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沒有好處

熱心網友

曲老師:您好!現在正是放暑假的時候,孩子在家沒事兒就上網。我也知道阻止他上網不太好,但是我真的很擔心,畢竟現在適合小孩上的網站實在太少。像電影、電視之類的都有審查定級制度,但網絡卻是開放的,任何人都可以上,在上面什么東西都可以接觸到。我想,您孩子上網那會兒,網站要比現在少得多!您當時是不是和我一樣擔心呢?當時,您又是怎么應對的呢?廣州 王秀王女士:您好!您說“您孩子上網那會兒,網站要比現在少得多”,這話也對也不對。我的孩子是1997年開始上網的,那時網站是比現在少,但網絡的信息量已經很龐大了,而且當時由于國家對網絡限制得很少,應該說那時網絡還沒有現在“干凈”呢!確實,網絡是開放的,在上面什么信息都可以接觸到。而作為家長,不讓孩子上網又是不可能的,就如同你不能因為社會上有壞人,就每天把孩子關在家里一樣。有句老話:可憐天下父母心。作為父母,即使孩子不上網,他們長到一定的年齡,我們也會為他擔心,怕他學壞。和你一樣,我那時也非常為孩子擔心,而且因為我的孩子是男孩子,更容易受一些不好的東西影響,所以隨著他的成長,我的心就一直這樣懸著。直到他成了公司的管理者,已經開始管理一個團隊,我仍然每日為他擔心,仍然覺得他是一個孩子——這就是父母。在孩子上網之前,我已經幾乎天天泡網了,對于網絡的好處與壞處,自然是心中有數。我知道,網絡是人類迄今為止最大、也最全面的一座知識寶庫,也知道網絡上處處有陷阱。但權衡利弊之后,我還是盡可能創造條件讓孩子盡早上網了。之所以說“盡可能”,是因為當時上網費用比較貴,對于我這樣的工薪族來說,也是一筆沉重的負擔。其實,當時我完全可以采取最省事的辦法——不讓孩子上網。這樣,作為母親,心里的壓力也不大。但我沒有這樣做。孩子剛上網時,是兩眼一摸黑,根本不知道面對這幾億個網站,應該向哪個方向游。因此,最初的指導非常重要。在孩子上網之前,我就為他準備了很多適合他那個年齡的網站,把這些網站的網址都存在收藏夾中,引導他在網絡這個知識的大海中暢游。后來我發現,孩子通過上網,非但沒有耽誤學校的課程,反而在有些課程上越學越輕松了,如英語和計算機等。原來,他自己找到了一個世界各國的孩子們交流的聊天室,他與世界各國的孩子們在那里交流,有時甚至還會吵吵架。在交流中,他覺得樂趣無窮,英語也使用得越來越熟練。這樣,他既學習了英語,又了解了世界各國的文化。過去他學得很艱難的英語課,一下子變得輕松起來,他的英語成績也一躍而到了全班第一名,沒多久,又在全校英語比賽中獲得了第一名。在網絡時代,我們與孩子實際上是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我們同時面對網絡這個新生事物。不同的是,我們有社會經驗,而孩子沒有。所以家長最好先于孩子或者和孩子一同上網,告訴孩子網絡上有哪些不好的東西,有哪些陷阱,怎樣通過網絡豐富自己而避免被不良信息傷害。孩子不是天生就知道哪些信息有害,哪里有陷阱,需要我們來告訴他們。如果我們不了解網絡,怎么引導孩子去分辨是非曲直呢?他們如果沒有社會經驗而天生就知道哪里是一馬平川,哪里有溝壑懸崖,豈不成了“天才”?曲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