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乙肝治療騙局南方周末 2003-12-25 中國人數高達1.2億的乙肝病毒攜帶者群體,成了庸醫和“假郎中”們大肆攫取不義之財的“富礦”□本報駐京記者 吳晨光 從40年前乙型肝炎病毒(HBV)被發現之后,人類就一直被這個惡魔困擾著。 “我們找不到治療它的有效方式。”一位患乙肝17年的中國病人說,“它侵蝕你的肌體、折磨你的精神,并把你逼到一個羞于見人的陰暗角落。” 來自...
熱心網友
乙肝治療騙局南方周末 2003-12-25 中國人數高達1.2億的乙肝病毒攜帶者群體,成了庸醫和“假郎中”們大肆攫取不義之財的“富礦”□本報駐京記者 吳晨光 從40年前乙型肝炎病毒(HBV)被發現之后,人類就一直被這個惡魔困擾著。 “我們找不到治療它的有效方式。”一位患乙肝17年的中國病人說,“它侵蝕你的肌體、折磨你的精神,并把你逼到一個羞于見人的陰暗角落。” 來自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表明:全球今天共有3.5億人生活在乙肝病毒的陰影下;中國的乙肝病毒攜帶者——HBVER——約有1.2億人,其中3000多萬人已成為乙肝患者。“乙肝,包括其他肝炎每年會為中國帶來300億—500億元的經濟損失。”一位專家稱,“而我們每年也會投入同量的資金對其進行防治。” 在著名的HBVER網站“肝膽相照”上,你可以這樣的調查:治乙肝你花了多少錢?而回答“在1萬元以下”的幾乎沒有。 據解放軍302醫院劉士敬博士調查:在1984年,一個慢性乙肝患者的住院治療費用大約為980元;1998年升至7600元,升幅達770%。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委員、北大人民醫院魏來教授稱:用進口干擾素治療乙肝,每年需2萬—3萬元;即使口服“比較便宜”的“拉米夫定”,一年的花費也在6000元以上。 如此龐大的HBVER人群,如此高昂的治療費用,令那些庸醫和“假郎中”們,發現了一個大肆攫取不義之財的“富礦”。 謊言:從“祖傳秘方”到“基因療法” “1997年2月,在杭州的一家區級醫院,我們找到了那個宣稱治療大小三陽轉陰率頗高的‘ZY療法’診室。這里門庭若市,醫生很自信地給排成長隊的病人診斷著,而后把他們交給護士處理。看病的流程,就像機械化生產中熟練工人的操作。” 趙玉泓,《中國第一病———以1.2億HBVER的名義》的作者,這樣描述6年前她陪伴丈夫去治療乙肝的情景。 “治療共持續了20個月,每周一次。”她說,“每次扎7針,先抽血,把血漿加入藥液后再輸回體內。然后,再炙6個穴位——他們把膏藥貼在他的前胸和后背的穴位上。24小時之后,再用針將那里鼓起來的水皰挑破。” 這種治療方式每月需要1000元。但最后卻起到了反作用。“當這些庸醫被趕出杭州時,我終于明白了:我的丈夫,還有那些排隊等候診治的人,走上了一條歧路。”趙玉泓說。 20世紀90年代,宣稱“可根治乙肝”的“醫生”們,大多打著“祖傳秘方、中草藥”的幌子。之所以如此,權威人士分析認為:一是因為中藥人人可開——無論是正規醫生還是江湖游醫;二是多種多樣的中草藥,經過不同的搭配組合,可演變成無窮無盡的方劑;三是大眾對中草藥的信賴——相當多的國人依然認為中草藥可去病根,安全性高;四是中草藥成本低、利潤大。 “這違背了最基本的科學常識。”北京地壇醫院副主任醫師、著名肝病專家蔡皓東說,“乙肝病毒是在1964年才被發現的,我們的老祖宗怎么會先知先覺地搞出治療它的秘方來?” 