾吉斯。。。其族叔當涂令李陽冰,后卒于當涂,葬龍山?!缸又恼?,杰力人上。地辟天開,云蒸雨降。播產(chǎn)萬物,瑋麗瑰奇。大巧自然,人力和施 ? 又如長河,浩浩奔放。萬里一瀉,末勢尤壯。大騁闕辭,至于如此。意氣飄然,發(fā)揚儔偉」【宋曾鞏《代人際李白文》】。 中國人幾乎沒人不知道李白的,因為李白是站在盛唐詩壇高峰之巔的為大詩人,在中國詩歌的發(fā)展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胺Q中國詩壇第一人。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隴西成紀(甘肅秦安西北)人,其先祖于隋末戰(zhàn)亂逃至碎葉(今吉而吉斯共和國托克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李白少年時代就「觀奇書」,「游神仙」,「好劍術」,有多方面的才能和興趣,唐中宗神龍元年(705)舉家遷居四川綿州,曾任翰林供奉。因稱「李翰林」。賀之張譽為「天上謫仙人」,后人又稱「李謫仙」。然而唐玄宗只讓李白待詔翰林,作文學侍從之臣,李白的大志無法實現(xiàn)。李白性格傲岸不,也不能忍受「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的生活。三年后李白因遭讒毀,自請還山,離開長安。他只能游山訪仙,痛飲狂歌,以排遣懷才不遇的憂憤。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建立偉業(yè),成為非凡人物的理想。安史之亂爆發(fā)后,李白曾應邀入永王李璘幕府,又以為獲得了建功立業(yè)的機會。,詠出「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的豪邁詩句。永王軍隊為唐肅宗消滅后,李白也受牽連入獄,后來在流放夜郎的途中遇赦。直到六十一歲時,李白還請求從軍入幕,希望能有「一割之用」,卻因病在途中折回,未能如愿,六十二歲時在他的族叔當涂縣(安徽馬鞍山)令的李陽冰家。 李白的詩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詩,充分表現(xiàn)了詩人非凡的抱負,奔放的激情,豪俠的氣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詩歌昂陽奮發(fā)的典型音調(diào)。李白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多次以大鵬自比,「大鵬一日同風起,博搖直上九萬里」《上李邕》。但李白在長安三年失意而歸,使他激昂的政治熱情,再受到現(xiàn)實的沖撞時,便轉(zhuǎn)化為懷才不遇的悲憤狂歌,從胸中噴涌而出﹕「大道如青天, 我獨不得出, 羞逐長安社中兒, 赤雞白狗賭梨栗,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李白還以痛快淋漓的飲酒詩,來排遣懷才不遇的憂愁?!秾⑦M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與這種豪放奔涌,無所掩抑的感情氣勢相適應,李白的詩歌在藝術手法方面的顯著特點是﹕想象神奇,變化無端,結(jié)構(gòu)縱橫跳躍,句式長短錯落,形成了雄奇飄逸的風格。《夢游天姥吟留別》﹕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邱巒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苟敶髩舫跣褋?,幻境消失,又引出了對人生世事的感慨﹕「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這種想落天外的特點,大大發(fā)展了莊子寓言,屈原初次的浪漫精神和表現(xiàn)手法,也融匯了道教的神仙意象,具有令人驚嘆不已的藝術魅力,贏得了一代「詩仙」的贊譽。 李白的詩歌的題材是多種多樣的。他的七言古詩(《蜀道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梁甫吟》等 ); 五言古詩(《古風》59首); 有句漢魏六朝樂府民歌風味的《長干行》,《子夜吳歌》等,七言絕句(《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早發(fā)白帝城》等)都成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經(jīng)享有盛名。他的詩作「集無定卷,家家有之」。為中華詩壇第一人。 。

熱心網(wǎng)友

李白沒有參加過科舉。

熱心網(wǎng)友

