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鋼索大橋的鋼索有多粗?
熱心網友
我國斜拉大橋能否引領世界風騷? (2003-09-15 09:05:16) 1975年,我國開始涉足斜拉橋領域,在不足30年的時間里,我國一躍成為世界上擁有斜拉橋最多的國家。在世界著名斜拉橋中,我國占據了重要位置--- 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我國的橋梁建設進入了跨越式發展時期。尤其在公路斜拉橋建設中,盡管起步比發達國家晚了20年,但經過近30年的艱苦努力,我國一躍成為世界上擁有斜拉橋最多的國家,而且躋身于斜拉大橋建設的國際先進行列。 據最新資料顯示,在已經建成的世界10大著名斜拉橋中,我國就有6座榜上有名。其中,2001年建成的南京長江二橋,以主跨628米成為世界第三跨度的斜拉橋,2000年和2001年建成的武漢白沙洲長江大橋以主跨618米、青州閩江橋以主跨605米、上海楊浦大橋以主跨602米,分別居世界第四、五、六跨度斜拉橋,上海徐浦大橋、汕頭嚳石大橋分別名列第八和第十位。在跨度600米以上的斜拉橋中,世界僅有6座,而我國就占去了4座。 橋梁建設因何采用斜拉橋? 在橋梁建設中,為了攻破橋梁建設大跨徑這個最大的技術難題,橋梁界進行了前仆后繼的科技攻關。目前一致公認,惟有采用斜拉橋和懸索橋兩種橋型,才能解決跨徑超過200米以上的技術難題。而跨度越大,技術要求越高,建造難度越大,因此,在200米到1000米的大跨度橋梁建設中,斜拉橋脫穎而出,占據著明顯的比較優勢。 斜拉橋,一般由索塔、主梁、斜拉索組成。選擇不同的結構外形和材料,可以組合成多姿多彩的橋型。目前,從國外和我國已經建成的斜拉橋中,索塔型式大體有A型、倒Y型、H型、獨柱等,材料選擇有鋼結構和混凝土兩種,主梁有混凝土梁、鋼箱梁、鋼混結合梁等。斜拉索有單索面、平行雙索面、斜索面等。拉索材料有熱擠PE防護平行鋼絲索、PE外套防護鋼絞線索等。 作為一種拉索橋梁體系,斜拉橋比梁式橋梁有更大的跨越能力,由于不需要懸索橋那樣巨大錨碇,因此,它是橋梁建設中,最有效利用力學性能,解決大跨度難題的最主要的首選橋型。 我國能否成為斜拉橋“霸主”? 1965年,瑞典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斜拉橋斯特倫松德橋,主跨為182.6米,這在當時成為世界最大跨度的橋梁。而我國第一座斜拉橋是1975年建成的四川云陽斜拉橋,主跨只有76米。此后,在不足30年的時間里,我國就在斜拉橋領域創造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落后到先進的奇跡。目前,在斜拉橋的設計、施工技術、施工控制、斜拉索的防風、雨振等方面的技術,我國正一步步地逼近和追趕著世界先進水平。 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開始,無論是建橋數量、建設速度,還是建橋技術、建橋質量,我國斜拉橋建設都得到了跨越式發展。據統計,迄今,我國已經建成了各種類型的斜拉橋100余座,其中,跨徑超過200米的有52座,主跨大于400米的有20座,成為世界上擁有斜拉橋最多的國家。而這些斜拉橋絕大部分是近十年建造的。 我國在斜拉橋的建造中,十分注重吸收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在引進中消化,在消化中創新,在創新中跨越。在此基礎上,開創性地形成了具有自己本民族的風格,在諸多技術項點上獲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據專家介紹:“近幾年來,我國斜拉橋的建造令世界矚目,無論是設計、制造,還是架設、施工等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成果居國際領先水平。” 2001年,我國建成的世界第三跨度斜拉橋南京長江二橋鋼箱梁斜拉橋,橋索塔采用倒Y型,塔高195.4米,通航凈高24米,拉索為平行鋼絲索。同年建成的名列世界第五跨度的福建青州閩江結合梁斜拉橋,主梁采用鋼箱梁,兩端采用混凝土梁,是我國采用鋼混結合梁最大的斜拉橋。這兩座大橋,經橋梁專家鑒定均居斜拉橋國際領先水平。 2002年10月30日奠基、目前正在投入建設的江蘇蘇通斜拉大橋,成為世界第一大跨度斜拉橋,同時是世界連續長度最大的雙塔雙索面斜拉橋,設計主跨徑達1088米,比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徑的日本多多羅大橋長200米左右,大橋主塔高298米,為世界第一高橋塔,比國內現有最高橋塔高出近百米。大橋基礎埋置深度達80米,通航凈空高度62米,5萬噸集裝箱貨輪可從橋下通過。大橋可抵御最大風速為每秒47米的大風,相當于12級臺風的2倍。大橋建設總投資62.7億元,建設工期6年,計劃2008年底建成。 在斜拉橋建設中,我國已把目光瞄準了世界最前沿。正在籌建規劃的幾座世紀大橋、跨海大橋以及越江和跨海工程等,設計者們大都把目光選擇在了斜拉橋上。跨度上開始向1000米以上發起沖刺,斜拉橋向新型結構、大跨度、輕質、靈敏和美觀等國際化方向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21世紀中國的斜拉橋,必將在斜拉橋國際舞臺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