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太少怎么辦?我公司是一般納稅人,平時做電腦配件的買賣。年營業額約100萬,利潤有2-3萬。今年我擴大了營業范圍,做了很多網絡和軟件的技術服務項目(開地稅的技術服務發票,年營業額約有100萬)。但這些項目的成本太少,其實也就是幾個人的工資。這樣我要交很多的企業所得稅。可以給我講一些合理避稅的辦法嗎?要有可操作性的啊。
熱心網友
問題很好,只是不了解你公司的詳細情況。在這里,針對你公司的規模較小、經營業務相對簡單等特點,談些比較一般的作法,希望能為你提供某種思路或提示。所得稅的籌劃,特別是對小公司來講,應主要注意準予扣除項目的籌劃和稅收優惠政策等方面的籌劃。一、準予扣除項目的籌劃稅法中規定了納稅人與取得收入有關的成本費用項目的準予扣除范圍及標準,因此公司應首先對照稅法,結合公司具體情況,認真分析,用好用足這些政策。1、要根據稅法等政策規定,對允許在成本費用中預提的項目費用,一定要按照標準進行足額計提,如資產折舊、職工福利費、教育經費等等。在這方面,某些小公司不太注意,往往回出現某些方面需要做納稅調整,但有些可以稅前扣除的項目卻沒有充分利用的問題。2、員工、福利方面。某些公司對員工執行高薪政策,不安排其他福利項目,但由于稅法有計稅工資的限制,人均工資超過標準部分需交納企業所得稅。這個時候,如果提足了上述所講的福利費等,就可以通過這些項目解決職工部分津貼項目;還可以在成本費用中為職工承擔部分上下班交通費、通訊費等;再者,地方政府一般要對企業為職工所交納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的繳費比例規定一個最低和最高標準,企業應在稅法規定的范圍內,給員工繳足保險費用;而給職工提供進修培訓機會,也是不錯的選擇。其他方面,如規定由員工自行配購買的工具、電腦等,可以由公司統一配置等等。通過上述措施,可以降低員工的名義工資,但員工的實際收入并沒減少,考慮個人所得稅等因素,反而是增加的,而企業則得到了企業所得稅方面的好處。3、要注意對會議費,及限額扣除項目,如業務費、廣告宣傳費等方面的合理安排。二、稅收優惠政策方面,需要你詳細了解當地的有關政策,有些政策可以直接申請享受該優惠,而有些優惠政策則需要進行事前的經營籌劃。三、根據你所講的情況,該增加的營業范圍完全可以從公司中分離出來,成立新的技術服務公司,一方面可以進行稅收優惠政策方面的籌劃;另一方面,拓寬公司稅收籌劃運作空間,可以增加某些成本扣除項目;三是可以根據情況享受照顧性稅率(18%和27%)。一時就想起這些內容,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