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
熱心網友
《圖蘭朵》是德國戲劇家席勒根據意大利童話劇作家戈齊的童話劇改編的。正標題是《圖蘭朵,中國的公主》,副標題是《一部童話悲喜劇》 故事是這樣的:傳說中的中國皇帝阿爾通有個女兒名叫圖蘭朵,既聰明又美麗,但性情高傲,雖然芳名遠播,但選婿甚苛。她訂立的殘酷條件是:凡前來求婚的王子,都必須回答她自編的三個謎語,全答對者,可和她結婚,否則,一律砍頭示眾。幕啟時,已有不少頭顱示眾于城門上。王子卡拉夫由于戰亂流落到京城,聽到消息,毅然去求婚。圖蘭朵照舊當眾宣布了三個謎語,卡拉夫全部答對。接下來應該允婚,但她認為卡拉夫當眾奪去了她的榮譽,傷害了自尊心,想再出三個謎語,遭到國王拒絕后,她竟拔出匕首準備自盡。卡拉夫見狀,忙請求讓他出一個謎語,如果明天公主答對了,他愿犧牲性命,如果答不出來,就和他結婚。這個謎語就是王子本人的家族及他父親和他自己的姓名。圖蘭朵使用巧計,從卡拉夫的女奴口中得悉了一切。第二天,她在朝廷上當眾說出卡拉夫父子的姓名。卡拉夫如雷轟頂,毅然拔出匕首,圖蘭朵一下子從寶座上跳下來,撲進他的懷里,她說:她并不真正知道卡拉夫父子的姓名,而是用巧計得來的,因此,還是卡拉夫勝利了。兩人幸福地結為夫婦。后來,在中國皇帝的幫助下,卡拉夫重返故國,登上王位。。
熱心網友
圖蘭朵公主這出歌劇的劇本原著是威尼斯作家卡羅。葛齊(Carlo Gozzi 1720-1806)的五幕寓言劇,其素材取自十七世紀末風行法國的童話故事“天方夜譚”。在普契尼之前至少已有四位作曲家曾依相同的故事題材作曲,有韋伯、布梭尼、亨德密特以及普契尼的恩師巴沙尼,據說普契尼是因看過布梭尼的同名劇后激起了作曲的興趣。普契尼在1920年的夏天已正式決定要“圖蘭朵公主”改寫為歌劇,他請劇作家阿丹米(Giuseppe Adami)和記者西蒙尼(Renato Simoni)著手改寫劇本。普契尼要求劇作家在編撰腳本時“要將圖蘭朵被埋藏在無上尊榮的如此長久的熱情極力挖掘出來”。阿丹米由于在1903年曾寫過戲劇,所以對“圖蘭朵公主”故事頗能掌握。至于西蒙尼,他曾在1912年被派駐至北京一段時間,對中國的風俗有些了解。經過他們幾年的努力,歌劇《圖蘭朵》終于問世了,它向人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我國著名導演張藝謀也執導過歌劇《圖蘭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