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鐵壚戰爭何時爆發的?它的勝敗方各是誰?
熱心網友
新軍事網訊 滑鐵盧戰役 1815年6月18日,在拿破侖戰爭期間,拿破侖一世的軍隊與英、荷、普聯軍在滑鐵盧(比利時布魯塞爾以南20公里處的居民點)進行的一次交戰。 為了對抗反法同盟(英國、俄國、奧地利,普魯士、荷蘭等國),拿破侖率12萬法軍進入比利時,企圖在比境內將英軍元帥惠靈頓率領的英荷聯軍及布呂歇爾元帥指揮的普魯士下萊茵集團軍各個擊破。6月16日,拿破侖在利尼附近與普軍交戰,取得小勝,迫使普軍向瓦夫勒撤退。格魯希元帥指揮的步兵軍(3。3萬人)受命追殲普軍,但行動不果斷,使布呂歇爾的集團軍趁機得以保存實力并與惠靈頓的集團軍會合。格魯希的軍隊未參加決戰。這成了后來拿破侖失敗的重要因素:原準備與一路敵軍——英荷聯軍作戰的拿破侖,將被迫與兩路敵軍同時作戰。 6月17日日終前,拿破侖率法軍主力(7。2萬人,243門火炮)前出至貝爾阿利揚斯、羅索姆、普朗瑟努瓦地域。拿破侖確信格魯希定能阻滯住布呂歇爾,沒有急于向在滑鐵盧以南有利地形設防的惠靈頓軍隊(6。8萬人,159門火炮)發起攻擊。6月18日11時,當普軍前衛接近交戰地點時,交戰開始了。拿破侖決定對惠靈頓軍隊的左翼實施主要突擊,以阻止普軍與聯軍匯合。法國雷耶軍首先應對惠靈頓軍隊的右翼實施佯攻。但聯軍從戰斗一開始就頑強抵抗,完全打亂了拿破侖的計劃。雷耶開始用少量兵力發起攻擊,爾后陸續將全軍兵力投入戰斗,直至日終未能獲勝。對惠靈頓左翼的攻擊于14時左右開始,進攻兵力是德爾隆軍的4個師,各師均按營展開成大縱深的縱隊。由于采用這種隊形不能同時投入較多的力量發起攻擊,而進攻部隊在敵槍炮火力下傷亡慘重,所以攻擊也未奏效。法軍炮兵的射擊效果很差,因為它配置的位置不當,距進攻縱隊太遠。下午,普軍布呂歇爾的前衛抵達菲舍蒙地域,拿破侖被迫派洛博軍1萬人迎戰普軍,后又派部分近衛軍前往支援。與此同時,拿破侖改變了主要突擊方向,集中主要兵力攻擊惠靈頓軍隊的中部。法軍多次發起攻擊,同樣沒有成功。拿破侖的重騎兵曾兩度突入英軍陣地,由于步兵未及時支援,被打退了。拿破侖遂把自己的預備隊10個老近衛軍營投入該陣地,最后一次試圖突破敵軍中央,結果又以失敗告終。此時,普魯士3個軍(比洛軍,皮爾希軍,齊滕軍)到來,兵力的對比已對盟軍有利。盟軍兵力計達13萬人。晚8時,英荷聯軍主力從正面轉入進攻,普軍則突擊法軍右翼。法軍支持不住,開始退卻。退卻很快變成了狼狽逃竄。 點評:在滑鐵盧交戰中,法軍損失了3。2萬人和全部火炮,盟軍傷亡2。3萬人。拿破侖丟棄殘軍逃回巴黎,6月22日再度退位,后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島。拿破侖在此次交戰中優柔寡斷,犯了一系列錯誤。他沒有很好組織偵察,對情況判斷不準,分散兵力,采用的戰斗隊形縱深過大,以致削弱了初始突擊并在敵炮火下遭致重大傷亡。他的嚴重過失還在于軍隊指揮和步、騎、炮兵的協同動作組織得不好?;蒽`頓在滑鐵盧交戰中深謀遠慮,在深刻判斷情況的基礎上才定下心。這位英軍統帥能夠指揮兩支相距甚遠的軍隊在戰場上實現聯合,在當時確是一件重大的戰略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