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做了超聲波胃鏡,報告:胃體上部前壁,可見0.7*0.7CM半球狀隆起,表面光滑,中央無潰瘍形成。無粘膜橋形成。病變可見低回聲團塊,呈梭形,切面約0.3*0.7cm,向外突起,邊界清楚,內部回聲均勻,起源肌層。診斷:胃間質瘤說明這是良性的間質瘤,會病變嗎?需要做什么治療,需要切除嗎?
熱心網友
胃腸道間質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是近年來隨著免疫組化及電鏡技術的發展而提出的新的病理學概念,它包括了以往的胃腸道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神經鞘瘤等[1]。由于臨床上對GIST認識不足,常使GIST的確診和及時治療遇到困難。GIST是一種具有潛在惡性的腫瘤,手術切除是目前治療GIST最有效的方案[6]。結合本組資料,我們認為,GIST在術前難以確診,可...
熱心網友
胃腸道間質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是近年來隨著免疫組化及電鏡技術的發展而提出的新的病理學概念,它包括了以往的胃腸道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神經鞘瘤等[1]。由于臨床上對GIST認識不足,常使GIST的確診和及時治療遇到困難。GIST是一種具有潛在惡性的腫瘤,手術切除是目前治療GIST最有效的方案[6]。結合本組資料,我們認為,GIST在術前難以確診,可在術中行快速冰凍病理檢查,根據其結果來選擇手術方式。發生在胃的間質瘤,可首選胃大部切除術;發生在十二指腸的間質瘤可行保留胰頭的十二指腸切除術或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發生在小腸的間質瘤可行腫瘤腸段切除術;發生于結腸的間質瘤可行左半或右半結腸切除術;發生于直腸的間質瘤可行腫瘤局部切除術。目前,多數學者認為GIST較少發生淋巴結轉移,本組18例GIST中也僅有1例出現淋巴結轉移,因此我們認為術中不必常規清掃淋巴結,(上接第30頁)單純腫瘤切除即可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GIST對化療及放療均不敏感,化療通常無效,其緩解率<10%;放療更不敏感,其緩解率<5%。近期有研究報道,藥物甲磺酸伊馬替尼(ima tinib,格列衛)是酪氨酸激酶的競爭抑制劑,可以阻止C-Kit將磷酸基從ATP上轉移,從而中斷信號傳導,抑制間質瘤細胞增殖,促進其凋亡[7],可望為GIST的治療帶來新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