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比太陽小的恒星最終會演化成什么?白矮星、中子星、脈沖星還是黑洞?
熱心網友
質量小于O.5個太陽質量的恒星, 中心的氦核永遠也不會達到氦燃燒開始所需要的溫度, 它們在氫燃燒停止以后,直接演化為自矮星。 褐矮星是質量介于15至70倍木星大小的恒星。據認為,它們像普通恒星一樣,由塌縮的氣、塵盤形成。但與普通恒星不一樣的是,它們不能產生足夠高的溫度以觸發持續的氫核聚變。它可能形成類似土星,也可能形成較小的與地球一般大小的行星,而這樣的行星就非常適合人類居住。小褐矮星的表面溫度為2300開氏度,因此離恒星150萬到700萬公里遠的行星會存在液態水。靠近褐矮星較近的一些行星容易被燒焦,但隨著褐矮星的溫度下降,一些行星則會成為適于人居住的行星。由于褐矮星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將其溫度降下來,所以周圍的行星也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適于生命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