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種說法:貓是奸臣,狗是忠臣。對貓微詞頗多,對狗贊譽有加。可我不明白為什么人們在說一些不好的現象或人時都會拿狗來說事兒?比如:狗仗人勢、狗眼看人低、狗腿子、走狗、狗戴帽子裝人....既然狗忠貓奸,怎么不說“貓腿子”之類的?

熱心網友

貓膩,貓著(指躲藏著)等形容奸或陰險。因為訓化程度不高,隱約還隱藏著些野性,所以不受歡吧。至于狗嘛,訓化程度很高了,野性喪失比較嚴重,顯的比貓苯點,客氣點叫憨厚,不然就叫蠢,所以以它命名的貶義詞由來差不多都含有點無知的意思。呵呵!猜測而已,不會太離譜吧?

熱心網友

正如你列舉的: “狗仗人勢、狗眼看人低、狗腿子、走狗、狗戴帽子裝人....”就說明狗很忠實它的主人啦.........

熱心網友

錯!

熱心網友

我既養過貓,也養過狗。的確,狗對主人比較忠誠,例如,即使你對它有時候發脾氣,甚至對它不好,它還是忠于你。而貓則不同,只要別人對它好,它就變心了。正因為如此,人們把忠于主人的人比喻成狗。意思是沒有自己的主張,完全照上司的意思去執行。所以,同一個現象,看你從哪個角度看問題,如果你是狗的主人,你當然希望它忠于你。你是領導人,也喜歡下屬忠于你。而從別人的角度看,如果他恨某個人,就會恨他的忠實的下屬,于是就把他的下屬比喻為狗了。

熱心網友

因為聽著不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