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這是尼采于1883年,1884年1月出版寫作他的主要著作《查拉圖什特拉如是說》的命題。查拉圖什特拉是古代波斯拜火教的創始人,尼采借這個教主之口,說出自己的哲學思想,其中兩個主要內容是“超人”和“萬物永遠還原”。尼采在書中預言,由于世風日下,人已變形,因此必然要出現一種新人,即“超人”。他宣稱“上帝已死”,并用“一切價值重新估價”為口號,攻擊基督教宣揚的“奴才道德”。尼采企圖以此克服迄今為止的西方哲學的弱點,在精神發展史上引起一個轉折,他把這本書稱作“為眾人又不為任何人的書”。《查拉圖什特拉如是說》既是哲學著作,又是散文詩,全書充滿了寓意和隱喻,有《圣經》風格。尼采活動的時代是在1870年普法戰爭以后。這時德國資本主義迅速發展,德國工人階級日益壯大,階級矛盾日益尖銳,人們看到社會的弊病,社會主義思想廣泛傳播。又有一些人則在另一方面尋找出路,尼采哲學便應運而生。他的哲學有批判現存制度的一面,尤其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宗教和道德的虛偽的揭露批判,極為有力。他反對一切舊的傳統,是個徹底的偶像破壞者。但是他站在精神貴族的立場上反對資本主義,強調天才、“超人”,蔑視群眾,從個人主義出發,既揭露資本主義,也反對社會主義。尼采的思想從20世紀初以來在世界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它曾對因不滿現實而探求新路的知識分子起過積極作用,同時反動勢力也把它當作他們的思想基礎,例如德國的納粹分子就把尼采的思想奉為他們的圭臬。

熱心網友

“上帝已死”,是說基督教關于上帝的天國的理想已經破滅。尼采認為,天國的理想統治人間已有千年之久,人們為了追求來世,為了充當上帝的選民以便進入天國,就接受了基督教的靈魂不死的說教和以謙卑、恭順、同情為特征的倫理觀念,結果人就象吃了鴉片一樣,在精神上萎靡不振,在肉體上孱弱不堪,成了一只“重負的駱駝”。現在,“宗教潮流消退”,上帝的信仰、天國的理想已經動搖,人們殺死了上帝,‘上帝已死”。

熱心網友

其實這還是強調人性!就和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主旨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