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時間:希吉來歷1月10日。  “阿術拉”,阿拉伯語“10”之意。  傳說,這一天發生了以下重大事件:(1)亞當和夏娃,偷吃禁果后,真主在這一天準其懺悔。(2)諾亞方舟,在這一天,終于停在新疆羅布泊南岸的伊循,擺脫了饑餓,故回族有喝豆粥之俗。(3)阿拉伯富豪易卜拉欣,因砸毀偶像而被暴君乃穆魯代投烈火而獲救之日。(4)圣人尤素福和父親葉爾古白團聚之日。(5)圣人穆薩用杖擊水安然渡江之日。(6)大衛蒙真主赦宥之日。(7)蘇來瑪乃王位復得之日。(8)安優布重病痊愈之日。(9)尤努斯出魚腹而獲救之日。(10)耶穌蒙難被解救升天堂之日。 (11)這一天,安拉造人與火獄。  說來也巧,這一天,是穆罕默德的外孫即阿里的次子侯賽因歿于卡爾巴拉圣戰中,因此將阿里視為第一代伊瑪目的新疆什葉派穆斯林尤其重視這一天,并舉行隆重的紀念活動。 阿術拉節是伊斯蘭教用語,指伊斯蘭教歷穆哈蘭月(一月)10日,奉為圣日。   622年即穆罕默德自麥加遷到麥地那以后不久,他仿效猶太教贖罪日之制規定阿術拉為全天齋戒日。后來猶太教與伊斯教之間的關系緊張,穆罕默德便規定以賴麥丹月為齋月,保留阿術拉為自愿齋戒日,遜尼派現在仍是如此。什葉派則以阿術拉節為哀悼阿里之子、穆罕默德之外孫候賽因的重要節日。候賽因于伊斯蘭教歷61年穆哈蘭月10日(680.10.10)死于卡爾巴拉(今伊拉克境內)。該派信徒在這一天表示強烈悲憤,紛紛前往卡爾巴拉謁拜,上演表現候賽因死難的戲劇。

熱心網友

“阿術拉節”---回族人民過罷開齋(希吉來歷10月1日)第1O0天,也就是元月10日,要吃一次用黃米、小米、大麥、小麥以及扁豆、豌豆、黃豆、綠豆等幾十樣豆類加紅棗、核桃煮成的稀飯,這叫阿術拉飯。這風俗是怎么來的呢?傳說,在很早以前,圣人阿里帶兵打仗,打廠三天三夜,人無糧,馬無草,阿里的妻子法圖麥只好把一鍋開水燒得直翻跟頭,怎么辦呢?士兵們都叫嚷起來。為了穩住軍心,法圖麥到路口揀了一衣襟各種各樣的小石頭倒進鍋里,去借糧的人把借來的鋸末也倒進鍋里。忽然出現了奇跡:鍋里有了米味。法圖麥一看,鋸末變成了黃米、白米、小米,各色小石頭變成了各類豆子,做成了滿滿一大鍋香氣撲鼻的稀飯。至今,回民在吃阿術拉飯的時候還要請人、送人,盡情地吃。他們又把這一天叫糧食節、媽媽會,或叫法圖麥節。

熱心網友

阿術拉節 “阿術拉”是阿拉伯語的音譯。意為“第十”,是回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年伊斯蘭教歷正月十日舉行。節日這天,各家各戶要湊集一些糧食,由清真寺熬成雜粥,供眾人吃,并請阿訇誦經、贊圣。有的地區家庭婦女還在該日聚會,捐錢湊糧,熬雜豆粥,請阿訇念經會餐。

熱心網友

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