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兒子已快6周歲了,因我們今年不得不外出工作,還沒能力把他留在身邊,所以他留在老家由爺爺奶奶照顧,并在那讀學前班。他現在存在不少的不良習慣或不好的性格,如果還不能解決,肯定會影響他今后的發展,我把問題寫在下面:(1)依賴性強,對什么事都存在畏難情緒。因為從小爺爺奶奶對他過度呵護,對現在連穿衣、冼臉他都不愿做,而且任何新的事情包括新的東西讓他做和學,他會稱學不會而不肯做。(2)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做作業時邊玩邊做,有時做一點作業可以用掉一個多小時,任奶奶怎樣催促,他還是這樣!我想采取超時就讓他多做題的方式,又怕他對學習更有抵觸情緒,影響他的學習主動性!(3)特好玩,他在玩時,任你怎樣催促他吃飯或睡覺,他就是不理不睬或磨磨蹭蹭。繼而發展成做什么事都磨磨蹭蹭,對大人的話充耳不聞的態度。曾采用過講道理或講故事或獎勵或打罵的方式來改變,可收效甚微。(4)他學東西很快,缺乏耐心,興趣也保持不了多久。一但學會的東西讓他再做,他就會采取馬虎或故意搗亂的態度,這樣以來,老師對他很反感,而且目前我國小學和學前教育都采用的是這種重復教育,我擔心長期以來會影響他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如果提前教育,也許他的智力開發會好,但他自律較差,在課堂上難遵守紀律,在情商發展上也會跟不上。以上的問題一直困擾我們,讓我們頭疼不已,請大家幫幫忙!謝謝!
熱心網友
爭對你的問題(1)你必需讓他自己做,不要去幫他穿,也不要其它任何人去幫他做他自己該做的事,當他吃力的做好一件小事請您記住及時給他表揚,若他喜歡聽故事你還可以叫他某某事情自己做,做得好給他講故事,總之你要因才施教,看他愛吃哪一套,你就用哪一套去克他的缺點。(2)學習上你可以用有做游戲的方式來教他學習,比如學數學你可讓他數火柴棍,并站在他的角度考慮問題,你可以給他安排作息時間讓他慢慢改正,不過這種方法在很多孩子身上都會出現使他們反感的情況,你可以再叫一個小朋友和你的小孩在一起做作業比賽,比比誰做得又好又快,一般來說孩子都挺有好強心,他們都會去爭取不敗。(3)他還小,你跟他說死理肯定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打罵對6歲的小孩來說也只有壞處而無好處。你問他想不想當兵,你可以拿一些軍人的照給他看,拿軍人訓練時的那種嚴裝誡備讓他看,告訴他當兵有多光榮多嚴格,并叫他從日常生活中做起,一般來說男孩子小時候是很崇拜解放軍叔叔的,若對他還不起作用你可以用其它類似的方法去讓他慢慢糾正這些貪玩的習慣。(4)他學東西快,你們應該多給他買些帶知識性的適合他的年齡看的書,最好是帶有圖的。你們應該進行提前教育,我想會隨他的年齡與環境慢慢改變的,還是別忘了給他一定的表揚,這是很重要的,對他很有鼓勵的!!。
熱心網友
多鼓勵小孩
熱心網友
能參與回答你提出的問題我很高興。你的孩子存在以上的不良習慣,是因為孩子長期不在你們身邊造成的,爺爺奶奶帶孩子不是說不好,主要是爺爺奶奶太喜歡自己的孫子,什么都依小孩、什么都不讓小孩做,造成小孩萬事都依賴的原因。建議你們夫妻在艱苦,在困難孩子都要自己帶。說真的,我的孩子也讓外祖母帶過。發現后就自己帶了。還多買一些食物(識字)卡片讓孩子多看。
熱心網友
我有最好的辦法,一舉兩得,引導好習慣的同時可以學好功課,你幫你兒子買階梯的教材最好了,因為我的兒子就跟你的情況一樣后來引導過來了!祝你成功!我給你網址: 這個全國各地都有服務點的.
