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地震和海嘯的嚴重后果引人深省。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作為發展中地區的亞洲,他們需要投資來帶動經濟發展,又不得不承擔由此帶來的對于自然環境和資源的負面影響。發達國家在經歷環境破壞所帶來的傷痛后,將消耗資源和能源的工業經濟轉移到亞洲的很多發展中國家。印度洋沿海地區建立了大大小小的旅游度假勝地,人為的破壞海邊的植被和近海地區的生態平衡,一些原本可以防御海嘯襲擊的海洋樹木和植物等等逐漸消失。正是這種不恰當活動加劇了自然災害的破壞程度。亞洲環境惡化必然導致全球環境的惡化,最終還要全人類來共同承擔。 閱讀材料,據此回答問題: (1)依據材料,從經濟常識的角度看,對我國具有哪些啟示? (2)材料所反映的問題是如何體現辯證法觀點的?

熱心網友

(1)首先我國是發展中國家,需要大量的投資來發展我國的經濟。在國外和國內投資的時候,我們還應注意,投資對自然環境和資源的影響!爭取做到人和自然的和諧發展!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我們也不應該去破壞優良的自然環境!否則我們將會受到自然的懲罰~!因此我們不僅要吸引大量的投資,還應該特別注意吸引優秀的投資,來促進我國經濟的長期,穩定,高效的發展?。?)材料中說印度洋地區海嘯,發生是由于大量的開發和破壞自然資源引起的,體現了因果聯系!材料中說的亞洲地區環境的惡化,將導致全球環境的惡化,體現了聯系的觀點,事物之間是普遍聯系的!不知道我自己組織的答案可以不!你可以拿去問問你的政治老師!我事先申明:本人現在大三了!和政治一別已三年了!哈哈!而且以前是學大綜合的!所以答案肯定不怎么全面!還有很多地方也許還有不對的!你最好找你的老師問問!

熱心網友

印度洋海嘯的發生不是可以預測的因為1.它處于地中海--喜瑪拉雅地震帶2.它處于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張裂處不用考慮人為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