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哈德門即崇文門。老北京人常稱崇文門為“海岱門”、“哈德門”或“哈大門”,祗有外路人,才叫它“崇文門”。 崇文門的稱呼為什么這么多又這么怪呢?要了解這一問題,須追溯崇文門與文明門的關系。文明門是元朝時元大都正南門中之一,明朝以后,雖然在1419年把南城外展,但是仍開三門,名稱不變。直至1439年以后才把文明門改叫崇文門。然而積習難改,元代的舊稱仍然眾口相傳下來,并且將文明門的各種民間俗稱也隨之轉嫁于崇文門。據《析津志》說:“文明門即哈達門,哈達大王府在門內,因名”。而哈大、哈德和海岱都屬于哈達訛音轉化。另外,也有人認為海岱與“東盡渤海泰山有關”,因此是雅號不算俗稱。到崇文門的本意則是取“文教宜尊”的意思,因為當時在附近建有先圣廟和衡文院。
熱心網友
香煙
熱心網友
1、“哈德門”用法語拼音是“哈他門”,為什么是“哈德門”?它是大英煙草公司1919年注冊,1923年由大英煙草公司在中國建的廠,即青島卷煙廠的前身,“哈德門”隨即進入中國,成為二、三十年代家喻戶曉的著名香煙品牌。當時的報紙曾經這樣形容過哈德門,報紙說:“無人不知哈德門,世人都抽哈德門”。2、英美煙廠生產的有一種“哈德門”牌香煙。“哈德”,是帝國主義八國聯軍侵華時的一個英軍頭目的名字,當時,由他帶領的侵略軍攻入北京城的崇文門。這個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由于侵華“功勞”,帝國主義就將崇文門改為“哈德門”,并把它作為香煙的一個牌號,“老刀”、“品海”、“哈德門”等舶來品進入中國,同樣記錄下了帝國主義侵略和壟斷中國煙草業的史實。 1902年起,英美煙草公司以“PIRATE”牌(“海盜”牌,1919年改稱“老刀”牌)香煙為代表,敲開了中國煙草的大門。此后英美煙草公司在華以獨資、合資等形式,以“大前門”、“白錫包”、“紅錫包”、“三炮臺”、“大英”、“哈德門”、“老刀”、“老巴奪”等品牌,逐漸占踞了中國煙草2/3的市場,至1949年解放前的這一較長的時期內,我國煙草包裝均不同程度地受到“洋煙”包裝設計、甚至品牌名稱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