李白   李白是唐代詩壇上的一顆巨星,被歷代文人稱為“詩仙”,杜甫的詩句“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就是對李白詩歌高度成就的十分形象的概括。   李白,字太白,于唐武后長安元年(公元7O1年)出生在中亞的碎葉;5歲時,隨父親遷居四川江油縣青蓮鄉(xiāng)。李白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說:“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5歲時,學習劍術。20歲前后,在家鄉(xiāng)的匡山讀書,從友人學習縱橫術。李白勤奮好學,“常橫經(jīng)籍書,制作不倦”。 在 20歲以后,李白游歷了蜀中不少名勝古跡。蜀中雄偉壯麗的山川,培育了李白開闊的襟懷,豪放的性格和對大自然的熱愛。由干受縱橫家和儒家思想影響,李白有著很強的事業(yè)心,希望建功立業(yè);但他受道教和道家思想影響較深,又熱切地向往著求仙學道的隱逸生活。這種矛盾的生活理想,在他身上最后形成二者兼顧的愿望,即“功成,名遂,身退”。   開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李白“駭驥筋力成,意在萬里外。”于是“仗劍去國,辭親遠游”。在途中,他寫了著名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輪秋,影人平羌江水流。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出三峽后,李白首先漫游了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當時正是開元盛世,國家呈現(xiàn)一派欣欣向榮景象,李白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對前途充滿了信心。那時的人,要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為,通常是走科舉考試的道路。此外,還有一條“終南捷徑”,即通過求仙訪道的隱居生活,擴大影響,引起朝廷重視,也可能被召去做官。李白豪放不羈,又抱負很大,自視甚高,不愿走科舉道路,所以選擇了一終南捷徑。 為此,李白在江陵拜訪了著名道士司馬承禎,并寫了一篇《大鵬賦》,用寓言形式記敘這次會晤。此賦通過“激三千以崛起,向九萬而迅征”的大鵬形象,抒寫了他遠大的抱負。   李白在求仙訪道的同時,很注意結(jié)交“豪雄”,即那些能夠抗暴扶弱、仗義舍身的游俠人物。李白自己就“少任俠”,“輕財好施”。他在東游吳越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就散金三十萬,周濟生活困難的人。李白一生寫了許多歌頌俠士的詩,贊美那些在國家危急關頭,勇于舍身赴難而不居功、不貪戀爵祿的豪俠。如《俠客行》贊美侯贏、朱亥“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薄翱v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薄豆棚L》第十首贊美魯仲連“卻秦振英聲,后世仰末照?!辈⒄f“吾亦澹蕩人,拂衣可同調(diào)。”他景慕這些歷史人物,反映了他的性格、抱負和理想。 ”李白在游歷中,很注意向樂府民歌學習,加上閱歷的增長,使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日益提高,寫下了不少著名的詩篇。如《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天開,碧水東流直北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痹偃纭锻麖]山瀑布二首》其二:“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毙蹅邀惖淖鎳酱ň吧?,經(jīng)過詩人別出心裁一番吟詠,更給后人留下了深刻難忘的印象。 李白在學習樂府民歌時,創(chuàng)作了不少樂府詩?!堕L干行》第一首開頭六句是:“妾發(fā)初覆額,折花門前劇(游戲)。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后來“青梅竹馬”和“兩小無猜”,便成了比喻小兒女相親相愛的著名成語。   開元十六年早春,李白來到湖北安陸。在這里,他和曾在唐高宗時做過宰相的許圍師的孫女結(jié)婚,開始了“酒隱安陸,蹉跎十年”的生活。他曾隱居安陸境內(nèi)的壽山和白兆山桃花巖,后又與道士元丹丘一道隱居嵩山?! ¢_元二十四年,他去山東,又和孔巢父、韓準等人隱居祖徐山的竹溪,時人號為“竹溪六逸”。他寫的《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表白自己此時的隱居是“養(yǎng)賢”而非遁世,是在等待時機。文章說,“奮其智能,愿為輔粥,使衰區(qū)大定,海縣清一?!笨梢婋[而不忘政事。 開元二十二年,李白在襄陽,“高冠佩雄劍,長揖韓荊州”。韓荊州即韓朝宗,任荊州大都督府長史,兼判襄州刺史、山南東道采訪處置使。李白《與韓荊州書》是他初見韓時的一封自薦書。