熱心網友
我認為不同的孩子應不同對待,每個孩子都有長處,應該發揮他的長處,多表揚。對他的缺點應該批評,如果說三次不聽那就打他,孩子不能老打,但打他一次就讓他記住,家長要有威信。爺爺奶奶可能慣著孩子,但主要責任在家長。對孩子的任何誠諾要言而有信。有些事情要聽孩子的見意,不能太武斷。。家長要給孩子樹立榜樣,你永遠是他學習的榜樣。這是我自己對孩子的一些經驗,不一定對,望多交流。
熱心網友
細心
熱心網友
不要讓爺爺奶奶帶孩子,這是我的忠告,孩子還是要自己帶,有什么壞習慣可以隨時幫他改正
熱心網友
應該讓他多參加一些公義活動!并且多加思想上的教育,當然不能一講就講半天,孩子都不會喜歡,要在活動中讓他明白道理。
熱心網友
克服困難,想辦法自己帶孩子,實在不可以,就讓孩子寄宿。
熱心網友
一、最近看過一本<好媽媽,慢慢來>的書,很有幫助,建議你去閱讀一下;二、是否可以考慮用點獎勵機制,比如在一個小時內完成作業獎勵1分,一個星期下來若積到5分可以獎勵他喜歡的食物或者出去玩的機會;三、最好開個家庭會議,父母和爺爺奶奶坐下來就孩子日常的行為進行評估分析,大家達成一致的意見后,避免在教育孩子時當著孩子的面出現分岐;四、父母要離開家之前,跟孩子好好談談,告訴他爺爺奶奶年紀已大,爸媽不在家,需要他擔負起一定的責任,希望他能成為一個男子漢,幫父母照顧爺爺奶奶,也要告訴爺爺奶奶放手讓他去做一些事情,一開始可能會一團糟,但關鍵是他肯去做
熱心網友
一.鼓勵他自己的事自己學會做.二.要他先做完作業再玩.三.引導他到時候吃飯,吃完飯后在玩,每天燒一兩個好菜引誘他吃好飯.四.鼓勵他學東西快,有意識地要他將學過的東西與班上好同學比看誰學過的東西不忘.
熱心網友
父母要有耐心、寬容之心!
熱心網友
我兒子七歲,也是同樣的問題,我們又沒在他身邊。幼兒園,學前班和一年級都是我父親在管。我們經常打電話問孩子的情況,父親都說沒有問題,就在今年暑假孩子到我們身邊才發現他連學前班的拼音都沒學好。 現在已經是二年級了,看見這種情況,我們想了許多辦法,最后決定讓他在一個我們認為學習環境比較好,同時也是老師的家里住,好像也不是很好。也許是方法不對?還是時間還短一時還改不過來。好難啊 實在沒辦法,我們想明年送到封閉學校去讀,因為聽說這所學校還比較可以。可是孩子那么小,又那么不聽話,也不知是利還是弊。 隨便說一下,我們工作的地方教育太差,所以孩子不可能呆在我們身邊。唉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熱心網友
我為你提供幾點比較具體的。一。可能爺爺輩都對孫子比較縱容,對孩子的不好的行為沒及時的感化教育。另外,他們本身也有一些老年人的行為特點,對孩子產生不良的影響。所以,應當把孩子送去全托。二。平時要以身垂范。對六歲的孩子,父母的認可和思維最容易使他們發揚廣大。父母在平時價值觀上,要流露出自立,自強的導向。三。孩子在沒有耐性這方面,可從兩方面著手,首先多與孩子作一些游戲,讓孩子樂于親近父母,樂于接受外界施加的影響。因為沒耐性根本上是對引導者的信任度的問題。其次,求助于社會上一些培養和矯正學習習慣的專業機構,他們做起來效果很好。
熱心網友
