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問一下“一寄紅塵妃子笑”這首詩完整的怎么背誦?作者是誰?題目是什么?謝謝
熱心網友
這是唐代詩人杜牧的《過華清宮絕句》《過華清宮絕句》 [唐]杜牧 長安回望繡成堆, 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 【注釋】 一名官差騎著驛馬,風馳電掣般疾奔而來,身后揚起一團團紅塵,把荔枝送到黃帝和貴妃避暑的華清宮。嗜食荔枝的楊貴妃嘗著鮮美清涼的荔枝,嫣然而笑。可外人誰能想到,那奔馳的驛馬是為了進呈荔枝而來。 驛馬匆匆,人們以為是在傳送國家大事,又有誰知道那些奔波只是為了給妃子送荔枝。詩人將這兩個鏡頭巧妙地組合在一起,揭露黃帝為寵愛妃子而無所不為的荒唐,鞭撻了唐朝統治者驕奢淫逸的生活。
熱心網友
真是一個比一個厲害,你還不快采納.
熱心網友
哇!一個賽一個。
熱心網友
唐*杜牧《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一:“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唐人李肇在《國史補》一書中記載說:“楊貴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勝蜀者。故每歲飛馳以進。然方暑而熟,經宿則敗,后人皆不知之”云云。李肇對此詩的如是解釋,歸結為楊貴妃所要吃的鮮荔枝是一天之內從廣東-南海馬不停蹄運到長安來的,顯然有些荒謬。(后世學者也多依此解,實在是似是而非也)。從廣東-南海縣到長安城,三千里地只多不少,而荔枝那東西用李肇的話講,是不能過夜的,否則就“敗”了??蛇@三千里地,即使用再快的飛馬,一天也趕不到長安。所以此詩是不能依李肇所釋來理解的。----[華清宮]修在驪山,是唐玄宗每年十月至轉年初春必來休養之地,也是三宮六院七十二偏妃能夠得以受到玄宗寵幸的時機。首句中的“繡成堆”指的其實就是聚在這里的成群妃子們。而第三句的所謂“一騎紅塵妃子笑”,說的是給唐玄宗浩蕩隊伍打前站的馬弁已先到了[華清宮]前,妃子們當然高興,因為知道皇上要來了,她們個個也都準備好了取媚的笑容,滿心歡喜地等候寵幸。此詩妙就妙在最后一句,“荔枝”二字我以為實際是代稱楊貴妃。而所謂“無人知是荔枝來”,是因楊貴妃當時最受玄宗寵幸,而此番玄宗雖依慣例來到[華清宮]度假休養,那楊貴妃卻一定是不離其身邊的。所以“荔枝來”就是楊貴妃來,這當然是在暗喻那些等候在[華清宮]且“繡成堆”的妃子們,其實根本得不到玄宗的寵幸,全被楊貴妃一人獨占了,可她們自己卻還蒙在鼓里。第三句中的“騎”字確應讀為“寄”音,但寫出來還應是“騎”。至于摟主所說的“怎么背誦”,我不太明白——這是首七言絕句,不難背誦吧?如果問的是如何“吟誦”,那我也不會,只好再請教高人了。
熱心網友
過華清宮 杜牧長安?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熱心網友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作者:杜牧題目:過華清宮絕句 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