文章開頭借用天下談士的話--“生不用封萬戶侯,但愿一識韓荊州”,贊美韓朝宗謙恭下士,識拔人才。接著毛遂自薦,介紹自己的經(jīng)歷、才能和氣節(jié)。文章表現(xiàn)了李白“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夫”的氣概和“日試萬言,倚馬可待”的自負,以及他不卑不亢,“平交王侯”的性格。文章寫得氣勢雄壯,廣為傳誦。 在此期間,李白結(jié)識了比他大12歲的孟浩然。孟浩然以善寫山水田園詩著名,二人一見如故。當他們分手時,李白寫了著名的七言絕句《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開元二十四年,李白移家東魯任城(今山東濟寧),自己則繼續(xù)往來各地,尋找政治出路。天寶元年(公元742年),他又舉家南下,住到安徽南陵去了。不久,李白被朝廷征召去長安,臨行時寫的《南陵別兒童人京》一詩,表達了他躊躇滿志和狂喜的心情:“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在長安,李白結(jié)識了任太子賓客的老詩人賀知章。賀知章對李白的《蜀道難》十分贊賞,“讀未竟,稱嘆者數(shù)四”,認為此詩只有神仙才寫得出來,因而稱李白為“滴仙人”?!妒竦离y》描繪了由秦人蜀途中的山川,一開頭就以“噫呈*,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這種充滿磋嘆的情調(diào)很快抓住了讀者,中間以“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揉欲度愁攀援”等,竭力形容人蜀途中山川的高危險峻,再襯以“悲鳥號古木”、“子規(guī)啼夜月”的凄厲氣氛,以及詩人的反復嗟嘆,把蜀道的高危艱險渲染得十分突出而激蕩人心。 由于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的進一步推薦,李白終于受到玄宗皇帝的親自接見,并以翰林供奉的身份被安置在翰林院。翰林供奉的主要職責是為皇帝草擬文浩詔令之類文件。同時也迎合皇帝的興趣,隨時寫些應景詩文。李白曾利用與玄宗接近的機會,向玄宗申述過自己對國家大事的看法和主張。遺憾的是,這時的玄宗,已不是早年那個勵精圖治,能夠任用賢才的開明君主,而是已經(jīng)變成貪圖享樂,不問政事的人了。他把“朝事付之宰相,邊事付之請將”.深居官中,沉溺聲色。玄宗曾一度受重李白,目的是要他寫詩作詞,供自己享樂。當玄宗覺得李白好言政事,不滿足于當馴服的御用文人時,就疏遠了他。 從李白方面來說,玄宗之所以疏遠他,與他那傲岸性格有關。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說:“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李白這種無視封建秩序的叛逆精神,顯然是統(tǒng)治者所不喜歡的。相傳,玄宗在便殿召見李自時,李白曾讓高力士為他脫靴。高力士是最有權(quán)勢的一個大宦官,為解“脫靴”之恨,他挑撥楊貴妃說,李白《清平調(diào)》詞中的“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二句,“以飛燕指妃子,是賤之甚矣!”使楊貴妃由此深恨李自。他們都是玄宗最寵的人,在玄宗面前進讒言,自然會影響玄宗對李白的看法,何況對他進行中傷的,還有駙馬張*等人。 權(quán)臣貴成的讒毀,玄宗的疏遠,使李白很苦悶,發(fā)出“行路難”的感嘆?! √鞂毴d春,李白知道自己留在長安已不能再有所作為,于是上疏,“懇求歸山”。玄宗沒有挽留他,而是“賜金放還”。 李白在長安實際上只有一年半時間。這期間,他親眼看到朝政的黑暗腐敗,以滿腔憂憤寫下了許多揭露和批判現(xiàn)實的詩篇,如《古風》第十五首,譴責統(tǒng)治階級“珠玉買歌笑,糟糠養(yǎng)賢才”。   天寶三載,李白在東都洛陽認識了比他小11歲的詩人杜甫。杜甫“性豪業(yè)嗜酒,嫉惡懷剛腸。”其抱負是“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迸c李白意氣相投。他們情同手足,“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 和杜甫分別后,李白又在漫游中度過了1O年。這時,他因夫人許氏早已去世,又在廣州梁國(在今河南開封)與相門之女宗氏結(jié)婚,并常住于此,所以他說:“一朝去京國,十載客梁國”。以梁園為中心,李白往南到過越中,往北去過幽州,有不少地方,如金陵等地,則是舊地重游。他的漫游,一是求仙訪道,一是欣賞大自然的美。他說:“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人名山游?!贝送庖彩菍で鬄閲ЯΦ臋C會。他在《梁園吟》中說:“東山高臥時走來,欲濟蒼生應未晚?!?這個時期,朝政更加黑暗,把持朝政大權(quán)的宰相李林甫,大興冤獄,打擊迫害正直賢能的官員。目睹國是日非,李白內(nèi)心的痛苦也與日俱增。