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空想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學說的發展史可追溯到英國T。莫爾于1516年寫成的《關于最完美的國家制度和烏托邦新島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書》(簡稱《烏托邦》)。該書以文學虛構方式描繪理想的公有制社會,譴責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罪惡,反映勞苦大眾對未來的憧憬,揭開了近代空想社會主義史的最初篇章。16世紀德意志農民戰爭領袖T。閔采爾的“千年天國”在宗教色彩掩蓋下表達早期無產者消滅剝削壓迫的愿望,并以實際的戰斗留下了革命的傳統。在17世紀,意大利的T。康帕內拉和法國的D。維拉斯先后用對“太陽城”和“塞瓦蘭國”的描述,表現對共有共享的美好社會的構想。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掘土派領袖G。溫斯坦利的空想社會主義則同勞苦大眾要求消滅土地私有的實際斗爭相結合,所著《自由法》是以立法方式表述建立新社會設想的先聲。進入18世紀,空想社會主義的代表人物主要出現在資本主義經濟逐步發展,階級斗爭錯綜復雜的法國。早期有《遺書》作者J。梅利埃,其后有《自然法典》、《論法制或法律的原則》等著述的作者摩萊里和 馬布利。他們的理論比以前對理想社會作虛幻描繪或帶有宗教神秘色彩的空想社會主義前進了一步,把理性論貫徹到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和對共產主義的理論探索中,并試圖將設計的新社會藍圖法律化和制度化。18世紀末平等派運動領導人 F。-N。巴貝夫是這一階段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反映法國下層群眾對資產階級革命的結果不滿,要求實現社會平等,消滅階級,主張通過密謀組織武裝奪取政權,實行“人民專政”。16~18世紀末期的空想社會主義仍具有明顯的平均主義和禁欲主義色彩。在大工業生產在歐洲日益發展,兩大階級對立日益顯露,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已經發生的條件下,19世紀初,法國的C。- 圣西門、F。-M。-C。傅立葉和英國的R。歐文這三大思想家把空想社會主義推向新的高峰。他們的“批判的空想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不僅對資本主義的矛盾和弊端作了廣泛深刻的揭露和批判,而且努力探求這些矛盾和弊端的根源,對資本主義社會的基礎作了有力的抨擊。他們對舊社會的改造和新社會的設計提出許多光輝構想:如消滅城鄉之間的對立,把國家變成單純管理生產的機構以及對社會歷史的看法等,包含可貴的辯證法因素。但是,他們不承認階級斗爭,企圖向包括統治階級在內的全社會呼吁,以宣傳和示范方法來實現其主張。19世紀30~40年代還出現過法國的□。卡貝、T。德薩米、L。-A。布朗基和德國的W。魏特林等人的空想社會主義。他們更多地受到工人運動的直接影響,其中魏特林和布朗基曾經是工人運動的著名領袖。他們的思想和活動有一些新的特點和建樹,但未超出空想社會主義的范疇。。
熱心網友
早期的社會主義思想,基本特征是缺乏科學依據,其原則是行不通的。
熱心網友
倒退的理論。
熱心網友
不可能實現的目標.
熱心網友
也就是想象中的社會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