我是個老師,在學生的問題上,如果老師一味的批評他必然反叛。就如小時候看到的一個一休的故事,公主很容易尿床,懸賞人來診治。一休就陪她去玩水,不再限制她喝水。 一樣的道理,誰小時侯不淘氣呢? 但是不可以以為的束縛。 首先把他從長輩的身邊帶走,隔輩人對小輩的憐惜已經有些~~~ 然后讓他去盡興的去做一件他喜歡的事情,如果是正確的那么就鼓勵。好的堅持。如果不正確就從側面來疏導。 年齡小的孩子最需要的不是教訓,而是父母的關心。 許多的孩子父母不在身邊所以表現的很叛逆,其實是他們內心脆弱的一種表現。 給他一個兒童時代是美好回憶。生活里是父母的真實的以身作則。假期里是一家人的其樂融融。這樣成長的孩子即使不可以成就偉業,但是一定是最快樂的! 而他的父母也是最幸福的,愛就是解決問題的 最好辦法。所以不要以問題的眼光看待你的孩子,他沒有錯。是你疏忽了他。那么現在就把你是兒子找回來吧!。
熱心網友
我覺得應該循循善誘
熱心網友
得看看是什么不良習慣
熱心網友
我認為孩子應該多表揚,好孩子大多數是在表揚中長大的.
熱心網友
具體的情況要具體分析了,建議你多看看學前或幼兒教育的書,這階段的孩子如何幫助他。別人的建議適合別人的孩子,未必適合于您的孩子。
熱心網友
我家的兒子今年也是六歲,平時也很調皮的,但是有的時候,特別是男孩子是需要嚴一點的,現在我一般采用數到三的方法,要是一件事情我數到三還沒有改正的話,那我就是肯定有懲罰的,往往開始受到過懲罰,到最后只要我數到一或二他就改正了,他也怕罰的.前提是一開始的懲罰一定要到位.
熱心網友
交流和幫助最重要
熱心網友
對于中國6歲的小孩這種現象是普遍的!打和罵是會使小孩更加叛逆,家長不在身邊的小孩更是凸出,我個人認為他是想引起大人的注意,物質的滿足不能代替對親情的那份渴望,小孩會覺得為什么別的小朋友都有爸爸媽媽來,自己的爸爸媽媽為什么那么少來!小孩也只有回到家看到你們才會有安全感,但是工作回來的你們一身疲憊,已經沒有興致陪你們的兒子玩了,他唯有做出一些出格的事引起你們的注意,或是大哭一場,這時的你們就會覺的煩了。但這也只是小孩的一種表達方式。但是除了打罵還是有很多方法的。 不清楚你家的寶寶是如何從學校回到家的?問問今天在學校過得好嗎?今天有沒有開心和不開心的事啊?回家路上就可以以路上的所見所聞教育著他!如果家里的媽媽或爸爸沒有回到家,告訴他快點回到家哦!讓他做一件事迎接回來的人,讓他有成就感,回來的你們一定要親親寶貝,讓他開心一下以示獎勵就好了,最好不要每次回來都用禮物來獎勵,告訴他"你是小男子漢了,要做點事了!"讓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但是要做很久的事,在他煩的時候對他說:你不做完爸爸媽媽就要不能吃飯哦,你是男子漢要心疼我們哦!讓他慢慢的獨立! 其實很多事情就是要溝通了,你要讓他理解你們,你們也就不會這么辛苦了!對小孩子的承諾一定要做到,做不到不要說,小孩子會很認真的!。
熱心網友
同意
熱心網友
無為而治
熱心網友
我沒有孩子,但我有父母,我覺得“身教大于言教”很正確!父母給我做多的教育是他們的一言一行!多交流!
熱心網友
應該讓他向別人學習給他一個學習的榜樣!讓他跟那些有益的朋友玩!玩的時候也玩有益的活動!能提高知識的活動!不斷的學習!提高他的興趣!跟他多交流!談心!讓他多鍛煉!跟他說爸爸媽媽讓你做這樣的東西有什么好處!