但他決不向權(quán)貴屈膝,在著名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一詩中,他寫道:“安能推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表現(xiàn)了他的高尚人格。他還寫了許多揭露和鞭撻黑暗現(xiàn)實的詩篇?!哆h離別》對玄宗寵信李林甫等奸臣,大權(quán)旁落,提出警告:“君失臣兮龍為魚,權(quán)歸臣兮鼠變虎?!薄侗憋L行》批判了安祿山“欲以邊功市寵”而挑起的對奚、契丹等少數(shù)民族的戰(zhàn)爭。   在長期的漫游中,李白和勞動人民有較多接觸,寫了一些反映他們的詩篇?!端尬逅缮较缕垕嫾摇穼Α疤锛仪镒骺啵徟勾汉??!鄙畋硗椤!肚锲指琛返?4首歌頌冶煉工人:“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睂︶劸评项^也充滿感情,{哭宣城善釀紀叟》寫道:“紀英黃泉里,還應釀老春。夜臺無李白,沽酒與何人?” 歌頌祖國大好河山,是李白這個時期詩歌創(chuàng)作的一個主要方面,也取得了新的成就。例如對黃河的描寫,就有不少名句:“西岳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薄包S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出龍門?!薄熬灰婞S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薄丢氉赐ど健芬皇?;“眾鳥高飛盡,孤云獨會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眲t把山寫活了。   天寶十四載,安史之亂爆發(fā)。當時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zhèn)節(jié)度使的胡人安祿山,率所部兵15萬,認范陽(今北京大興)出發(fā).進攻中原。僅30多天,洛陽就陷于亂軍之手。次年正月,安祿山在洛陽稱帝,自號大燕皇帝。六月,京都屏障憧關失守。玄宗倉皇西選,于是京都長安也為亂軍所據(jù)。 安史之亂初,梁園淪陷,李白帶著夫人到江南避難。他寫了許多詩篇,表達他對亂軍的痛恨,對國家和人民命運的擔憂?!豆棚L》第十九首中寫道:“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盡冠纓?!痹娙诉@時渴望報國殺敵,《贈張相鎬》詩云:“撫劍夜吟嘯,雄心日千里。誓欲斬鯨*,澄清洛陽水?!?  天寶十五載,玄宗西逃成都,太子李亨于七月在靈武即帝位,是為肅宗,改年號為至德。永王李*奉玄宗之命,以抗敵為號召,在江陵起兵。次年正月,永王經(jīng)過尋陽,知道李白在廬山隱居,派謀士韋子春三次上山聘請李白參 的幕府。李白的《永王東巡歌》第二首寫道:“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彼詵|晉名臣謝安自比,表示要輔佐永王,平定叛亂。但沒想到,永王與肅宗發(fā)生矛盾,不久,永王即被肅宗的軍隊所消滅。李白也因此獲罪,被捕入獄,流放夜郎(今貴州桐梓縣一帶)。他這時的心情是很沉重的,“夜郎萬里道,西上令人老?!鼻辏ü?59年)二月,在經(jīng)歷15個月的流放,行至巫山時,遇到朝廷大赦,李白才重新獲得自由。他隨即雇船東歸,名作《早發(fā)白帝城》寫道:“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贝嗽姽P調(diào)明朗輕快,反映了李白遇赦獲釋的歡快情緒。   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李白從江夏到豫章(今江西南昌)與夫人重聚。李白在一生的最后幾年中,窮愁潦倒,生活十分凄涼。但他對時局的變化還是始終關心的。上元二年,當東南地區(qū)又告吃緊,朝廷派李光弼出鎮(zhèn)臨淮(今安徽泅縣)時,61歲高齡的李白,仍不肯放棄這最后的報國機會,打算趕往臨淮,參加李光弼的軍隊??上ё叩桨肼肪筒〉沽耍茨苋缭?。第二年,李白在安徽當涂與世長辭。   李白一生政治上不得志,在貧病中死去,但他以杰出的詩歌創(chuàng)作,為自己樹起了一座豐碑。他繼承了屈原和莊子開拓的浪漫主義傳統(tǒng),反對齊梁柔靡詩風,在詩歌革新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他的詩留傳下來的近千首,各體皆備,都有膾炙人口的名篇,尤以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絕句成就最大。其詩氣象宏大,格調(diào)雄渾,感情豪邁,境界開闊,清新自然,余味無窮。李白和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把中國詩歌藝術推向頂峰,給后世留下了寶貴的遺產(chǎn)。正如韓愈所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