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只要一方面。
熱心網友
公交車服務好了,車的質量也上去了路全部修正一番,綠化也跟上了
熱心網友
馬路多了樓高了治安好點了不良少年多了
熱心網友
變化太大了.
熱心網友
泉城人喝不上泉城水。
熱心網友
過去濟南很少堵車,現在濟南每天堵車;過去濟南空氣清新,現在濟南塵土飛揚;過去濟南軍車寧停三分、不強一秒,現在濟南軍車目無法紀、四處橫行!
熱心網友
濟南的空氣不太好,環境太臟,修過的路是好走多了,但是好象衛生還是跟不上去
熱心網友
現在修路,還是不錯的,感覺路好走多了.
熱心網友
濟南的城市規劃有問題,該留的沒保留下來,新建的也沒新意
熱心網友
如今的濟南確實不如以前了,從生態環境的角度來講。40年代的濟南自然原始生態保護的還很好,在大明湖附近的老城區,用棍子往地上一插就能涌出泉水來,如今呢,從南部山區通往趵突泉等泉水的地下水脈早已被挖斷。遭遇最慘的就是小清河了,從前的小清河船來船往,非常繁華,如今成了一條臭水溝。濟南的城市靈魂不在泉城廣場,更不在山東大廈,而在芙蓉街,如今的泉城路、芙蓉街被修葺的要多滑稽有多滑稽,慘不忍睹。人口的急速膨脹,城市規模的無限擴大,政府決策者的片面追求政績,城市規劃者的弱智,只能使濟南越來越不像濟南。
熱心網友
以前感覺是治安好,現在是新疆小偷跟著你跑!
熱心網友
濟南市是全國有名的治安良好城市
熱心網友
過去石板馬路上都有泉水流,有小江南的感覺,現在都快沒有水喝了
熱心網友
A
熱心網友
原來是一塊璞玉,現在被糟蹋了
熱心網友
濟南,位于山東省中西部,是山東省的省會,全省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樞紐,總面積8154平方公里,人口540多萬,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副省級中心城市。 濟南地形復雜多樣,南為泰山山地,北靠黃河,地勢南高北低。濟南地處中緯度,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春季干燥少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嚴寒干燥,四季分明。 濟南具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聞名世界的史前文化-龍山文化的發祥地,區域內新有。。。。 區號: 0531 郵編: 250000 面積: 8154平方公里 人口: 人口540多萬 位置: 山東省中西部 地區: 轄市中、歷下、槐蔭、天橋、歷城、長清6個區,平陰、濟陽、商河3個縣和縣級章丘市 市花: 市花:荷花;市樹:柳樹 濟南-濟南歷史 濟南是國務院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因地處古四瀆之一“濟水”(故道為今黃河所據)之南而得名。遠在9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距今4000—4500年前以磨光黑陶為牲的“龍山文化”,便是1928年首次發現于濟南東郊龍山鎮城子崖而被命名。近幾年,又在城子崖發現面積約20萬平方米的大型龍山文化城址。商周時代,濟南為古譚國地。秦朝,濟南地處濟北郡。魏晉南北朝時期,朝代屢屢更替,這一時期,佛教在濟南興盛,以歷城縣柳埠朗公寺為中心,形成山東一帶的佛教盛地。隋朝開皇三年,改濟南郡為齊州,轄歷城等10縣。北宋政和六年,又把齊州升為濟南府。被稱為“文學之國”、“富饒之地”,為全國賦稅最多的地區之一。珍藏于今的北宋“濟南劉家功夫針鋪”商標銅版,為現存中國最早的商標,表明了當時濟南工商業之發達。“濟南二安”——李清照(號易安)、辛棄疾(字幼安)創作了大量的詩詞篇章,分別成為蜚聲中華詞壇的“婉約派”、“豪放派”杰出代表。城市園林湖泉經知州曾鞏等人的整治,更加明媚怡人引得文學大家黃庭堅吟贊“濟南瀟灑似江南”。明初,濟南轄泰安、德州等26縣。洪武九年,山東最高行政機關“承宣布政使司”由青州遷至濟南,至此,濟南成為山東省會。本世紀初,濟南成為膠濟、津浦兩大鐵路干線的交匯點,八方輻輳,商貨轉運便利。解放后,設立濟南特別市。1949年5月復稱濟南。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濟南進入了社會主義新時期。 。
熱心網友
原來是四面荷花三面柳,現在是到處都是擺攤的。
熱心網友
生活水平比以前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