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畫像 ——詩者皆寂寞母體能夠賦予的靈光已經漸漸微弱 顫栗著的落日的光芒越過樹梢 照耀在青瓦白墻的庭院,萬物蕭寂 熠熠地折射出青銅的光澤 斑駁的重門依次打開,我能看見 一幅紫檀打就的鏡框 雕刻有松枝纏繞瑞獸的花紋 卻被蛛網和歲月的煙塵無情地覆蓋 漆黑的墻角侵吞著它原有的品質 我就莫名地流淚 那是江南晚秋一個普通的日子 落葉成泥,夜露將寒   我曾經少年的臉,那翔于天際的聲音 夢想穿越河流、公路和山谷 一直以來,我被禁止以天鵝的步伐行走 但我自由的身軀,我的語言 所有思想的力量讓我在學會拒絕的同時 也接受了善意的教誨 無論是在如期降臨的黑夜 還是在每一堵墻的轉折 都能感受光的跳躍,溫暖地俯視  歌詠每一次毀滅哀悼每一個誕生 從我生的那天 戲劇已在上演在古老的墻門里吲吲傳唱在朱唇輕啟間慢慢衰老從他人書寫的檔案里誰也看不清自己,行將就木或者被裝裱懸掛都無法使我永生而我只想平凡地生活,在霜季到來之前做一次日常的遠足雍容地走過不留一點痕跡

熱心網友

這首詩寫人生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因現實中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而痛苦,并希望在人生的最后追尋自己的理想。第一段寫現實中我們天賦的靈氣逐漸被磨蝕,歲月如白駒過隙,眨眼間人到暮年。在晚秋季節,回到老屋中看到陳舊的器具、寥落的景況,使人不禁想到自己垂垂老矣,觸景生情,傷感油生。第二段寫年輕氣盛的我們抱有遠大自由的理想,這些理想有如天際傳出的聲音一樣清脆動人。然而現實卻阻礙了我們自由地追求理想,最后我們屈服于現實,但仍在現實的挫折中尋找成長的智慧。第三段寫每一個毀滅都將是現實束縛的結束,而每一個新生都將接受現實的束縛,我們生下來,為了生活做著不屬于自己的事情。多數人都將為了生活而走完平凡勞碌的一生,什么也不會留下。而作者的希望,就是在結束平凡一生的時候,做一次遠足,尋找一下自己。

熱心網友

很喜歡這首詩表達的思想,很好的一首詩。

熱心網友

這首寫的很好!你寫出了你的現實和夢想之間的糾纏,讓你很迷惑,但是,你很有信心來掙開這一切的束縛,不過代價是沉重的,但你相信自己的能力,一定會成功的! 以上是我的"謬論"見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