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歲到底是個什么東西?
熱心網友
西北大學生物系教授楊興中:太歲這個詞,在農村里面一直是源遠流長的,一直有這個太歲這一說,所以一旦土里頭挖出一個肉乎乎的一團的這個東西,老百姓都認為是太歲。從我小的時候人們就說,老人經常給我講這些事情,講過去誰家蓋房子的時候,挖地的時候挖了個太歲,從此那一家就敗落了,還有死人的,怎么回事怎么回事,所以這個在關中這一帶老百姓廣為流傳的一個事情,所以一旦河里挖出這么一個怪怪的,像個肉,又不腐爛沒有任何味道東西,他們第一印象可能是太歲。 據中國一些辭書的解釋,太歲是古代民間對木星的一個別稱,木星它每12年要圍繞太陽轉一圈,它每一年有一個位置,地下相對應的就有一個太歲出現。民間傳說蓋房子興土木的時候門不能正對著它在天上的星位。不然地上的太歲就會動怒。久而久之就出現了“太歲頭上不能動土“的說法。如果按照民間的說法,人們對太歲是十分避諱的,但是為什么又把它與長生不老聯系在一起呢? 其實在中國幾千年前的古籍《山海經》中就有關于太歲的記載。在中太歲也被稱為 “視肉”、“聚肉”、“肉芝”。你看都帶個肉字,說明可以食用。據《山海經》記載,“視肉”最早是作為古代帝王生前喜歡食用的物品出現在古帝陵前的。具有 “食之盡,尋復更生如故”,“食一片復一片” 的特點,也就是說吃一片,它自己可以再次生長,這和陜西周至發現的“不明生物體”似乎一樣,具有自生自長的能力。至于吃了以后長生不老延年益壽的說法,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確有記載。在《本草綱目》中李時珍把它叫做肉芝收入“菜”部“芝”類,與我們現在見到的靈芝,并稱為“本經上品”。《本草綱目》里還列舉了幾部以“芝”為主的藥方,說明對一些疑難病癥有著特殊療效,其共同的特點是:“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而且由于它具有自生自長的特點,顯得更加珍貴。所以歷代帝王都千方百計去尋找它,其中據說古代帝王將相尋找肉靈芝的故事,以秦始皇派遣徐福率領三千童男童女找藥最為著名。 據《史記·秦本記》記載:秦始皇統一六國后作為一國之君的皇帝,聽說東方有一種仙藥,食用以后能長生不老得道成仙,于是在秦二十八年親自率將東行尋找仙藥,他來到了山東省的瑯琊鎮,尋訪到了非常出名的方士名醫徐福,命為其尋找到長生不老的仙藥,并賜給徐福大量的人力、物力。徐福隨即率五百童男童女東行,來到了山東蓬萊尋找仙藥不成。于是徐福又修造船只率三千童男童女東渡扶桑,到達了古代瀛洲、方丈也就是現在的日本列島一帶繼續尋找仙藥。據說秦始皇讓徐福尋找的仙藥當中就有肉靈芝。然而2000多年過去了,徐福和他的尋找船隊消失在歷史長河里,而它夢寐以求的仙藥也化為了歷史傳說。但是在陜西周至縣發現的這個不明生物體,卻再次把人們與肉靈芝聯系在了一起。 采訪 陜西省中醫研究院 副院長 米家烈:古代的肉靈芝上面的描述呢,本草綱目上它描述的比較詳細一些,我去看的時候 它的形狀就是像描述的,它的這個黃的像紫金,這個切起來就像一塊肉,那個紫金你看起來就像那個紫金顏色又發黃又紫。而且,它的外圈上還有,一圈一圈好像在那個增生,一圈一圈的在那里發展,發育這個過程中留下的一個痕跡都比較很清楚,那個手摸到上頭光光的,而且摸下來還一點黏度感,就好像咱們那種椒鹽蛋白那個在上面出現的那種現象,感覺到非常的寶貴,我也沒敢用手很有勁的去摸,就輕輕地看了一下我感覺到這是一個寶貝,我可以斷定地說它就是肉靈芝。 米家烈的說法源自《本草綱目》對肉靈芝的描述。據《本草綱目》記載“肉芝狀如肉,乃生物也。白者如截肪,黃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徹如堅冰也。”這些描述似乎與陜西周至所發現的不明生物體的特征非常相似。