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夏季在江河口海區和沿岸、內灣海區、養殖水體等富營養化及水體交換弱的海域比較容易發生赤潮。赤潮易發生的時間段為5~10月。
熱心網友
赤潮是一種自然現象,也是人為因素引起的,是一種有害生態現象。主要有海域水體富營養化;有特殊物質作為誘發因素,已知的有維生素B1、B12、鐵、錳和脫氧核糖核酸;環境條件,如水溫、鹽度等也決定著發生赤潮的生物類型。引發赤潮的生物類型主要為藻類,目前已發現有63種浮游生物,硅藻有24種,甲藻32種、藍藻3種、金藻1種、隱藻2種、原生動物1種。 大量工農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特別是未經處理直接排入而導致近海、港灣富營養化程度日趨嚴重; 海洋開發、海水養殖業帶來了海洋生態環境和養殖業自身污染問題; 全球海運業發展導致外來有害赤潮種類的引入;氣候變暖導致赤潮發生。
熱心網友
赤潮是海水富營養化的結果,應在溫度適宜的春夏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