熱心網友
找個家教來管吧:)
熱心網友
別急,急不得。我兒子也正好6歲多,也是這個階段。怎么說呢,小孩子現在是處于人生的第一次叛離狀態,不能簡單的說教。特別是你們雙親都沒在身邊,是老人在護養,隔代管教,寵昵多余嚴肅了。我認為,多帶帶小孩出去見識見識,比如去農村孩子家玩玩,比如野外活動,等等,讓他多開闊點視野。至于學習方面嘛,小孩子,特別是小男孩,在小學以前,智力都不是那么明顯的,少給他些命令啊建議啊之類的話。要多問問他的主意,讓他覺得,他也能決定事情,是很能建立信心的。他會認為,自己也是個中用的人,大人也有依賴他的時候。現在的小孩子,貪玩是天性,何必管得太嚴呢。多鼓勵鼓勵啊,讓他覺得學習起來有奔頭。當然,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也要行使家長的威嚴,呵呵,這是我的經驗首先,家長要采取一些強硬措施,迫使孩子就范。例如,孩子吃飯時動作慢,家長就在他(她)每次吃飯前,給他(她)規定好時間,若是超過時間,不管他(她)是否吃飽,端走他(她)的飯碗, 而且杜絕吃任何零食。要是孩子故意喊肚子餓也不要理睬,稍后便可對他(她)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進行教育,告訴他(她)不按時吃飯對身體有害的道理,切忌這時放松要求。其二,當家長提出要求和規定后,應該讓孩子照章執行,一旦違犯,家長必須要加以處罰。如果不加以處罰,孩子勢必會輕視你訂的制度,家長的威信也相應地降低了。這里必須強調的是,制度一旦訂下,必須嚴格執行,否則就失去了教育的意義。但規定不能過多,過多就濫了,孩子畢竟是容易忘事的。其三,家長自身要有良好的習慣和健康的言行,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須做到,切忌對孩子一套,對自己一套,營造一種和睦、禮讓、理解、平等的和諧家庭氛圍。其四,讓孩子多接觸那些有良好教育的孩子,有時孩子之間的影響比家長三番五次地嘮叨要有效得多。其五,利用電影、電視和優秀的兒童作品啟發和教育孩子,讓孩子從故事中明辨是非,懂得為人處世的道理。其六,謹防孩子不良習慣的“第一次”出現,一旦有了第一次,家長要立即加以制止,切不可放任自流,導致不良后果。 總之,要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除了有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之外,最重要的還得提高家長自身的素質和修養。俗話說得好:世上沒有笨庸的孩子,只有平庸的父母。家長的素質和修養加強了,并能經常檢點自己的不良行為,孩子就會在你正確的言傳身教和引導下,慢慢養成自己良好的習慣。 教育一種長期的投入,你如果能回家管孩子,那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老人都是比較溺愛孩子的,孩子的問題比較多,首先要有一個系統的規劃,家里的每個人都要按此要求來帶孩子,孩子的毛病也不要急著一下子都改了,要一條一條糾正,再配以適當的獎勵就可以了。我的孩子現在已10歲了,小時候也出現和你孩子一樣的毛病,現在在學校里是公認的好孩子,這里我說說我的一些經驗。1、依賴性強,從小事做起,讓孩子得到自己做事情的甜頭,比如自己穿衣服可以穿自己喜歡的衣服,等等,多鼓勵孩子。2、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做作業時邊玩邊做。我的方法是做一些孩子感興趣的事,比如去野外郊游等,(最好是室外活動)讓孩子知道快點做完作業會節約出時間來做更有趣的事情。未完 。
熱心網友
找到一個他喜歡的有益事情,加以引導,使其忘記不良習慣,再加以好的引導。
熱心網友
耐心教導!