今天,不少醫療機構又發布了“基因治療”乙肝的信息。對此,解放軍302醫院劉士敬博士指出:乙肝的基因治療尚處于實驗室和臨床前期階段,基因的制備、載體的選擇、導入技術等等都須在高技術條件、精密實驗室中進行和完成,這是一般診所和個體醫院根本無法實現的。 “目前,世界范圍內公認的抗乙肝病毒的藥物,只有干擾素和拉米夫定等少數幾種。”中國工程院院士、北大醫學部莊輝教授介紹說,“但這兩類藥物也只能起到抑制病毒復制的作用,并不能完全殺死它們。而且,在治療中都還有一些副作用。” “捕鳥”:從“軟硬廣告”到“專家坐堂” 一名多年從事乙肝“治療”的江湖游醫透露:他們吸引患者的第一步,是在正規的醫院里承包科室。按照醫院的等級及租賃面積的大小,承包者需要交納一筆租金。另外,他們每年還得向醫院上交一定的提成,數額大約是其利潤的10%—30%。“這就好比你獲得了一個捕鳥兒的籠子,”他說,“而滿天飛的醫療廣告,就像捕鳥的誘餌。” 今年1月,衛生部、國家工商總局聯合發文,規定9種疾病不能做廣告———乙肝被列入其中。但有目共睹的是:當打開電視、翻開報刊時,“肝病克星”、“轉陰率90%”等宣傳廣告,依然會充斥著你的耳目。 一位廣告界資深人士說,按照規定,醫療廣告的審批權屬地市級衛生局的醫政處,而后再報省衛生廳復核。在標志著獲得批準的《醫療廣告證明》上,應該標明:服務機構名稱、專業技術內容、從業醫師姓名及技術職稱等。 “容易做手腳的地方是‘專業技術內容’。經過審批的可能只有十幾個字,但到了廣告上,就變成了幾百字———你會看到各種國家嚴禁使用的推廣用語,如‘藥到病除’、‘一盒見效’、‘無效退款’、‘保險公司承保’等承諾,或者利用醫療科研單位、學術機構以及專家、醫生、患者的名義和形象作為證明。”他說,“因為某些人會以回扣的方式買通審批者;有些媒體,只要給錢,它們可以不負責任地刊出任何內容。” 業內人士透露:在花費巨大成本投入硬廣告的同時,一些“醫生”也會利用其他手段包裝自己。例如一些“義診”,不過是他們推銷藥品的載體。另外,他們還會拉攏某些政府機構為自己做宣傳。一位女專家就曾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某單位辦健康講座時,卻讓她借機推廣一種保肝的新藥。“國家機關根本無權推薦任何藥品,治療疾病是醫生的工作。”這位女專家氣憤地說。 本報記者就親眼見證了一位“名醫”受到高級領導人“親切接見”的內幕:在SARS結束后的一次慶功會上,坐在聽眾席的“名醫”走到某位領導人身邊說:“久仰您的大名。”而他的助手則不失時機地拍下一張兩人的合影。10天后,這張巨幅合影便掛到了該“名醫”的診所里。 沒有人可以統計出每年在全國范圍內像這樣的“名醫”的醫療收入是多少,但據上述自揭家丑的江湖郎中說,他曾有過一天收入6萬元的記錄,而成本不過是價值數百元的、類似于“五味子”這樣的常見草藥。而某省一家靠“專家坐堂”起家的所謂肝病專科醫院,3年來已將其省內分支機構迅速擴張到了100多個。 “他們走的是巨額廣告—虛假宣傳—暴利—巨額廣告的道路。” 302醫院的一位專家總結說,“而成本全部加在了患者頭上。我就見過很多為治療乙肝而傾家蕩產的人。” 點開“肝膽相照”網站,那些用血淚凝成的文字就會撲面而來。“你無法想象他們經受的痛苦。”趙玉泓說,“我的丈夫已經被病痛折磨了16年,乙肝不愈又導致他患上了嚴重的焦慮癥。焦慮癥發作時,他哭著對我說,他的頭好像裂成了三瓣,縫隙里又像插進了兩個雞蛋!” 在這種狀況下,病人被騙后的心情可想而知。“把那些庸醫扔到火里,全部燒死!”有人在網上用這種極端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憤怒。 