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wǎng)友

“花自飄零水自流”是出自李清照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這是一代女詞人李清照前期寫的一首詞,比較真實地反映了她的閨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題材集中于寫自然風(fēng)光和離別相思。通過描繪孤獨的生活和抒發(fā)相思之情,表達(dá)了對丈夫的深厚感情,宛轉(zhuǎn)曲折,清俊疏朗。“紅藕香殘”從色彩上、氣味上寫出了荷花的清麗,即使飄零水上,仍是一幅輕盈雅致的圖畫。《一剪梅》是對丈夫的相思之愁、生離之愁,其時詞人錦衣玉食,而士人游學(xué)游宦也是社會習(xí)俗,故這愁來得輕、淺,正如詞人所言是“閑愁”;“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明月自滿,人卻未圓;雁字空回,錦書無有,說“誰寄”,即是無人寄也。這代表著相思之情。“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其中的“此情”是離愁別緒,難舍難分,愛之愈深,思之愈切,這是一種甜蜜的相思之愁。 李清照這首詞在藝術(shù)構(gòu)思和表現(xiàn)手法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因而富有藝術(shù)感染力,仍不失為一篇杰作。其特點是:一、詞中所表現(xiàn)的愛情是旖旎的、純潔的、心心相印的;它和一般的單純思夫或怨其不返,大異其趣。二、作者大膽地謳歌自己的愛情,毫不扭捏,更無病態(tài)成份;既象蜜一樣甜,也象水一樣清,磊落大方。它和那些卿卿我我、扭捏作態(tài)的愛情,涇渭分明。三、李詞的語言大都淺俗、清新,明白如話,這首詞也不例外。但它又有自己的特點,那就是在通俗中多用偶句,如“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一種相思,兩處鬧愁”、“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等等,既是對偶句,又淺白易懂,讀之瑯瑯上口,聲韻和諧。若非鑄詞高手,難能做到。 這首此詞最精彩的是歇拍:“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相比起來,范詞較平實,李詞較靈活,她以“眉頭”、“心頭”對舉,以“才下”、“卻上”相應(yīng),便形成一條動蕩起伏的感情流波。然而紅花需有綠葉相扶,沒有前文的鋪墊烘托,這三句不可能如此精彩。[另送你這首帶有配樂唱曲的 FLASH 可以一邊欣賞……很美的,百聽不厭]。

熱心網(wǎng)友

語出李清照的: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占蘭舟。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應(yīng)是作于前期,丈夫外出后,易安居士無法排遣相思,遂有此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