再加上它自我生長迅速的特點,不得不令人懷疑它是否就真的是傳說中的肉靈芝? 在隨后的幾年時間里,這個不明生物體,在各地進行了公開展出。由于人們紛紛傳聞這就是古書上記載的太歲肉靈芝,觀看的游人絡繹不絕。就連在海洋生物研究方面有著很深造詣的日本天皇明仁,在得知此生物體發現的消息后,特地參觀了這個“不明生物體”,并稱它為:“稀有的寶物”。 為了判定陜西周至發現的這個不明生物體是否就是傳說的肉靈芝,楊興中對這個不明生物體又進行了深入研究。通過近一個月的緊張科學觀察,楊興中發現這個生物體具有兩根鞭毛 結構的游動細胞,并可看到游動細胞鞭毛的一端無選擇性的攝取食物顆粒。根據這個特點,楊興中確定, 這個不明生物體的身份,是一種生命演化過程中介于原始菌類向植物動物演化過程中的粘菌復合體。 其他地方雖然這個粘菌的普遍存在,但是這么大的復合體來講,這又是第一次發現,因為當時我們研究完了之后,形式一個初步結論就是說它是處于原生動物和植物之間的過度類型,這本身就是說明了它在生物界里面進化方面的一個奇特性,所以當時價值體現的比較大一些,所以就引起了很多學者的一些關注吧,科學界的一些關注,尤其是像當時在日本先皇參觀了以后,他是一個海洋生物家,他參觀完了說了一句話,說這是生物學界的一大發現,這個價值初步肯定的。 根據楊興中他們的結論,這個不明生物體是一種生命演化過程中介于原始菌類向植物動物演化過程中的粘菌復合體。這個結論說明了什么呢?你看這是一株植物,這是一個動物,這是一株真菌,它們都有著共同的祖先。它們是由幾十億年前一種原始的鞭毛單細胞生物進化而來。這種生物叫做原生質生物,是生命的原始狀態。原生質生物生活在水中能夠游動,它既可以像動物一樣通過吞噬其他的生物生活,也可以像植物一樣通過光合作用生活。前一種叫異樣功能,后一種叫自養功能。后來隨著演化按兩個方面發生分化:一部分原生質生物自養功能加強,運動功能退化,進化到單細胞綠藻由之發展成植物界。另一部分原生質生物運動功能和異養功能加強,自養功能退化進化到單細胞原生動物,由之發展到動物界。這個粘菌復合體,它的細胞結構和原始的鞭毛細胞的結構非常相似,不同的是這種細胞不含光合色素,按《生命起源及進化譜系圖》分析,它的位置應在菌、(藻)類植物和原生動物之間。也就是說處于生命演化的一個岔道口上,左拐呢就會發展到植物界,右拐呢就會向動物界發展,原地不動就變成了像蘑菇靈芝一樣的真菌類。由于非常少見,一直是生物演化研究的一個盲點,所以它對研究生命演化過程十分有意義。 但是這個大型粘菌復合體是否具有像人傳說的延年益壽的功能呢?為了進一步揭開里面的秘密,楊興中進一步觀察了它的物質結構。他發現這個大型粘菌復合體體內含有將近50%的蛋白質和核酸,這些物質對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十分有幫助。而且有時在它表面會形成一種類似塑料薄膜一樣的物質。那么這個薄膜,而且在手上捻就是光光的,黏黏的那種感覺,至少是一種多糖類的物質,可以蘊含多糖類,那么這個多糖類,這個在免疫這一方面有非常大的作用,就是至少作為一種藥物開發,或者保健品開發,它這個如果進入人體以后,可以激活人體的免疫系統,增強你的免疫功能,那么這個從一個側面來說,那就達到了一個保健的作用,所以還是有一定道理,至于里面含有其他物質,這個沒測量。你可以到下面的網頁看看:(含太歲圖片) 。
熱心網友
所謂“太歲” 原指木星, 金木水火土。 稱“歲”星。 “歲”星 原為 福星, 所謂福星高照, 它是豐年的象征。 歲星每天 升 落。 落下便降于凡間休息。 常言道太歲頭上不能動土。 傳說如有人在“歲”星 休息的方位動了土,便會大禍臨頭。 唐朝,有一家人, 在家田里挖出一個 硬硬的怪肉。 后家里遭滅頂之災。有人說是動了“太歲” ,這種怪肉 以后便稱為“太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