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知道鶴翔樁的內容,請發一個給我,謝了!
熱心網友
中國鶴翔莊氣功的功法內容 先天混元氣功雖然境界高深、效用廣泛,但對任何習練者都還需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為此,趙金香老師創編了包括“中國鶴翔莊氣功”在內的三步功法,供初學者及提高者分別習練。 中國鶴翔莊氣功是先天混元氣功的一步功,包括五節動功、八節對癥治療功、鶴游步功、開智明目功和站莊功。一步功的主要作用是疏通經絡,治病健身,達到人體小宇宙的和合。趙金香老師根據傳統中醫學、現代醫學、仿生學和力學原理,摹仿仙鶴的動作、性情而創編的這套功法,在習練時要求掌握“圓、遠、軟、連、緩、樂”和“意到氣到,氣到力到,意氣形統一”的原則,達到存心養性和明心見性。 中國自在靜功是趙金香老師創編的二步功法,包括心法六字訣、自在頭面功、自在靜臥功和自在靜坐功,原則上只有堅持修煉中國鶴翔莊氣功三年以上者方可習練。二步功的主要作用是蓄氣養神、培元固本,經過長期修煉,在三才合一、中脈通頂的基礎上,使人體小宇宙和自然大宇宙和合,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趙金香老師創編的三步功法是秘法內功,因人施教,以心傳心,以心印心,心傳口授。 除此之外,為了使廣大鶴功教師及學員掌握診病治病的本領,以便為更多的人服務,趙金香老師還總結公開了先天混元氣功在診療方面具體應用的功法——中國診療氣功。 總之,趙金香老師所創編和傳授的先天混元氣功的三步功法,是一套行站坐臥齊備、吐納導引俱全、動靜相生、性命雙修且安全可靠的氣功功法,是對東方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是氣功科學化、規范化、群眾化的開端和典范。 其實第一步功鶴功是和龐鶴鳴合創的!。
熱心網友
具體的練功方法還是要到書店里買一本,那么多圖文并茂的招式這里不可能說清楚的。
熱心網友
氣功是我國特有的一種古老的行為療法,通過軀體內部自我調整達到祛病、強身、延年的目的。 氣功療法是根據一定的固定程式經過長期反復的鍛煉,達到自我入靜的放松。 氣功的功法種類很多,按練功時肢體是否運動可分為靜功、動功和動靜工三種。肢體不運動的功法稱靜功,靜功有松靜功、內養功、強壯功等。肢體運動的功法稱動功,動功有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峨嵋樁、鶴翔樁等。動靜功是將靜功和動功有機地結合起來,或先靜后動,或先動后靜。按練功時的身體姿勢來分,可分為臥功、坐功、站功和活步功四種。不論何種功法,練功時要進行三調:即調意、調身和調息。 調意:即調理自己的意念,也就是訓練涌現在頭腦中的思想和念頭。一般地把它限制在一個簡單的詞(如“松”)或數字(如“一”)上,并把它固定在想像中的身體某一部位上,如兩眉間的“上丹田”,臍下一寸半的“下丹田”,這就稱為“意守”,意守的目的是為了入靜。做到真正的入靜,即排除各種內外干擾,頭腦里什么也不想,沒有什么念頭,身心處于完全放松的狀態,是很不容易的,這是一個主動的抑制過程,需要反復鍛煉,付出很大的主觀意志和努力才能達到這種入靜、物我兩忘的境界。 調身:即調整自己身體的姿勢。由于功法不同,要求身體的姿勢也各異。不論何種姿勢要使自己的頭頸、軀干、四肢肌肉和關節都處在一個相當松弛的狀態,并不為自己所意識到,即使練動功時,身體各部分的活動也是得心應手,達到了隨心所欲的地步。 調息:即調節自己的呼息,有意識地進行一呼一息的訓練,延長吸氣或呼氣的時間。呼吸可興奮植物性神經系統的活動,并通過它們的影響調節內臟的功能。 在各種不同的功法中,雖然三調各有側重,但調身、調息都離不開調意的指導,所以調意是主要的。然而在練功中。為了迅速獲得效果,常從較易掌握的調身入手,訓練自己身體的姿勢或動作。這一訓練雖然需要用意念來指導,但隨著身體各部分的放松或動作自如,意念的指導作用也隨之減少。在調身的同時也可進行調息,也就是以意領氣,將自然呼吸逐步轉為均勻的,緩慢的腹式呼吸。練習到一定程度以意領氣的作用也逐步減少,此時即可有目的進行調意,從意守某一部位到萬念俱寂,進入深度的入靜狀態。氣功練到意念、姿勢(有時是動作)和呼吸三者高度密切協調,自我與外界渾然一體,就能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氣功療法的應用范圍很廣,如高血壓、冠心病、潰瘍病、支氣管哮喘、糖尿病、偏頭痛等各種心身疾病和各種焦慮癥、恐怖癥、強迫癥等都有較好的療效。對于呈現輕度心身包括體弱、營養不良、精神不振等也能起到強身保健的作用。 現舉靜功中的松靜功為例,介紹練習功的具體作法如下: 1.松靜功的目的是達到身心放松和入靜的境界。 2.鍛煉時,身體姿勢可采取坐式、站式或臥式。通常以坐式為主。舒適地坐在椅子上,頭部伸直向前,雙眼微閉,肢體放松,兩手輕置在兩腹側。 呼吸:先采用自然呼吸,逐步地轉入腹部均勻呼吸。 意守:視癥狀不同而決定其內容和部位。 3.開始練功時,如癥狀為焦慮緊張,首先要消除緊張,則以放松作為調意、調身的內容。默念“放松”或“松”一詞來消除精神上的緊張,在默念“松”時同時想象身體各部位肌肉關節的放松。只有盡量消除精神上的緊張才能做到肌肉關節的放松,而肌肉關節的放松可進一步解除精神上的緊張,兩者相互促進。因此用默念“松”的方法,首先引導頭部各肌肉的放松,面部各部位肌肉的放松,如此順序向下,再至頸部、左右上臂、前臂、手指,再至胸部,前胸、后胸、腹部,腰部。練坐功時放松到臀部,練站功時要放松到兩足。經過一段放松功的鍛煉,各部位肌肉關節隨意念所指而能輕易地松弛后,即可進行呼吸鍛煉。開始時可隨自然呼吸默念“呼”和“呼”詞,然后逐步地默念“吸”詞同時吸氣,將氣吸至小腹臍下丹田處,停留數秒,再默念“呼”詞,將氣緩慢地呼出,如此以意領氣周而復始,使之變成均勻、緩慢而深沉的呼吸,也可將氣按經絡路線向全身運行。開始練功時如不易作到放松,也可用錄音機播放放松訓練程序的錄音地來促進全身各部位肌肉的放松和呼吸的調整。 4.開始練功時入靜比較困難,不能急于求成。從默念放松或默念呼吸開始,都可以促進入靜,當練功時不再出現精神上的緊張,四肢處于松弛狀態,則可以默念轉到意守,再從意守進入萬念屏除忘我的境界,達到高度的入靜。 5.每次練功完畢,必須按順序將意念、呼吸和姿勢逐漸恢復到原來的自然狀態,然后起立,散步片刻,再進行日常的規定活動。 6.練功時間一般在早上、晚上環境安靜時為宜。如條件許可白天也可加練1次,1日3~4次,每次約30分鐘右。每日練功次數和練功時間可按情況增加減少,靈活掌握,但必須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