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種的俗稱是什么?

熱心網友

黃種人。

熱心網友

是黃種人啊

熱心網友

全稱:蒙古利亞人俗稱:黃種人

熱心網友

亞洲黃種人。

熱心網友

“韃靼”“阻卜”“瓦刺”蒙古族始源于大約公元7世紀的唐朝望建河(今額爾古納河南岸)的一個部落,與中國北方的東胡、鮮卑、契丹、室韋有密切的淵源關系。公元840年,回醐汗國崩潰后,這個部落的大部分向西遷移至不兒罕山(今蒙古大肯特山)一帶,發(fā)展繁衍為許多部落,各有名號。遼金時期,多以“韃靼”或“阻卜”泛稱蒙古草原各部。 公元12世紀,蒙古部首領鐵木真,連續(xù)擊敗蒙古紛爭部落,統(tǒng)一蒙古。1206年,鐵木真在斡難河畔舉行大聚會,建大蒙古國。鐵木真被推戴為蒙古大汗,號成吉思汗。于是“蒙古”開始成為民族的族稱。大蒙古國隨即統(tǒng)一了中國北方,此后在成吉思汗的率領下,不斷西征,先后建立了欽察、察合臺、窩闊臺、伊兒四個屬國(汗國)。打通了亞洲和歐洲的陸路交通線,促進了東西方文化和經濟的交流。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1271~1368年)并滅亡南宋征服整個中國。元代將人民分成四等,蒙古人地位最高。到明代蒙古族分為“韃靼”和“瓦刺”兩大部分。清代在蒙古族地區(qū)建立“盟旗制度”,或編旗設置總管制度加以統(tǒng)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