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范圍20-135w.靈敏度90,阻抗4"的音箱,如何選配功放?
熱心網友
功放分甲類和乙類功放,甲類功放的實際輸出功率能保持在40-50W就已經足夠應付市面上的大多數音箱。但它實際消耗的功率可能上千瓦了,由于甲類功放成本巨大,生產制作復雜,售價高昂使之成為音響發燒友的摯愛。 乙類功放在150w上下即可,比較注重的是功能,比如卡拉ok,影院解碼等。 你的音箱靈敏度還可以,阻抗4歐姆,屬于較低的,通常認為對功放的輸出功率要求不大,但是大錯特錯了,低阻抗對功放線路的要求極大,要求功率管和線路都能承受較大的過載,如果你要求高的話: 1.最好去挑選有阻抗切換的功放。 2.設計成4歐姆的功放。 3.功率儲備較大的功放。
熱心網友
你給的技術參數至少說明這個箱子的2個特點,第一,靈敏度比較高,箱子比較好推;第二,阻抗比較低,需功放有比較大的電流輸出能力。標稱功率大的功放未必有大的電流輸出能力,鑒別功放的好壞一多半其實取決于其電流放大能力,而不是電壓放大能力。尤其像駁接4歐姆的箱子,可能其交流阻抗在某些頻段會低至2歐左右,因此這個功放的電流能力應該比較強,許多標稱功率不大但電流輸出能力極強的英國小功放可能比較合適。此外,國產的電子管功放也可考慮為第一選擇隊列。但選擇功放的因素不完全取決于技術參數,你的聆聽愛好也要考慮。比如膽機的聲音比較棉軟,很多人不喜歡,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不喜歡,或者學習過樂器的人不喜歡,那么你就要考慮買輸出電流大的晶體管機器,這樣的機器不是很便宜。
熱心網友
功放與音箱的功率配置與目標響度以及所使用場合有一定的關系。在一定目標響度下,應該讓音樂信號的動態在每件器材上都能得到充分的保證,如果功放功率太大,其增益設置很小時,響度已達到要求,但這時功放的增益就限制了信號的動態范圍。所以,功放功率不能太大;否則,既然浪費開支,又會帶來響度和音樂動態無法兼顧以及音箱負荷過重的麻煩。根據以往經驗,一般語言、音樂擴音場所和大動態的迪廳等場所是有區別的。有一般擴音場所信號起伏小,不需要功放長時間或很快提供很大電流給音箱,所以功放功率應該比要求強勁有力的大動態擴音場所的功率要小;另外,所謂的"功率儲備"也應該針對音箱而言,功放的選定必須由音箱決定,不應該有"功率儲備"的概念去配置功放。換句話說,在一定的目標響度下,音箱可以比設計值大一些,以備不同用途,而功放的功率應該嚴格由音箱決定,沒有太大的靈活性。 功放與音箱功率配置的具體標準應該是:在一定阻抗條件下,功放功率應大于音箱功率,但不能太大。在一般應用場所功放的不失真率應是音箱額定功率的1。2-1。5倍左右;而在大動態場合則應該是1。5-2倍左右。參照這個標準進行配置,既然能保證功放放在最佳狀態下工作,又能保證音箱的安全。
熱心網友
這個可能就要問專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