莊輝回憶說,2000年全國肝病專家聚集西安開會時,曾聯合發出公開信,對騙人者進行嚴厲譴責。但時隔3年,丑陋之事仍有增無減。 他分析說,“最重要的是,整個國家對乙肝病人及HBVER的歧視,科學的聲音被淹沒在毫無根據的說法里。”“輿論歧視和政策歧視是乙肝歧視的主要原因。”趙玉泓說,“在這種壓力下,乙肝患者誰不想早日擺脫病毒的折磨?所以,他們開始拼命尋求治療的途徑——哪怕只有一線希望。而那些騙人者,正是抓住了人們的這種心理。” 胡說:“保證大小三陽全部轉陰” 中國藥品價格虛高,盡人皆知。同樣,治療乙肝的藥品,其售價與成本之間也有著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差距,特別是那些進口藥、新藥——干擾素1支150-450元;胸腺五肽1支500元;胸腺素(日達仙)1支900元…… “醫生吃藥品中的回扣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某藥廠醫藥代表說,“按照行規,給主任醫生的回扣比率大約是藥品價格的10%—15%;藥材科負責人的回扣比率大約是10%—20%。有時候,我們還要‘打點’住院部的管床大夫或普通醫生。” 在利益驅動下,醫生們更愿意給病人開回扣多或者價格高的藥品。“3年前,當一種治療乙肝的新藥面市后,在我肝功能正常的情況下,有醫生給我開處方多次讓我服用它。”一位乙肝患者說,“我為此3年花了10萬元。而這種藥不能停,一旦停止,病情就會反彈。” 科學研究表明:乙肝病毒本身不會致病,而當它侵入人體之后,會寄生在肝細胞里。 “我們稱之為暗藏的特務。”北京地壇醫院副主任醫師、著名肝病專家蔡皓東說,“病毒如在肝細胞內進行復制,會刺激人體產生不完全免疫,與病毒交鋒。” 據他介紹,這種免疫反應的標志物是3對抗原抗體——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體(抗HBs或HBsAb)、乙肝病毒e抗原(HBeAg)—e抗體(抗HBe,HBeAb)、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核心抗體(抗HBc,HBcAb)——的出現。HBsAg、HBeAg及抗HBc三者同為陽性,俗稱“大三陽”;當HBeAg轉陰、抗HBe轉陽以后,同時檢測HBsAg、抗HBe、抗HBc三者均為陽性,稱為“小三陽”。 如果人體免疫功能健全、免疫反應良好,感染少量的乙肝病毒刺激機體就會產生乙肝病毒表面抗體。如果人體一次感染到較多的病毒,機體的抵抗力又較差,就會發生乙型肝炎甚至重癥肝炎。 患了乙肝的人如果能被及時發現、及時治療,大多數可以治愈,體內還會產生抗HBs。但現實是,不少人感染HBV之后沒有什么癥狀與反應,因而就不能得到及時診斷與治療,HBV就會在肝細胞核內不斷復制,造成肝臟的病變與損害。這就是現今臨床見到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或病人,也就是“大三陽”患者。“這個比例大約是1/3,而乙肝轉為肝癌的比率也只有1/3。”蔡皓東說,“所以,今天被很多人宣揚的‘攜帶者—乙肝病人—肝癌患者’這個‘三部曲’,是站不住腳的。” 在今天的一些廣告中,有人大肆宣稱用“特效藥物”、“高精尖手段”、“創新基因療法”等,可以“保證”使乙肝“大小三陽全部轉陰”。蔡皓東認為這是“一派胡言”。他告訴記者,至今還沒有能殺滅HBV的特效藥物,但通過抗HBV、免疫調節、護肝等中西醫結合的多種措施治療,可以抑制及遏止HBV的復制,讓“大三陽”轉為“小三陽”。