熱心網友
一點一點慢慢來,不可傷害他的自尊心,幫助他逐漸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熱心網友
培養孩子老子要有富爸爸的精神,要有教師的精神,要有體育名人馬俊仁的精神,要有做孩子員工、用人的精神
熱心網友
環境影響
熱心網友
家長的培養很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就應該做到
熱心網友
這一般是孩子的通病。但是對孩子要引導!!重教育與實踐!!
熱心網友
教育一種長期的投入,你如果能回家管孩子,那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老人都是比較溺愛孩子的,孩子的問題比較多,首先要有一個系統的規劃,家里的每個人都要按此要求來帶孩子,孩子的毛病也不要急著一下子都改了,要一條一條糾正,再配以適當的獎勵就可以了.我的孩子現在已10歲了,小時候也出現和你孩子一樣的毛病,現在在學校里是公認的好孩子,這里我說說我的一些經驗.1、依賴性強,從小事做起,讓孩子得到自己做事情的甜頭,比如自己穿衣服可以穿自己喜歡的衣服,等等,多鼓勵孩子。2、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做作業時邊玩邊做。我的方法是做一些孩子感興趣的事,比如去野外郊游等,(最好是室外活動)讓孩子知道快點做完作業會節約出時間來做更有趣的事情。未完
熱心網友
首先,家長要采取一些強硬措施,迫使孩子就范。例如,孩子吃飯時動作慢,家長就在他(她)每次吃飯前,給他(她)規定好時間,若是超過時間,不管他(她)是否吃飽,端走他(她)的飯碗, 而且杜絕吃任何零食。要是孩子故意喊肚子餓也不要理睬,稍后便可對他(她)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進行教育,告訴他(她)不按時吃飯對身體有害的道理,切忌這時放松要求。其二,當家長提出要求和規定后,應該讓孩子照章執行,一旦違犯,家長必須要加以處罰。如果不加以處罰,孩子勢必會輕視你訂的制度,家長的威信也相應地降低了。這里必須強調的是,制度一旦訂下,必須嚴格執行,否則就失去了教育的意義。但規定不能過多,過多就濫了,孩子畢竟是容易忘事的。其三,家長自身要有良好的習慣和健康的言行,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須做到,切忌對孩子一套,對自己一套,營造一種和睦、禮讓、理解、平等的和諧家庭氛圍。其四,讓孩子多接觸那些有良好教育的孩子,有時孩子之間的影響比家長三番五次地嘮叨要有效得多。其五,利用電影、電視和優秀的兒童作品啟發和教育孩子,讓孩子從故事中明辨是非,懂得為人處世的道理。其六,謹防孩子不良習慣的“第一次”出現,一旦有了第一次,家長要立即加以制止,切不可放任自流,導致不良后果。 總之,要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除了有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之外,最重要的還得提高家長自身的素質和修養。俗話說得好:世上沒有笨庸的孩子,只有平庸的父母。家長的素質和修養加強了,并能經常檢點自己的不良行為,孩子就會在你正確的言傳身教和引導下,慢慢養成自己良好的習慣。 。
熱心網友
不要緊,正常現象而已,只要注意積極引導、創設條件即可。祝你如意。
熱心網友
別急,急不得.我兒子也正好6歲多,也是這個階段.怎么說呢,小孩子現在是處于人生的第一次叛離狀態,不能簡單的說教.特別是你們雙親都沒在身邊,是老人在護養,隔代管教,寵昵多余嚴肅了.我認為,多帶帶小孩出去見識見識,比如去農村孩子家玩玩,比如野外活動,等等,讓他多開闊點視野.至于學習方面嘛,小孩子,特別是小男孩,在小學以前,智力都不是那么明顯的,少給他些命令啊建議啊之類的話.要多問問他的主意,讓他覺得,他也能決定事情,是很能建立信心的.他會認為,自己也是個中用的人,大人也有依賴他的時候.現在的小孩子,貪玩是天性,何必管得太嚴呢.多鼓勵鼓勵啊,讓他覺得學習起來有奔頭.當然,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也要行使家長的威嚴,呵呵,這是我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