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去旅游,但不知道如何走?

熱心網友

你好: 黃梁夢呂仙祠 位于邯鄲城北10公里處,始建于宋代,明清曾進行重修和擴建。占地約20畝,是一組規模宏偉、保存較好的明清時代建筑群,屬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一處名揚海內外的古跡勝地。 呂仙祠坐北朝南,門前有高大的“二龍戲珠”琉璃照壁,“邯鄲古觀”四個大字鑲于門額之上。進門為前院,院南照壁嵌有“蓬萊仙境”四個草書石刻,筆勢飛舞,蒼勁有力,相傳為呂洞賓手書。與石刻相對的是通向建筑群中軸線的丹門,門上懸有明嘉靖皇帝題寫的“風雷隆一仙宮”匾額。 過丹門為中院,院內建有蓮池,池中建橋,中央有八角攢角的八卦亭,恬靜典雅。周圍紅墻環繞,池中荷花飄香,令人心曠神怡。池北有三門,中門便是午門,上書“神仙洞府”,東西兩側為月亮門。   進午門往北,正面為硬山式的鐘離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前有月臺,內塑鐘離和兩童子像,東西有鐘樓、鼓樓,間有古松翠柏點綴,確有古觀幽雅之遺風。 過鐘離殿往北又是一院,正面一殿最為雄偉,即黃粱夢呂仙祠主殿——呂祖殿,歇山式琉璃頂,面闊進深各三間,前后各出單步廊,五彩餾金斗拱,飛檐翼角昂首望天。殿內塑呂洞賓和童子像,兩壁嵌題詠刻石5塊。殿前有拜殿和月臺,兩側為東王母殿和西王公殿各七間。 最北處便是呂仙超度悟世的盧生睡宮,也稱盧生殿。殿內有大青石雕刻盧生睡像,頭西足東,側身而臥,兩腿微曲,睡意朦朧,維妙維肖。睡床高二尺,長五尺,與睡像連成一體。東、西、北面墻壁上繪有壁畫,展現了盧生一枕而覺,一覺而夢,“富貴聲華終幻因,黃粱一夢了終身”的意境。殿前回廊有明、清時期的碑碣,其中邯鄲進士王韻泉所繪梅花和題詩:“夢醒黃粱方悟道,心同明月可尋梅”,頗受游人贊賞。 黃粱夢呂仙祠是依照唐代沈既濟的傳奇小說《枕中記》所建,相傳它是盧生遇呂仙做黃粱美夢的舊址。明代劇作家湯顯祖的名劇《邯鄲記》描寫的也是這個故事。清代作家蒲松齡還將此情節加以發展寫成《續黃粱》,流傳至今。 交通: 自駕車于京深高速公路邯鄲北口下,往西至107國道,向北至黃梁夢鎮東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