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八詠樓屹立于金華城區的東南隅,坐北朝南,西臨婺江。百余石級而上,可見數丈高樓聳立于石砌的臺基上。登上石級,便可看清樓內雕梁畫棟、飛檐朱窗,瑰麗精美。整座樓分為前后兩部分,前面重檐歇山頂亭樓,即八詠樓正樓,緊貼亭樓后是一組三進兩廊的硬山頂木結構建筑,結構嚴謹,造型曲雅,風格古樸。   相傳八詠樓原名元暢樓,由南朝著名文學家、史學家沈約創建。公元494年,這位大文豪來金華任東陽郡太守時,為了給大家建一個登樓賦詩的地方,斥巨資建起了此樓。后來,此君多次登樓賦詩,寫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他的《八詠詩》如此寫道:   登臺望秋月,會圍臨春風。   歲幕愍衰草,霜來悲落桐。   夕行風衣鶴,晨征聽曉鴻。   解佩去朝市,被褐守山東。   寫完此詩后,沈約意猶未了,于是又將詩中的每句為題,擴寫為八首詩歌。這八首詩,詩無定句,句無定字,合計1803個字,是當時文壇上的長篇杰作,所以從唐代起元暢樓便更名為八詠樓,以此紀念。   此后的八詠樓以形佳取勝,以絕唱聞名,成為歷代詩人騷客作文吟詩之處,留下不少繪景抒情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