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獻血后如何補充營養 ----------------------------------------------------------------- 來源:人民健康網 適齡、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獻血200毫升,這個量僅占全身血量的1/20。科學測定證明,這是不會影響身體健康的,如果在獻血后及時補充營養,就可以盡快地恢復正常。 有生命的物體離不開蛋白質,造血更需大量的蛋白質。因此,獻血后尤其應注意補充蛋白質。一般來說,動物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更合乎人體的需要,所以營養價值高于植物蛋白質。獻血后可適當增加牛奶、豬肉、牛肉、雞肉、魚肉、動物肝、心和腎等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 獻血后,血液中紅細胞等有形成分相對減少了一些,于是機體骨髓組織馬上會加緊工作,以合成紅細胞等,這時需要大量的鐵。正常人每天需要鐵約15毫克,獻血后則需要量大增,而膳食中所供給的鐵只有10%能被腸道吸收。所以,獻血后尤應注意多攝入些含鐵量高且又易吸收的食物,如豬肉、牛肉、雞肉及動物肝臟和動物血等。這些食物中所含的鐵叫血紅蛋白鐵,這種鐵進入腸道內可被人體直接吸收利用,不受同餐食物的影響,吸收率可達13—20%,其中尤以動物肝和動物血液含鐵豐富。吸收率更高。但是,植物性食物如糧食、蔬菜、豆類中的鐵吸收率均較差,一般在1—7%,遠不如動物性食物此外,還應注意的是,新鮮蔬菜和水果合有的豐富維生素C、有機酸和肉類中的某些成分,都可促進食物中鐵的吸收,但韭菜、芹菜、菠菜或飯后一杯濃茶卻可影響食物中鐵的吸收。 葉酸和維生素B12雖不直接參與紅細胞的制造,但是,紅細胞的成熟和發育以及血漿都離不開它。葉酸和維生素B12廣泛存在于綠葉蔬菜、水果、動物的肝、腎以及酵母中,故而獻血后也應該注意經常攝取這些食物。 獻血者可多吃些上述的食物,做到按需進補。但是,在短期內切不可吃得太油膩,更不能暴飲暴食,以免造成消化不良。 。
熱心網友
有條件的話可燉一鍋烏雞湯,適當休息一下即可。
熱心網友
健康人若每六個月獻血200毫升,一般情況下不用專門補充營養。