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在基洛夫以齊射方式發射SS-N-19時,每次發射一枚,兩次發射的間隔時間不超過3秒鐘。第一枚發射升空的導彈會躍升至較高高度為其它低高度飛行的導彈擔任領航員,當領航導彈被擊落時,低高度飛行的導彈中會有一枚自動代替它繼續領航。
熱心網友
20個1980年5月,前蘇聯“基洛夫”級大型核導彈巡洋艦的首艦-“基洛夫”號出現在波羅的海,它是世界上噸位最大的導彈巡洋艦,艦長248米,寬28。5米,滿載排水量約28000噸,艦員編制900人。它是除航空母艦之外,世界上最大的水面戰斗艦艇。“基洛夫”級艦體艦型豐滿,首部明顯外飄。寬敞的尾部呈方形,設有飛行甲板,下方是可容納3架直升機的機庫。艦體結構為縱骨架式,核動力裝置和核燃料艙部位都有裝甲。艦上安裝2座壓水堆和2臺燃油過熱鍋爐,采用蒸氣輪機,雙軸輸出,2部4葉螺旋槳,總功率150000馬力。“基洛夫”級艦的武器系統集中了前蘇聯海軍現代化裝備的精華。具有對海、對空、對潛、對岸的全面作戰能力。“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重型武器集中在首部,裝備了世界上最強大的武器系統。安裝順序是:12管RBU-6000火箭式深彈發射裝置1座;SS-N-14反潛導彈發射裝置1座;SA-N-6艦空導彈垂直發射裝置12座,備彈96枚,這是世界上第一例艦空導彈垂直發射裝置,比美國領先5年左右;SS-N-19反艦導彈垂直發射裝置20座,備彈20枚;4座6管30毫米炮;2座雙聯裝SA-N-4防空導彈發射裝置;2座RBU-1000六管深彈發射裝置;4座6管30毫米炮以及2座100毫米單管全自動炮。中部上層建筑安裝有電子設備,擔負著艦隊的指揮與控制任務。輔助性的武器設備設在中部和尾部。現在俄羅斯海軍共有“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4艘,分別為:“基洛夫”號,“伏龍芝”號,“加里寧”號和“安德羅波夫”號。由于前蘇聯的解體,俄海軍現有的艦艇也相應改名,“基洛夫”級的4艘艦分別改名為“烏沙科海軍上將”號,“拉扎列夫海軍上將”號,“鈉希莫夫海軍上將”號,“彼得大帝”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