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艇在水下航行時,燃油所需得的大量氧氣來源于哪里?尾氣又是如何排放?

熱心網友

現在各國軍隊裝備常規潛艇大多為柴電潛艇,柴電潛艇在潛航中是靠電池驅動電機,再驅動螺旋槳。隔幾天才需要啟動發動機給電池充電,但是發動機運轉時需要吸入空氣和排出廢氣,所以潛艇必須浮起,接近海面,讓吸氣口和排氣口露出海面,這也是他的弱點,易被敵人發現。所以有些國家采用AIP技術(不呼吸空氣動力系統),不過這也只是增加了一定的潛航時間。真正的潛航高手是核潛艇,核反應堆運轉時不需要氧,可一連幾個月在水下潛航,可以穿越冰雪覆蓋的北冰洋,這是常規潛艇無法辦到的。

熱心網友

里面有生氧器,但原理還是能量守衡定律

熱心網友

AIP潛艇自帶氧化劑,廢氣主要為水蒸汽與二氧化碳,稍經處理即可直接排入海水。

熱心網友

補充一下,現代也有AIP潛艇(不呼吸空氣動力系統),它是自帶氧化劑,一般是用液氧或雙氧水.

熱心網友

潛艇在水下不是用柴油機,而是用電池航行。二戰時沒有良好的儲存電力的物質,所以,在水面充電后,在水下維持不了很長時間,有時,被困坐海底后,不得已要關閉所有耗電的設備,人員禁止活動以減少 氧氣消耗。潛艇要浮出水面后才啟動柴油機,啟動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充電。二戰時,一些潛艇也可以在水下充電,但要將一根導氣管伸到水上。這時,潛水的深度也不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