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余時間我除了輔自己孩子的功課外,還同時兼做了兩個小學生的家教。在我的輔導(語文、數學)下,另兩個孩子的的進步都很大,而自己的孩子卻總是沒效果,這是怎么一回事?是逆反,還是“外來的和尚更好念經”?請教育方面的專家答。
熱心網友
古代的圣賢孔子和孟子和你遇到類似的問題,認為自己教不了自己的孩子,原因是:你教他,他如果不會,你就會著急,一著急言辭上就會表現出來,傷害了孩子,孩子也就會產生抵觸心理,父母和孩子之間易有沖突,影響了親子感情,所以他們都主張“易子而教”,孔子就不教自己的兒子,而是讓別的老師去教。
熱心網友
是不是你舍不得嚴格要求自己的孩子?如果不是,那就是你的孩子對你的輔導有反感情緒.我有兩個老師就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我們都學的很好,而他們各自的孩子卻因為自己的爸爸輔導自己有抵觸情緒而沒盡全力,我覺得你可以找別的老師輔導一段時間,等到你的孩子消除了心中的障礙后,你再輔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