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叉是什么
熱心網友
是指他在科場上"八叉手而成韻",才思敏捷啊.
熱心網友
相傳晚唐詩人溫庭筠年輕時才華出眾,每參加科舉考試,押韻作賦,能作賦八叉手而成八韻,故人稱“溫八叉”。
熱心網友
溫庭筠 (812-870?),本名岐,字飛卿,今山西祁縣人。文思敏捷,精通音律。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時號“溫八叉”。仕途不得意,官止國子助教。詩辭藻華麗,少數作品對時政有所反映。與李商隱齊名,并稱“溫李”。亦作詞,他是第一個專力于“倚聲填詞”的詩人,其詞多寫花間月下、閨情綺怨,形成了以綺艷香軟為特征的花間詞風,被稱為“花間派”鼻祖,對五代以后詞的大發展起了很強的推動作用。惟題材偏窄,被人譏為“男子而作閨音”。代表詞作有《夢江南》([一] 、[二])、《菩薩蠻》([一] 、[二] 、[三] 、[四] 、[五])、《更漏子》([二] 、[六])、《酒泉子》(一) 、《楊柳枝》([一] 、[二] 、[三] 、[四])、《南歌子》([一] 、[二])、《河瀆神》(一)、《訴衷情》等,尤以《夢江南》(二)和《菩薩蠻》(一)為最著名。其中《夢江南》(二)是溫詞中別具一格的清新自然之作,該詞明顯受到民間曲子詞的影響,以白描手法刻畫一位思婦在江樓期盼丈夫歸來的圖景,“過盡千帆皆不是”,“腸斷白蘋洲”,可謂風格清雅,語短情長。其詞結有《金荃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