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現行的公歷源自于古羅馬的格利高利歷,當時人們已經知道一年的時間大致為365天多一點兒,于是將一年劃分為12個月,規定大月31天、小月30天,由于當時古羅馬皇帝出生于七月,因此規定單數月份為大月,雙數月份為小月。這樣一來一年就是366天,必須在其他月份減去一天,由于古羅馬的法律規定2月份是處決犯人的月份,為了讓這個不吉利的月份盡快過去,于是就從這個月份減去一天,這樣2月份就只有29天。問題是后來的羅馬皇帝出生在8月份,為了體現自己的尊貴,皇帝決定在自己出生的月份再增加一天,將8月份也變成31天,并將8月份以后的雙數月改成大月份,單數月份改為小月。這樣一來又需要減去一天,基于同樣的理由,這個皇帝又從2月份減去一天,于是2月份就只有28天了。由于地球圍繞太陽的公轉事件不是正好365天,而是多了6小時多一點兒,因此這個歷法并不完美,每四年就要多出一天來,每120年就要多出整整一個月。在執行了一些年以后,人們越來越感到由于歷法混亂所帶來的不便,為了糾正立法上的錯誤,于是每隔四年增加一天,這增加的一天又落在了二月,因此2月份平時的年份為28天,每隔四年要多加一天為29天。至于閏年閏月的說法完全是將中國傳統農歷的說法套用到了公歷而已。要判斷那一年是閏年也很簡單,只要年份能被4整除的那一年就是閏年。
熱心網友
因為太陽要那么轉!為了減小一年的差異,所以那么定了二月和閏年!
熱心網友
不是少了幾小時,而是多了幾個小時,每四年多出的時間湊夠一天,就加上一天,此年二月29天稱閏月。此年稱閏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