對“小三陽”患者繼續治療,使患者血液中的乙肝病毒脫氧核糖核酸消失,則提示乙肝臨床治愈,但“小三陽”不會再轉陰。 有權威專家同時指出:乙肝病毒感染呈陽性的人分為4種類型——乙肝病毒感染者、乙型肝炎患者、處于乙型肝炎恢復期的人、乙肝病毒攜帶者。除第二種外,另外三種人群在正常環境下與他人接觸,并不會傳染疾病。中國工程院院士莊輝:不存在乙肝“特效藥”南方周末 2003-12-25□本報駐京記者 吳晨光 莊輝: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從事肝病研究近30年。近期主持起草了我國第一部提供肝炎防治信息的手冊《中國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騙術種種 記者:在采訪中我們發現,有很多宣傳治療乙型肝炎———甚至包治各種肝炎的“特效藥”,或者“特效療法”。它們真的很有效嗎? 莊輝:不可能,這是騙局。2000年,全國上百名肝病專家在西安開會時,就有人提出要揭穿這個騙局。會后,我們向全國發出了公開信,提醒大家不要上當。但很可惜,直到今天,“特效藥”的廣告依然泛濫成災。 記者:他們的騙術有哪些? 莊輝:一是夸大效果。稱經過他們的治療,乙肝“陽轉陰”率可以達到百分之六十、七十甚至八十。二是低價誘惑。很多廣告宣稱“先治療,后付款”,但實際上,它先給你用一部分藥,說這是免費的———但只有你長期服用,才有效果。而“長期服用”的藥就要花大價錢買。三是靠“醫托”。雖然我沒有直接看到過“醫托”,但被曝光的不少。甚至有些電視、廣播宣傳肝病治療的節目中,嘉賓都是“托”。 記者:“特效治療”采用什么方法? 莊輝:主要是在中草藥上做文章。 記者:既然已經有非常權威的定論,為什么虛假宣傳依然泛濫?而且很多人上當? 莊輝:首先是媒體不負責的宣傳。電視報刊被利益驅動,給錢就登廣告。這種虛假廣告甚至做到一些權威媒體上,怎么能讓老百姓不相信? 其次是中國肝病患者、包括病毒攜帶者數量驚人,僅乙肝病毒攜帶者就有1.2億。“有病亂投醫”,這樣大的群體,不可能每個人都不被假象迷惑。 第三是社會上對肝炎病人、病毒攜帶者的歧視。不準上學、不讓參加公務員考試等等,給他們造成了巨大的壓力。為了早日擺脫苦惱,成為一個“正常人”,致使他們去尋找各種治療方法。尤其是對那些轉氨酶高的人,傳統療法難以奏效。 對上述問題,很重要的一點是,有關部門要加強管理。 傳統療法的局限與希望 記者:目前對于乙肝的治療,究竟能達到什么程度? 莊輝:無論國內還是國際,公認的基礎療法有兩種。一是采用賀普丁治療。每天口服一片,大約只需要十幾元錢,能很快把病毒數量降下來。但其不足之處是:有可能使病毒變異而減低藥效,也可能在治療過程中發生病毒數量及轉氨酶的反彈。同時,在停藥之后,病毒可能卷土重來。 另一種方法是采用干擾素。這種方式的治愈率與賀普丁差不多,但成本較高,而且副作用比較大。 記者:有人說,誰如果能找到治療乙肝的有效方式,可以獲得當年的諾貝爾醫學獎。攻克這種病毒真的很難嗎? 莊輝:確實。近年來,這個領域的研究一直沒有特別的突破。其難度在于,乙肝病毒的繁殖可以通過藥物進行抑制,但不能完全將其殺死。病毒平時停在肝細胞的細胞核里,停藥后又會“跳出來”。 而其他類型的肝炎如丙型肝炎,就沒有這種特性,所以對付它們相對容易。
熱心網友
不能徹底治好,是終身攜帶的。
熱心網友
現在的醫學水平還不能治好它,只能到不讓其惡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